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英南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英南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1.(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咸味 B.夏天,荷花飘香
C.少量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湖泊 D.冬天,雪花纷飞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炒菜时加盐,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 夏天,荷花飘香,花香味是不见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湖泊,废水分子进入水库的水中,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雪花纷飞,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2024九上·衡阳月考)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柳絮到处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春天柳絮到处飞舞,柳絮是肉眼可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A错误;
B.海绵柔软,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2024九上·衡阳月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由温度高低来决定
B.0℃的冰块,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所含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
B. 0℃的冰块,内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B错误;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故C正确;
D.没有确定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B.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D.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等因素有关 。
4.(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夏天,烈日下的人会感觉很热 B.冬天,人们双手摩擦取暖
C.在食堂,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 D.在野外,人们用篝火取暖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夏天,烈日下的人体吸收太阳的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人会感觉很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错误;
B.冬天,人们双手摩擦取暖,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C.在食堂,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米饭吸收水蒸气的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
D.在野外,人们用篝火取暖,人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是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
5.(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
A.夏天中午往地上洒水降温
B.用热水袋取暖
C.初春为了避免小麦冻坏夜晚向麦田灌水
D.城市建造人工湖用来降温
【答案】A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比热容
【解析】【解答】A.夏天中午往地上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特性,而不是比热容大。当水蒸发时,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因此,选项A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B.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利用的是水的比热容大,即在相同质量下,水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从而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温度,达到取暖的效果。因此,选项B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C.初春为了避免小麦冻坏夜晚向麦田灌水。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即在夜晚温度降低时,水可以缓慢释放热量,防止小麦冻坏。因此,选项C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D.城市建造人工湖用来降温。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即在城市中,人工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城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因此,选项D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对水的比热容特性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水的比热容大意味着在相同质量下,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其温度变化较小。这一特性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冷却系统、取暖、调节温度等。而蒸发吸热则是水的另一特性,它在降温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6.(2024九上·衡阳月考)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铝 铜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水的比热容大,不适合作为冷却介质
B.2kg的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
D.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快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A.水的比热容大,与质量相同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水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水适合作为冷却剂,故A错误;
B.2kg的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Q=cmΔt=2.1×103J/(kg·℃)×2kg×10℃=4.2×104J,故B错误;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铝的比热容较大,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可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根据Q=cmΔt计算物体吸收的热量。
7.(2024九上·衡阳月考)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热机
【解析】【解答】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柴油机是利用压缩冲程把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到使温度升高,达到其燃点而燃烧达到点火燃烧的目的。汽油机是压缩冲程结束时,利用喷油嘴上方的电子点火器产生电火花,引燃汽油而达到点火燃烧的目的。②③正确。
故选A。
【分析】热机四冲程即能量转化过程如图:
冲程名称 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运动方向 作用 有无能量的转化
吸气冲程 开 关 向下 吸入汽油和空气 无
压缩冲程 关 关 向上 压缩气体提高温度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 关 关 向下 高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 关 开 向上 排除废气 无
8.(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面几个物理实验或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若把二氧化氮放在上面,不能充分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
B.实验(2)中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悬挂起来,下面还能挂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实验(3)实则相当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压缩冲程
D.实验(4)中玻璃板拉离水面的一瞬间,测力计示数变大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答案】D
【知识点】热机;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实验(1)中若把二氧化氮放在上面,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结果会受到二氧化氮自重的影响,不能充分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故A正确;
B.实验(2)中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悬挂起来,下面还能挂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故B正确;
C.实验(3)中正在压缩空气,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试管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点燃棉花,相当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压缩冲程,故C正确;
D.实验(4)中玻璃板拉离水面的一瞬间,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测力计示数变大,与大气压作用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A.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
B.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分子间的引力把两铅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D.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水面和玻璃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9.(2024九上·衡阳月考)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压缩冲程,活塞对汽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30%
C.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这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D.如图甲所示冲程没有依靠飞轮惯性
【答案】A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图像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压缩汽缸内气体,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正确;
B.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输出有用机械能所占比例
η=100%-36%-30%-6%=28%,故B错误;
C.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尾气中的汽油味浓,热机效率低,故C错误;
