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学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39 Ca 40 Fe56 Cu64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Al2O3 B.Na2O2 C.BaO D.Fe3O4
2.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C.验证 NaHCO 和
A 3.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取 Cl2 D.制备 Fe(OH)Na2CO
2
3的热稳定性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生铁的硬度大,可用于制造钢轨、车轮、建材
B.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C.铝粉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 H2,可用于疏通厨卫管道
D.O3、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和 37Cl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18O2和 16O2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H与 Na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5.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熔融的 TiCl4反应可制备金属钛
B.钠久置于空气中,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 Na2CO3粉末
C.将一定量的 CO2 气体通入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
为 NaOH和 NaHCO3
D.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 NH3通入含有 CO2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得 NaHCO3
第 1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
6.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 用作生氢剂时的化
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H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C.NaH是氧化剂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B.HCl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Cl2溶于水能导电,但 Cl2是非电解质
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下能导电,所以 BaSO4是电解质
8.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钠、钾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
B.碳酸氢钠晶体溶于少量水,有吸热现象
C.Al、Cl2均能和 NaOH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相同
D.工业上用 H2在 Cl2中燃烧生产 HCl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2mol·L 1的 Ba(OH)2溶液:Na+、K+、ClO 、Cl
B.0.1mol·L 1 +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H4、Na+、CO32 、I
C.0.2mol·L 1的 FeCl +3溶液:NH4、Ca2+、Br 、SCN
D.0.1mol·L 1的 NaOH溶液:Mg2+、Na+、SO24 、HCO3
10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O 3、Fe3+、NH4、H+和 H2O
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O 3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在反应中 NO 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B +.还原性:Fe2+>NH4
C.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
D.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 6:1
11.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
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2Fe3++3ClO +10OH =2FeO42 +3Cl +5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B.Cl2和足量 Fe反应可生成 FeCl2
C.制备 0.1mol Na2FeO4,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D.K2FeO4作饮用水处理剂,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 CO2 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3 +CO2+H2O===2HCO3
B.Cl2通入水中制氯水:Cl2+H2O 2H++Cl +ClO
C.Fe(OH)3沉淀溶于 HI溶液:Fe(OH)3+3H+===Fe3++3H2O
D.金属钠投入MgSO4溶液中:2Na+2H2O+Mg2+===2Na++Mg(OH)2↓+H2↑
第 2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
13.2010年,科学家用 2480Ca轰击 92749Bk得到了 121973Ts和 121974Ts两种核素。后 117号元素
被命名为 Tennessee,中文名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7号元素具有放射性 B.92749Bk的中子数为 249
C.4280Ca的核外电子数为 28 D.211973Ts和 121974Ts的化学性质不同
14.化学学习需要数形结合的思想,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向一定量 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 FeCl3溶液中
C.向等浓度的 NaOH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D.等体积、等浓度稀硫酸分别与足量铁和镁反应的情况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18个族
B.当 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时,M层上不可能有电子
C.同一周期中,IIA 与 IIIA 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 1
D.在多电子原子中,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16.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NaHSO4溶液显酸性,NaHCO3溶液也显酸性
B.Fe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则 Fe与 I2反应生成 FeI3
C.一定条件下,Al 和 Fe2O3反应生成 Fe 和 Al2O3,则 Na 和 Fe2O3反应生成 Fe
和 Na2O
D.Na与 H2O反应生成 NaOH和 H2,则 Fe与 H2O反应生成 Fe(OH)3和 H2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
B.焰色试验时,可以用铁丝代替铂丝,使用前都要用稀硫酸清洗干净
C.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先检漏,且干燥后才能使用
D.粗盐净化过程中,可用 Ba(NO3)2除去SO24
18.稀土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已
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
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
B.Ce2(SO4)3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Ce3++Fe3+===Ce4++Fe2+
C.铈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 Na元素
D.金属 Ce保存时可以用水封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第 3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
19.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用量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
来表示的是
A.NaOH与 CO2 B.Ca(OH)2与 Ca(HCO3)2
C.FeBr2与 Cl2(氧化性:Cl2>Br2>Fe3+) D.Ca(HCO3)2与 NaOH
20.将 a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 200mL1mol·L 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
中加入 NaOH 溶液,使Fe3+、Al3+刚好沉淀完全,用去 NaOH溶液 200mL,则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2mol·L 1 B.3mol·L 1 C.4mol·L 1 D.6mol·L 1
21.某种物质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R、W、X、Y、Z五种主族元素组成。五种元
素分处三个短周期,X、Z同主族,R、W、X的原子序数之和与 Z的原子序数相等,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Z原子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X>Z B.Y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C.元素的非金属性:Z>X D.R、W、X三种元素不能形成盐
2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H 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 10 NA
B.在 100mL0.1mol·L 1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01NA
C.4.6g Na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生成 Na2O和 Na2O2,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 0.2NA
