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哈师大附中 2023级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A B C A C B C D D A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C D C D D B B D C B
23.除标记外,每空 1 分
(1) 发射 (2) A(2 分) (3) B (4) Mg 520(2 分)
(5) ① O>C>H>Fe(2 分) 1:2(或 2:1) ② N 16
③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Fe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5,为半充满状态,更稳定(2 分)
24.除标记外,每空 2 分
(1) 酸式(1 分)

(2) Cr O 2 2+ 2 7 + 6Fe +14H+ = 2Cr3++6Fe3++7H2O
(3) 偏低(1 分)
(4) 蒸发浓缩(1 分) 冷却结晶(1 分)
(5) 抑制 Fe3+水解
(6) BACD
(7) 因最后半滴标准液的滴入,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8) 86.13
25 除标记外,每空 2 分
(1) 增大固体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2) 3d104s1 (1 分) Cu2+ + H2S = CuS↓+ 2H+ ;
(3) 1.6×10 4 不能(1 分)
(4) Fe(OH)3
- -
(5) 2Co2+ + ClO + 5H2O = 2Co(OH)3↓+Cl +4H
+
(6) 8.2~12
26 除标记外,每空 2 分
(1) 3309 低温 (1 分)
(2) < 0.975
(3) ①
②(温度升高,k 正、k 逆均增大,)其它条件相同时,较低温范围内 v(SO3)的大小由 k 正决定,较
高温范围内 v(SO3)的大小由 k 逆决定(或其它合理答案)
6
③ (4)98.3%的浓硫酸(1 分)
p
{#{QQABQYQEoggoABJAAQhCQQUgCgKQkgCCAQgGQFAEIAAAyBNABCA=}#}7.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哈师大附中 2023级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A.工业制硫酸中常采用常压来合成 SO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B.实验室中用饱和的 NaHSO3溶液除掉 SO2 气体中少量氯化氢
一、单选题(共 2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4分) 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已知 N2(g)+3H2(g) 2NH3(g) H <0]
1.下列有关水蒸汽变成雨的过程中焓变和熵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D.对于反应 2HI(g) H2(g)+ 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A. H>0, S<0 B. H<0, S>0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C. H>0, S>0 D. H<0, S<0 . - -A pH=7 的溶液中:K+、ClO 、CO23 、Cl
- -
2.下列描述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B.在 0.1 mol·L-1 氯化钠溶液中: Fe3+、SO24 、Ca2+、 HCO3
- -
A.基态 Br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24p5 C.无色溶液中:H+、Na+、Cl 、NO3
D.由水电离的 c(H+ + -)=10 12mol L 1的溶液中:Na+、NH4 、Cl 、K+
B.Mn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C.钛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氧原子核外能量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3.反应 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 = 0.6 mol·L-1·min-1 ②v(B) = 0.45 mol·L-1·s-1 ③v(C) = 0.4 mol·L-1·s-1 ④v(D) = 0.45 mol·L-1·s-1 B.排出盛有 KMnO4 溶 C.制备无水 MgCl2 固体 D.研究 H+浓度对平衡移动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测中和热 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的影响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1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0.已知 N2(g)+3H2(g) 2NH3(g) H= 92 kJ mol S= 198 J mol
-1。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所示。
4.下列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个数有(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F-+ -H2O HF+OH
②AlCl3+3H2O = Al(OH)3+3HCl
③Na2CO3+2H2O H2CO3+2NaOH
④ 溶于 中: + +NH4Cl D2O NH4 +D2O NH3·D2O+H
A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步骤②中 加压 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生产中压强越大越好
5.设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高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生产中温度越高越好 A
A.常温常压下, C 0.1 mol NH3 与 0.1 mol HCl 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0.1N
