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节氯气的性质。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豆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相传在汉代发明,传统方法制作出来的豆腐口感美味,如图是关于古法制作豆腐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豆腐属于混合物
B.“滤渣”步骤涉及过滤原理
C.经过煮浆后可以得到豆浆,稀豆浆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D.用模具压制豆腐“成型”的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2.牙膏是生活中重要的清洁用品,下表列出了牙膏中包含的摩擦剂及一些辅助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牙膏组成 成分
摩擦剂 碳酸钙 磷酸氢钙 碳酸氢钠
辅助成分 水 氟化钠 硝酸钾
A.上述牙膏中的摩擦剂的成分均属于盐 B.上述牙膏中的摩擦剂都不溶于水
C.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 D.按照交叉分类法,碳酸钙既属于钙盐又属于碳酸盐
3.对古诗文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煤饼烧蛎房(主要成分为)成灰”,煅烧蛎房时发生了分解反应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涉及化学变化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属于电解质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中的“云”属于浊液
4.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爆炸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和 B.爆炸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C.CO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可用焰色试验鉴别硝石(和芒硝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的溶液: B.含有大量的溶液:
C.含有大量的溶液: D.某澄清透明溶液:
6.已知A是一种单质、B是一种淡黄色化合物,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转变为C B.物质C的水溶液呈碱性
C.物质A和B分别与水反应生成同一种气体 D.反应①、②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下图可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c能与水及空气中的反应生成b
C.久置氯水失去漂白能力是因为b见光易分解 D.a的化学式为
8.如图所示用连线连接的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①~⑤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和NaOH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代表Fe,③代表CaO,⑤代表
B.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过量③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②与④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的作用与其他氧化还原反应不同的是
A. B.
C. D.气态
10.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比较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弱 除去中混有的HCl 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铜粉:+Ag 不正确;方程式未配平
B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正确,和均完全生成沉淀
C 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胶体: 正确,生成的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D 工业上制备漂白粉: 正确;反应物中强碱和生成的盐均能拆
12.有一瓶无色透明的溶液可能存在下列离子:。某同学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上述溶液,逐滴滴加盐酸时立刻出现气泡。
②往“步骤①”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存在 B.可能存在 C.一定存在 D.一定存在
1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提高到以上。该生产方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可得到副产品。已知极易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副产品可用作氮肥
B.煅烧炉中发生反应:
C.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再通,更有利于析出
D.该方法运用了反应:
14.某同学对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先过滤然后取适量滤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呈中性,不考虑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含有1种溶质
B.ab段对应pH增大的离子反应是
C.c点溶液对应溶质所含的阳离子有和
D.若将d点溶液加入到a点溶液中,对应的离子反应只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地认识物质的性质。
a.b.固体c.KOH溶液 d.熔融e.固体f.
g.液氨 h.固体 i.石墨 j.冰醋酸 k.固体
(1)结合分类法的有关知识,物质j(化学式为)属于______(填“酸”或“碱”或“盐”,下同),物质b属于______。上述物质中(除b外)与物质b属于同类物质的有______种。
(2)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有______。
(3)写出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4)往溶液中逐滴滴入a的溶液,其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从A点到B点导电能力下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6.(15分)钠元素和氯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在人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______中,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以下反应:。试说明不用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而采用此反应的理由:______。
(3)常作供氧剂,其能与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混用会产生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加热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g,则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g。
(6)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______
②NaOH与氯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被消耗,红色褪去。
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填试剂),若无明显现象,则原因为______(填“①”或“②”)。
17.(14分)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模拟工业生产制备无水氯化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有关资料如下: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②氯化铁熔点为,沸点为;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③氯化亚铁熔点为,易升华。
④向炽热的铁粉中通入HCl可以生成无水氯化亚铁和氢气。
(1)实验开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装置A用于制备,该过程中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和;实验过程中,装置D处硬质玻璃管内的反应为______。
(3)装置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装置F中盛装的药品______(填“能”或“不能”)换成无水氯化钙。
(4)若缺少装置B,对本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
18.(15分)三氧化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在升华,呈白色粉末状,有剧毒,微溶于水生成亚砷酸,不溶于乙醇,可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下列砷的化合物中,砷有多种价态,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砷的主要化合价有。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食用虾类过程中摄入的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该过程中维生素C发生______反应。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已知反应①为,被氧化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反应②为,其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5)根据反应②和③,向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先被氧化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6)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已知该反应中Br元素被还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答案】C
【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1)酸(2分) 盐(2分) 5(2分)
(2)(2分,少1个扣1分,少2个或有错不得分) d(2分)
(3)(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4)(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16.【答案】(1)煤油或石蜡油(1分)(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2)反应生成氮气,能防止继续被氧化生成(2分,合理表述即可)
(3)(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4)(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5)8.4(2分)
(6)①酚酞被氯水中的HClO氧化,红色褪去(2分,合理表述即可)
酚酞溶液(或NaOH溶液,1分) ②(或①,1分)
17.【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合理表述即可)
(2)还原性(2分) (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漏写“”扣1分)
(3)分液漏斗(2分) 干燥(2分,合理表述即可) 不能(2分)
(4)HCl与Fe反应生成的与混合受热易发生爆炸(1分),且有无水氯化亚铁杂质生成(1分)
18.【答案】(1)氧化(2分) (2)酸性(2分) (3)As(2分) NO(2分)
(4)2:1 (5)NaI(2分)
(6)或(3分,方程式2分,未配平不得分,标明电子移方向和数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