D.图甲为压缩冲程,两气门都关闭,汽缸容积变小,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汽油机的气门状态和活塞运行方向判断冲程;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根据总能量和损失的能量差,计算热机效率;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和燃烧情况无关。
10.(2024九上·衡阳月考)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B.10kg木炭比1kg木炭的热值大
C.热值大的燃料比热值小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D.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A.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
BD.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程度、质量的多少以及是否燃烧等均无关,故B错误,D正确;
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大小都有关,质量相等时,热值大的燃料比热值小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A. 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BD.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C.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大小都有关。
11.(2024九上·衡阳月考)在2023年慕尼黑车展上,一半是欧洲车,一半是中国车,下列与小汽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如果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是600r/min,那么它每秒做功5次,共有20个冲程
D.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与发展,内燃机的效率都不可能到达100%
【答案】A
【知识点】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汽油机靠汽缸顶部的火花塞来点火,而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其点火方式是压燃式,故A错误;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做更多的有用功,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故B正确;
C.如果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是600r/min,那么1s内飞轮转10圈,内燃机的飞轮每转2圈,对外做功1次,完成4个冲程,那么它每秒做功5次,共有20个冲程,故C正确;
D.无论技术怎么进步,能量总存在损失,热机效率不可能到达100%,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 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
B. 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C.内燃机的飞轮每转2圈,对外做功1次,完成4个冲程;
D.热机效率不可能到达100%。
12.(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有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掌变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黑塑料袋内盛有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水的温度上升,内能转化为太阳能
C.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皮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发现钢笔杆能吸引纸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图所示的永动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量守恒
【解析】【解答】A.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掌变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黑塑料袋内盛有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水的温度上升,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皮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发现钢笔杆能吸引纸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造出来,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物体吸收太阳能变热,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摩擦起电的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造出来。
13.(2024九上·衡阳月考)在劳动课上,小明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
【答案】升高;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 ,对铁丝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分析】外界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4.(2024九上·衡阳月考)沙石的比热容为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沙石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当质量为30kg的沙石放出的热量后,它的比热容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 沙石的比热容为表示1kg的砂石,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
比热容是物质的自身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是否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故它的比热容将不变。
【分析】比热容表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自身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15.(2024九上·衡阳月考)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氢气的热值为,完全燃烧2kg的氢气可放出   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完全燃烧2kg的氢气可放出为:;
热值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所以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不变 。
【分析】根据求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16.(2024九上·衡阳月考)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撕开包装袋,需要一定的力气这说明   。
【答案】扩散;剧烈;分子间有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撕开包装袋,需要一定的力气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7.(2024九上·衡阳月考)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 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   (选填“质量”和“体积”)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点燃酒精灯;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   (选填“>”“=’或“<”) B增加的内能; 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   (选填 “A”或“B”);
(4)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   (选填“A”或“B”) 效果比较好。
【答案】(1)质量
(2)需要
(3)<;A
(4)B
【知识点】比热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B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所以A增加的内能小于B增加的内能。
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时,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A,比热容较小。
(4)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B物质比热容较大,吸收的热量较多,故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B效果比较好。
【分析】(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
(2)应“自下而上”组装器材,调节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3)转换法: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物质吸收热量越多,内能越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比热容较小;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
(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3)[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升高温度相同,B加热时间长,B吸热多,A增加的内能小于B增加的内能。
[2]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A升高的温度更多,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A,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吸热能力较强的是B。
(4)根据,因B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B吸热多,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B效果比较好。
18.(2024九上·衡阳月考)【探究名称】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
【证据】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且两种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解释】
(1)实验是通过燃料1、2燃烧完后   来比较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交流】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本实验中要保证装置甲、乙所用的水和燃料的   相等;
(3)如图丙所示,是燃料1、2燃烧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燃料1放出的热量    (选填“ > ” “ <” 或 “ =”) 燃料2放出的热量,燃料   的热值大;
【拓展】
(4)公式Q=cmΔt,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利用这个热量和公式Q= qm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发现计算结果与资料中的数据相比偏   (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答案】水升高的温度;质量;>;1;小;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1)实验是通过燃料1、2燃烧完后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放出的热量多少 。
(2)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控制水和燃料的质量相等。