D.0.2 molCl2溶于水后,生成 HClO分子的总数为 0.2NA
23.将一定量的 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
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 和ClO3
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 KOH的质量是 5.04g
B.氧化性ClO < ClO3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21mol
D.在酸性条件下ClO 和ClO 3可生成 Cl2
24.某溶液仅由Na+、Mg2+、Ba2+、Cu2+、HCO3 、SO24 、Cl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且
各离子个数相等。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观察到有黄色火焰;
②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得到无色溶液;
③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的 Ba(OH)2,产生白色沉淀 1;
④取操作③后的滤液,加入过量的 HNO3和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操作②的无色溶液,推断原溶液一定不存在Cu2+
B.由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Cl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
D.白色沉淀 1为混合物,白色沉淀 2为纯净物
第 4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
2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向 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
A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再加入淀粉 KI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 次氯酸钠溶液呈
B 试纸变白
在 pH试纸上 中性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 食品脱氧剂样品
C 溶液呈浅绿色
粉溶于盐酸,滴加 KSCN溶液 中没有+3价铁
分别取MgCl2与 AlCl
氯化镁溶液出现白色
溶液于
D 3NaOH 沉淀,氯化铝溶液先出 镁的金属性更强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
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 50 分)
26.(12分)“分类研究”是重要的学习与科研方法。现有下列 9种物质:①HCl气体;
②NaCl固体;③SO2;④蔗糖;⑤Ba(OH)2固体;⑥熔融 NaHSO4;⑦氢氧化铁胶体;
⑧硫酸溶液;⑨铜。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能导电的纯净物有 。(填序号)
(2)写出⑥的电离方程式为 。
(3)上述 9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 ===H2O,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a(OH)2溶液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写化学计量数。
____MnO 4+ ____Cl + _____H+ === _____Mn2+ + _____Cl2 + _____H2O
27.(10分)某化合物 A(由三种元素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 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g/L。试回答:
第 5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
(1)黑色固体 E的化学式 。
(2)写出溶液 F中通入过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化合物 A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检验黄色溶液 G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 。
(5)红褐色固体 K受热完全分解生成红棕色固体,某同学取该红棕色固体与一定量的
H2反应后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往其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未变红。
该同学得出结论:红棕色固体已反应完。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
28.(8分)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 Fe(OH)2白色沉淀。
已知:Fe(OH)2白色沉淀易被空气氧化,形成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
(1)装置 5的作用是 ;
(2)实验开始时,关闭 K2,打开 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K2,关闭 K1,发现无
法让 3 中溶液进入 4 中,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 4 中,改进的方案
是 ;
(3)装置改进后,将 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 4中,在 4中立即析出了灰绿色沉淀,长时
间后转变为红褐色,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
29.(14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图是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
HCl的质量分数:36.5%
第 6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
(1)该浓盐酸中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L的稀盐酸。
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得溶液的
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4mol/L。
Ⅱ.要配制 240mL0.2mol L-1的 CuSO4溶液,配制过程中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胆矾(CuSO4 5H2O)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 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 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
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 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
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⑥待溶液恢复到室温。
(1)请填写上述实验步骤的空白处: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 中。
(2)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3)实验室用胆矾(CuSO4 5H2O)来配制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胆矾 g。
(4)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偏小的是 (填写编号)。
A.称量胆矾时,左码右物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
C.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 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D.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30.(6分)把 1.0mol/LFe2(SO4)3溶液与 xmol/LCuSO4溶液各取100mL混合(假设混合
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
(1)此混合溶液中Fe3+的浓度为 。
(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溶液中Fe2+
的浓度为 2.0mol/L,则 x= 。
(3)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出不溶物,溶液质量增重
5.12g,则反应后的溶液中 c(Cu2+):c(Fe2+)为 。
第 7 页 共 7 页
{#{QQABJYIEggggAAAAAQhCQQWCCAAQkgGCCQgOQEAIoAAAyBNABCA=}#}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D D B D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D B C A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B D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2分)(1) ①②⑤⑥ (2分) ⑥⑨ (2分)
(2)NaHSO4Na++ (2分)
(3)Ba(OH)2+2HClBaCl2+2H2O (2分)
(4)+2OH+2HCOBaCO↓++2H2O (2分)
(5)2MnO+ 10+ 16H+=2Mn2+ + 5Cl2 + 8H2O (2分)
27.(10分)(1)FeO(1分)
(2)2+Cl22+2 (2分)
(3)FeC2O4 FeO+CO↑+CO2↑ (2分)
(4)取G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则黄色溶
液中为 (2分)
(5) 否 (1分) 若 Fe2O3过量,溶于酸后发生反应:2+Fe3,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也不变红 (2分)
28.(8分)(1)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分)【也给分:“液封”、 “防止空气进入”、“防止氧气进入”】
(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2分)
(3)4Fe(OH)2+O2+2H2O4Fe(OH)3 (2分)
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 (2分) 【只要说明装置或者系统内“空气未排”“空气未排尽”“空气有残留”或“氧气……”就给分】
29.(14分)Ⅰ.(1)11.9 (2分) (2)16.8 (2分) (3)大于 (2分)
Ⅱ.(1)250mL容量瓶 (2分) (2)①⑥②④③⑤(2分)
(3)12.5 (2分) (4)ACD (2分)
30.(6分)(1)1.0mol/L (2分) (2)1.0 (2分) (3)1:9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