.步骤②④⑤⑥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A
B.20 g NO2和 26 g N2O4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
D
2N .步骤③中热交换的目的是为原料气提供热量,提高经济效益 A
C.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溶液中,含 - 键的数目为 11.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 H 7NA

D.在 时, A pH=225℃ 1L pH=2 的 H + . 的盐酸与 pH=12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pH>7 2SO4 溶液中含有 H 数目为 0.01NA
6.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pH=4 ) . 的醋酸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 10 倍后 pH>5
A.加热蒸干 Na2CO3 溶液,最后得到 固体
C.pH=10NaOH 的醋酸钠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pH=9
B.可以加入 NaOH 固体来除去 MgCl 溶液中的 Fe3+ D .将水加热至 100℃,其 pH=6,所以水在 100℃时呈酸性 2
C.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可表示为 3+ - 12 pH 13 Al +3HCO = Al(OH) ↓+3CO ↑ .常温下, = 的强碱溶液与 pH=2 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 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3 3 2
D.配制 FeCl 溶液时,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 Fe2+水解 积比是( )2
A.11∶1 B.9∶1 C.1∶11 D.1∶9
1
{#{QQABQYQEoggoABJAAQhCQQUgCgKQkgCCAQgGQFAEIAAAyBNABCA=}#}
13.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可与 X 形成淡黄色化合物 Z2X2,Y、W 最 18.常温下,用 0.1000 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某浓度的二元弱酸(H2X)溶液,所得溶液中各种含 X 的
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14.三甲胺 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 N,N-二甲基甲酰胺
[(CH3)2NCHO,简称 DMF]转化为三甲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 DMF 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
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 δ1、δ2 分别表示
- -
δ(X2 )和 δ(HX )的变化

B.H2X 的电离常数 Ka1=10 1.2,X2 的水解常数 K 9.8h1=10
C.由水电离出的 c(H+):a>b
D.b 点所示溶液中: + 2-c(Na )>3c(X )
-1
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CH3)2NCH2OH* = (CH3)2NCH2 + OH* 19.常温下,酸性 CH2ClCOOH>CH3COOH>HCN,分别向 20 mL 0.1 mol L 的 CH2ClCOOH,CH3COOH
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 2.16 eV
c (X )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 DMF 的平衡转化率 和 HCN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lg 随溶液 pH 变化情况如
c (HX)
D.若 1molDMF 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 1.02 eV·NA的能量
- - -
15.现有 HX、H2Y 和 H2Z 三种酸,各酸及其盐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图所示 ( X 表示 CH2ClCOO 、CH3COO 、C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CH2ClCOO )
A.曲线Ⅰ为 lg 随 pH 变化曲线
酸 HX H Y H Z c (CH2ClCOOH)

电离常数(25℃) K 9.2 K =10 6.4,K =10 10.3 K 1.9,K -7.2 B.溶液中对应的 c(X ):d 点=c 点 a=10 a1 a2 a1=10 a2=10
Ka (CH3COOH) 4.4
C. =10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2ZB.在水溶液中结合 H+的能力: - -Y2 a 点
C.Na2Y 溶液与过量 HX 溶液混合:
- - -
HX+ Y2 = HY + X 20.室温下,取浓度均为 0.1 mol·L
-1的 NaCl溶液、K2CrO4溶液各 10.00 mL于锥形瓶中,分别用 0.1 mol·L-1
. 溶液与 溶液混合: - - -D NaHY NaHZ HY +HZ = H 22Y+ Z 的 AgNO3 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的
- -
pX[pX= lg c(X),X=Cl 、CrO24 ]与滴加 AgNO3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
16.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所示(已知:Ag2CrO4为红色沉淀,lg3=0.4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H+ )
A.向 0.1 mol·L-1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 减小
c(CH3COOH)
c(CH3COO
- )