(3)根据图像可知 ,燃料燃烧完时,燃料1使水升温更多,则燃料1放出的热量大于燃料2放出的热量,
由可知,燃料1的热值大于燃料2。
(4)因为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不可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燃料放出的热量,所以计算结果与资料中的数据相比偏小。
【分析】(1)转换法: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时,可以通过比较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比较燃料放出热量;
(2)控制变量法: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控制水和燃料的质量相等;
(3)根据比较燃料的热值;
(4)由于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偏小。
19.(2024九上·衡阳月考)图甲所示为抖音上售卖的喷气火箭,发射时猛踩气囊,气囊中的空气推动火箭向上飞出,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向上飞出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   冲程;
(2)乙实验中,在研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化时,应该注意观察的是   ;
A.打气的过程中,水面的变化情况
B.瓶塞跳起瞬间,瓶内的变化情况
C.瓶塞跳起的高度
(3)试根据甲、乙实验的结论分析,当把销钉K拔出后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做功;B;降低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1)发射喷气火箭时猛踩气囊,气囊中的空气推动火箭向上飞出,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2)乙实验中,在研究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变化时,即瓶内空气的内能变化情况,应该注意观察的是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的变化情况,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当把销钉K拔出后,气缸内被压缩的空气会对活塞做功,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当把销钉K拔出后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分析】(1)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研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化时,瓶塞跳起瞬间,瓶内会产生“白气”;
(3)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0.(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
照射时间/h 热水器容量/L 水升高的温度/℃ 热水器平均1h接收的太阳能/ 水的比热容/
10 100 60
请根据以上信息,求下列问题: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3)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
【答案】(1)。
(2)。
(3)接收的太阳能为:,
则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热水器中的水的质量;
(2)根据求出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3)先根据题意求出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再根据求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
(1)热水器容量为100L,则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
(2)水升高的温度为60℃,吸收的热量为
(3)接收的太阳能为
则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
21.(2024九上·衡阳月考)小明用酒精灯给质量为 0.2kg 的水加热,他绘制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酒精的热值q酒=3.0×107J/kg,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 1min 消耗2.8×10-3kg 的酒精。随后小明用该酒精灯以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给质量为 0.4kg 的沙子加热,测得沙子在 1min 内温度升高了35℃。已知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 (kg·℃),求:
(1)加热2min 水吸收的热量 Q;
(2) 该酒精灯对水的加热效率η;
(3) 沙子的比热容c沙。
【答案】解:(1)加热2min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吸收的热量为:
(2)加热2min消耗酒精的质量为:
加热2min酒精释放总热量为:
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3)加热1min酒精释放总热量为:
加热1min沙子吸收的热量为:
沙子的比热容为: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4J;
(2)对水加热的效率为15%;
(3)沙子的比热容为。
【知识点】比热容;热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加热2min 水吸收的热量 ;
(2)先根据求出加热2min酒精灯放出的总热量,
再根据求出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3)先根据求出加热1min酒精释放总热量,
再根据求出加热1min沙子吸收的热量,
再根据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英南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1.(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咸味 B.夏天,荷花飘香
C.少量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湖泊 D.冬天,雪花纷飞
2.(2024九上·衡阳月考)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柳絮到处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2024九上·衡阳月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由温度高低来决定
B.0℃的冰块,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4.(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夏天,烈日下的人会感觉很热 B.冬天,人们双手摩擦取暖
C.在食堂,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 D.在野外,人们用篝火取暖
5.(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
A.夏天中午往地上洒水降温
B.用热水袋取暖
C.初春为了避免小麦冻坏夜晚向麦田灌水
D.城市建造人工湖用来降温
6.(2024九上·衡阳月考)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铝 铜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水的比热容大,不适合作为冷却介质
B.2kg的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
D.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快
7.(2024九上·衡阳月考)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④
8.(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面几个物理实验或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若把二氧化氮放在上面,不能充分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
B.实验(2)中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悬挂起来,下面还能挂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实验(3)实则相当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压缩冲程
D.实验(4)中玻璃板拉离水面的一瞬间,测力计示数变大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9.(2024九上·衡阳月考)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压缩冲程,活塞对汽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30%
C.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这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D.如图甲所示冲程没有依靠飞轮惯性
10.(2024九上·衡阳月考)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B.10kg木炭比1kg木炭的热值大
C.热值大的燃料比热值小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D.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11.(2024九上·衡阳月考)在2023年慕尼黑车展上,一半是欧洲车,一半是中国车,下列与小汽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如果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是600r/min,那么它每秒做功5次,共有20个冲程
D.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与发展,内燃机的效率都不可能到达100%
12.(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列有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掌变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黑塑料袋内盛有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水的温度上升,内能转化为太阳能
C.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皮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发现钢笔杆能吸引纸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图所示的永动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13.(2024九上·衡阳月考)在劳动课上,小明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
14.(2024九上·衡阳月考)沙石的比热容为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沙石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当质量为30kg的沙石放出的热量后,它的比热容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4九上·衡阳月考)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氢气的热值为,完全燃烧2kg的氢气可放出   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2024九上·衡阳月考)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撕开包装袋,需要一定的力气这说明   。
17.(2024九上·衡阳月考)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 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   (选填“质量”和“体积”)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点燃酒精灯;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   (选填“>”“=’或“<”) B增加的内能; 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   (选填 “A”或“B”);