B.将 CH3COONa 溶液从 20℃升温至 30℃,溶液中 增大
c(CH3COOH) c(OH
)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 - -c(Na+)>c(CH3COO )>c(H+)>c(OH )
D.H2S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c(Na+)+c(H+
- - -
)=c(OH )+ 2c(S2 ) + c(HS )
17.吡啶(C5H5N)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C5H5NHCl)。下列关于 0.01 mol L-1C5H5NHCl
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 K2CrO4 溶液作 AgNO3溶液滴定 NaCl 溶液的指示剂
A.水溶液的 pH=2
B.Ksp(Ag2CrO4)=4.0×10 12
B.加水稀释,pH 降低
C.a=8.53
C.水溶液中:c(H+) + c(C5H5NH+) = c(OH-)
D.其他条件不变,若将 NaCl 溶液改为 NaI 溶液,则滴定终点从 b 点向 c 点方向移动

D.水溶液中:c(Cl ) > c(C5H +5NH ) > c(H+)
2
{#{QQABQYQEoggoABJAAQhCQQUgCgKQkgCCAQgGQFAEIAAAyBNABCA=}#}
21.一定温度下,将过量 MgCO3 固体溶于 100 mL 水中,充分搅拌后慢慢加入 NaOH 固体,随着 c(OH-) (4)根据对角线规则,Li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的相似。生成 Li2O 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
增大,溶液中 c(Mg2+)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未按比例画出),P 为 Y~Z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下列说法错 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____kJ mol-1。
误的是( )
A.该温度下,K 6sp(MgCO3)=4ⅹ10 (5)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
B.Ksp(MgCO3)> Ksp[Mg(OH)2] ①富马酸亚铁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态 O 原子的价电子
- -
C.P 点溶液中,一定存在 c(CO23 )>c(Na
+)>c(OH ) 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 -
D.Z 点溶液中,c(CO2 ) = 106 c23 (OH ) ②基态 Fe 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
22. - -25℃,改变 0.01 mol/L CH3COONa 溶液的 pH,溶液中 CH3COOH、CH3COO 、H+、OH 浓度的对 ③建议补铁剂与维生素 C 同时服用以促进“亚铁”的吸收,避免生成 Fe3+。从结构角度看,Fe2+易被氧
数值 1gc 与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化成 Fe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14 分)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铁盐,广泛应用于金属刻蚀、污水处理等领域。现测定某 FeCl3·6H2O
样品的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I.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定量。
主要实验原理:利用 SnCl 3+ 2+2 溶液还原 Fe 生成 Fe ,再用 K2Cr2O7标准溶液继续滴定 Fe2+至终点(滴定
过程中 - -Cr2O 2 转化为 Cr3+7 ,Cl 不反应)。
(1)应将 K2Cr2O7溶液加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2)写出酸性条件下 K Cr 2+2 2O7 溶液滴定 Fe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 线表示 OH (3)若其他操作均正确,滴定过程中起始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得结果__________(填“偏
B.pH=6 时, -c(CH3COOH)>c(CH3COO )>c(H+)>c(OH-) 高”、“偏低”或“无影响”)。
C.点 M 的纵坐标与点 N 的横坐标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4)由 FeCl3 溶液结晶获得 FeCl3 6H2O 晶体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
D.0.01 mol·L-1 CH3COONa 的 pH 约等于线 c 与线 d 交点处的横坐标值 II.采用络合滴定法定量。
二、填空题(共 4小题。共 56分) 文献资料:溶液中 Fe3+与 EDTA 以物质的量之比 1:1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溶液颜色为亮黄色。磺基水
.( 3+ 3+23 14 分)Li、Na、Mg、Fe 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按要求回答下 杨酸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在 pH = 1.5~2.5 时与 Fe 形成红色络合物,可用作滴定 Fe 的指示剂。
列问题: 实验操作:称取 2.50g FeCl3 样品溶于盐酸中,稀释成 250mL 溶液。取 25.00mL 于锥形瓶中,滴几滴磺
(1)钠在火焰上灼烧产生的黄光是一种_______光谱 (填“吸收”或“发射”)。 基水杨酸溶液,滴加稀硫酸至 pH = 2 左右,用 0.0500 mol·L-1EDTA 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 EDTA
(2)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_______ (填标号)。 溶液 26.50 mL(杂质不参与反应)。
(5)配制 FeCl3 溶液时,先取一定量 FeCl3·6H2O 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A. B. C. D.
(6)部分滴定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先后排序为_______(填字母)。
(3)根据下表所示的各级电离能判断 Mg 元素是 ________(填标号)。 A.润洗滴定管 B.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C.装液、调零并排气泡 D.记录标准液用量
元素 I1(kJ mol-1) I2(kJ mol-1) I3(kJ mol-1)
(7)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578 1817 2745 (8)该样品含 FeCl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 2 位小数)。
B 738 1451 7733
C 496 4562 6912
3
{#{QQABQYQEoggoABJAAQhCQQUgCgKQkgCCAQgGQFAEIAAAyBNABCA=}#}
25.(14 分)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2 价 【催化氧化】SO2与 O2反应生成 SO3。
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2)当投料比一定时,分别在 0.5MPa、2.5MPa 和 5.0MPa 压强下,SO2 平衡转化率 α 随温度的变化
如图 1 所示,则反应的 ΔH_____0(填“ > ”、或“ < ”)。反应在 5.0MPa、550℃时的 α=__________。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 10 5 mol L 1,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Ksp(CuS) = 6.3×10 36,Ksp(ZnS) = 2.5×10 22,Ksp(CoS) = 4.0×10 21。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lg[c(M)/(mol·L-1)]和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3)俄国科学家波列斯科夫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在某种钒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SO3 的净速率方程为:
(其中 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二者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
①用含有 k 正、k 逆的式子表达 SO2(g)+ O2(g) SO3(g)反应的平衡常数 Kc=__________。 2
②投料比一定,当控制 SO2 转化率不变时,生成 SO3的净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2 所示。结合上述速率
方程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③在温度 t、压强 p条件下,将组成为 n(SO2):n(O2):n(N2) = 2:1:4 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SO2(g)+ O2(g) SO3(g)。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 60%,则平衡常数 Kp=______________(以分压表
(2)基态 Cu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沉铜”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 c(Zn2+)和 c(Co2+)均为 0.10 mol L 1,向其中加入 Na 2+2S 至 Zn 沉淀完全, 【吸收】SO3在吸收塔中转化为硫酸。
此时溶液中 c(Co2+) = _____________ mol·L-1,据此判断能否实现 Zn2+和 Co2+的完全分离__________(填 (4)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_试剂吸收 SO3。
“能”或“不能”)。
(4)“沉淀”步骤中,用 NaOH 调 pH=4,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 pH = 5.0~5.5,加入适量的 NaClO 氧化 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Zn(OH)2 为两性氢氧化物。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向“沉钴”后的滤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回收氢氧
化锌时应控制的 pH 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26.(14 分)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硫酸生产主要包括造气、催化和吸收三个过程。
【造气】 我国早期主要通过在沸腾炉中焙烧硫铁矿制取二氧化硫。
已知:① 2FeS2 (s) = 2FeS(s) + S (g) ΔH =+296 kJ·mol 1 2 1
② S2(g) + 2O2(g) = 2SO2(g) ΔH2= 724 kJ·mol 1
③ 4FeS(s) + 7O2(g)= 4SO2(g) + 2Fe2O3(s) ΔH3= 2453 kJ·mol 1
(1)计算反应④ 4FeS2 (s) + 11O2(g) = 8SO2(g)+ 2Fe2O3(s) ΔH4=__________kJ·mol 1。从热力学的角
度分析,该反应在________下可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4
{#{QQABQYQEoggoABJAAQhCQQUgCgKQkgCCAQgGQFAEIAAAyBNABC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高三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JY高三+A区专用+模拟卷(一)1英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