(4)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   (选填“A”或“B”) 效果比较好。
18.(2024九上·衡阳月考)【探究名称】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
【证据】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且两种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解释】
(1)实验是通过燃料1、2燃烧完后   来比较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交流】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本实验中要保证装置甲、乙所用的水和燃料的   相等;
(3)如图丙所示,是燃料1、2燃烧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燃料1放出的热量    (选填“ > ” “ <” 或 “ =”) 燃料2放出的热量,燃料   的热值大;
【拓展】
(4)公式Q=cmΔt,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利用这个热量和公式Q= qm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发现计算结果与资料中的数据相比偏   (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19.(2024九上·衡阳月考)图甲所示为抖音上售卖的喷气火箭,发射时猛踩气囊,气囊中的空气推动火箭向上飞出,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向上飞出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   冲程;
(2)乙实验中,在研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化时,应该注意观察的是   ;
A.打气的过程中,水面的变化情况
B.瓶塞跳起瞬间,瓶内的变化情况
C.瓶塞跳起的高度
(3)试根据甲、乙实验的结论分析,当把销钉K拔出后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2024九上·衡阳月考)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
照射时间/h 热水器容量/L 水升高的温度/℃ 热水器平均1h接收的太阳能/ 水的比热容/
10 100 60
请根据以上信息,求下列问题: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3)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
21.(2024九上·衡阳月考)小明用酒精灯给质量为 0.2kg 的水加热,他绘制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酒精的热值q酒=3.0×107J/kg,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 1min 消耗2.8×10-3kg 的酒精。随后小明用该酒精灯以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给质量为 0.4kg 的沙子加热,测得沙子在 1min 内温度升高了35℃。已知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 (kg·℃),求:
(1)加热2min 水吸收的热量 Q;
(2) 该酒精灯对水的加热效率η;
(3) 沙子的比热容c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炒菜时加盐,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 夏天,荷花飘香,花香味是不见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湖泊,废水分子进入水库的水中,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雪花纷飞,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春天柳絮到处飞舞,柳絮是肉眼可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A错误;
B.海绵柔软,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所含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
B. 0℃的冰块,内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B错误;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故C正确;
D.没有确定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B.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D.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等因素有关 。
4.【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夏天,烈日下的人体吸收太阳的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人会感觉很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错误;
B.冬天,人们双手摩擦取暖,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C.在食堂,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米饭吸收水蒸气的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
D.在野外,人们用篝火取暖,人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是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
5.【答案】A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比热容
【解析】【解答】A.夏天中午往地上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特性,而不是比热容大。当水蒸发时,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因此,选项A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B.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利用的是水的比热容大,即在相同质量下,水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从而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温度,达到取暖的效果。因此,选项B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C.初春为了避免小麦冻坏夜晚向麦田灌水。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即在夜晚温度降低时,水可以缓慢释放热量,防止小麦冻坏。因此,选项C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D.城市建造人工湖用来降温。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即在城市中,人工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城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因此,选项D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对水的比热容特性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水的比热容大意味着在相同质量下,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其温度变化较小。这一特性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冷却系统、取暖、调节温度等。而蒸发吸热则是水的另一特性,它在降温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6.【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A.水的比热容大,与质量相同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水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水适合作为冷却剂,故A错误;
B.2kg的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Q=cmΔt=2.1×103J/(kg·℃)×2kg×10℃=4.2×104J,故B错误;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铝的比热容较大,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可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根据Q=cmΔt计算物体吸收的热量。
7.【答案】A
【知识点】热机
【解析】【解答】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柴油机是利用压缩冲程把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到使温度升高,达到其燃点而燃烧达到点火燃烧的目的。汽油机是压缩冲程结束时,利用喷油嘴上方的电子点火器产生电火花,引燃汽油而达到点火燃烧的目的。②③正确。
故选A。
【分析】热机四冲程即能量转化过程如图:
冲程名称 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运动方向 作用 有无能量的转化
吸气冲程 开 关 向下 吸入汽油和空气 无
压缩冲程 关 关 向上 压缩气体提高温度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 关 关 向下 高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 关 开 向上 排除废气 无
8.【答案】D
【知识点】热机;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实验(1)中若把二氧化氮放在上面,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结果会受到二氧化氮自重的影响,不能充分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故A正确;
B.实验(2)中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悬挂起来,下面还能挂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故B正确;
C.实验(3)中正在压缩空气,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试管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点燃棉花,相当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压缩冲程,故C正确;
D.实验(4)中玻璃板拉离水面的一瞬间,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测力计示数变大,与大气压作用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A.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
B.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分子间的引力把两铅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D.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水面和玻璃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9.【答案】A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图像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压缩汽缸内气体,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正确;
B.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输出有用机械能所占比例
η=100%-36%-30%-6%=28%,故B错误;
C.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尾气中的汽油味浓,热机效率低,故C错误;
D.图甲为压缩冲程,两气门都关闭,汽缸容积变小,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汽油机的气门状态和活塞运行方向判断冲程;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根据总能量和损失的能量差,计算热机效率;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和燃烧情况无关。
10.【答案】D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A.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
BD.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程度、质量的多少以及是否燃烧等均无关,故B错误,D正确;
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大小都有关,质量相等时,热值大的燃料比热值小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A. 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BD.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C.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大小都有关。
11.【答案】A
【知识点】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汽油机靠汽缸顶部的火花塞来点火,而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其点火方式是压燃式,故A错误;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做更多的有用功,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故B正确;
C.如果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是600r/min,那么1s内飞轮转10圈,内燃机的飞轮每转2圈,对外做功1次,完成4个冲程,那么它每秒做功5次,共有20个冲程,故C正确;
D.无论技术怎么进步,能量总存在损失,热机效率不可能到达100%,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 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
B. 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C.内燃机的飞轮每转2圈,对外做功1次,完成4个冲程;
D.热机效率不可能到达100%。
12.【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量守恒
【解析】【解答】A.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掌变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黑塑料袋内盛有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水的温度上升,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皮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发现钢笔杆能吸引纸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造出来,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物体吸收太阳能变热,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摩擦起电的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造出来。
13.【答案】升高;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 ,对铁丝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分析】外界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4.【答案】;不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 沙石的比热容为表示1kg的砂石,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
比热容是物质的自身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是否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故它的比热容将不变。
【分析】比热容表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自身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15.【答案】;等于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完全燃烧2kg的氢气可放出为:;
热值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所以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不变 。
【分析】根据求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16.【答案】扩散;剧烈;分子间有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撕开包装袋,需要一定的力气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7.【答案】(1)质量
(2)需要
(3)<;A
(4)B
【知识点】比热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B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所以A增加的内能小于B增加的内能。
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时,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A,比热容较小。
(4)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B物质比热容较大,吸收的热量较多,故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B效果比较好。
【分析】(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
(2)应“自下而上”组装器材,调节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3)转换法: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物质吸收热量越多,内能越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比热容较小;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
(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3)[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升高温度相同,B加热时间长,B吸热多,A增加的内能小于B增加的内能。
[2]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A升高的温度更多,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A,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吸热能力较强的是B。
(4)根据,因B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B吸热多,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B效果比较好。
18.【答案】水升高的温度;质量;>;1;小;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1)实验是通过燃料1、2燃烧完后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放出的热量多少 。
(2)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控制水和燃料的质量相等。
(3)根据图像可知 ,燃料燃烧完时,燃料1使水升温更多,则燃料1放出的热量大于燃料2放出的热量,
由可知,燃料1的热值大于燃料2。
(4)因为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不可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燃料放出的热量,所以计算结果与资料中的数据相比偏小。
【分析】(1)转换法: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时,可以通过比较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比较燃料放出热量;
(2)控制变量法: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控制水和燃料的质量相等;
(3)根据比较燃料的热值;
(4)由于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偏小。
19.【答案】做功;B;降低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1)发射喷气火箭时猛踩气囊,气囊中的空气推动火箭向上飞出,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2)乙实验中,在研究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变化时,即瓶内空气的内能变化情况,应该注意观察的是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的变化情况,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当把销钉K拔出后,气缸内被压缩的空气会对活塞做功,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当把销钉K拔出后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分析】(1)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研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化时,瓶塞跳起瞬间,瓶内会产生“白气”;
(3)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0.【答案】(1)。
(2)。
(3)接收的太阳能为:,
则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热水器中的水的质量;
(2)根据求出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3)先根据题意求出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再根据求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
(1)热水器容量为100L,则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
(2)水升高的温度为60℃,吸收的热量为
(3)接收的太阳能为
则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
21.【答案】解:(1)加热2min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吸收的热量为:
(2)加热2min消耗酒精的质量为:
加热2min酒精释放总热量为:
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3)加热1min酒精释放总热量为:
加热1min沙子吸收的热量为:
沙子的比热容为: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4J;
(2)对水加热的效率为15%;
(3)沙子的比热容为。
【知识点】比热容;热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加热2min 水吸收的热量 ;
(2)先根据求出加热2min酒精灯放出的总热量,
再根据求出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3)先根据求出加热1min酒精释放总热量,
再根据求出加热1min沙子吸收的热量,
再根据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下一篇: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