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拔高题:计算题
一、计算题
1.如图所示,D5326次动车组共8节车厢,总长度为200m。该动车组从临汾西站出发,最终到达太原南站,其中临汾西站到平遥古城站距离为140km,用时50min,求:
(1)D5326次动车组从临汾西站到平遥古城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D5326次动车组以1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某隧道所用时间为40s,则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2.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下落后,再匀速直线下落,求:
(1)该运动员在前内下落的平均速度;
(2)该运动员在后内下落的高度;
(3)该运动员在内下落的平均速度。
3.景德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其独特的陶瓷文化而闻名于世,各式各样的瓷器也是琳琅满目。小李家有一个质量为150g,容积为的茶杯,如图所示,他想知道制作这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58g,再把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3.2g。求:
(1)制作这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该茶杯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
(3)若此茶杯装满水,茶杯与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5.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10m/s的平均速度前往距离基地1.44×105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所示,从发射到接收所用时间为4s,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测量船从基地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
(2)海底的深度。
6.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物理老师站在山谷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
(1)他离较近的山谷的距离是多少?
(2)求两个山谷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少?(v声=340m/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7.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1,小亮一家利用周末到太原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1所示标志。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9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8.小红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支未标刻度的水银温度计玻璃管的长度为33cm。当将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8cm;当将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测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8cm。
(1)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当室温为25℃时,水银柱的长度是多少?
(3)若玻璃管上面至少要预留3cm不标注刻度,这支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9.小宇和爸爸乘元旦假期一起去爬山看雪景,他们发现一块岩石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冰层,于是带回家测得其总体积为400cm3,总质量为590g,小宇很想知道岩石的密度,就把它放在容器中加热,把岩石拿出擦干表面水,测得岩石质量为320g3(假设岩石不吸水),求:
(1)岩石表面冰熔化成水的质量是多少?
(2)岩石表面冰的体积为多少cm3?
(3)岩石标本的密度为多少kg/m3?
10.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并成功释放“玉兔二号”巡视器。中继星“鹊桥”绕引力平衡点运动,保证了嫦娥四号与地球的全天候正常通信。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是某时刻利用无线电波(属于光的一种)通信的情境,如果反射面是一块平面镜,请在虚线框内O点处画出平面镜的位置(需保留作图的痕迹);
(2)若某时刻中继星“鹊桥”与地球相距,中继星“鹊桥”与月球相距。北京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传送到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已知无线电信号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如图乙“玉兔二号”巡视器用时1.5h行驶了270m,刷新了记录,求“玉兔二号”巡视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1.天文单位是物理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已知:海王星距离太阳约30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问: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光从太阳传到海王星需要多长时间?
12.小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
(1)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2)当u=15cm时,v为多大?此时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3)小关同学又想测量蜡烛的像移动速度,于是将该凸透镜固定在长度为1m的光具座的中点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乙所示。他把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接着蜡烛以0.03m/s的速度向右移至30cm刻度线处,求光屏移至哪条刻度线处时
13.如图所示,一个容积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0.2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石块密度)求:
(1)瓶中水的体积;
(2)使水到达瓶口,要放入的石块总质量。
14.如图所示,位于济宁市太白东路的如意府河大桥,主桥长960m,全桥建设使用钢材总质量达4.8×104t。(g=10N/kg)求:
(1)大桥使用钢材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2)如果从桥上人行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为1.2m/s,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min?
(3)如果钢的密度是8.0×103kg/m3,则大桥使用钢材的总体积是多少?
15.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一个温度计,他将一根下端带有液泡的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固定在刻度尺上,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他将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0刻度处的A点;放在沸腾的水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9cm刻度处的B点。则:
(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解:(1)从临汾西站到平遥古城站的平均速度为
(2)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则隧道的长度为
答:(1)D5326次动车组从临汾西站到平遥古城站的平均速度是168km/h;
(2)该隧道的长度是1800m。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速度;
(2)利用s=vt,计算列车通过的路程,结合车长,计算隧道长。
2.【答案】解:(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知后15s的速度v=6m/s,该运动员在后15s内匀速直线下降通过的路程为。
(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答:(1)该运动员在前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14m/s;
(2)该运动员在后内下落的高度90m;
(3)该运动员在内下落的平均速度10m/s。
【解析】【分析】(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距离为210m,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2)由图知后15s的速度v=6m/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该运动员在后15s内匀速直线下降通过的路程;
(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距离为300m,根据计算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3.【答案】(1)2.5g/cm3
(2)60cm3
(3)500g
4.【答案】解:(1)由题意知,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s声=v声t=340m/s×3s=1020m;
(2)由题意知,汽车的速度为72km/h即20m/s,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车=v车t=20m/s×3s=60m;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
答:(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1020m;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60m;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480m。
【解析】【分析】(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鸣笛3s后听到回声 根据速度公式s声=v声t计算声音通过的路程。
(2)由题意知,汽车的速度为72km/h即20m/s,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共计3s,根据速度公式s车=v车t计算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根据回声的特点计算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
5.【答案】(1)4h;(2)3000m
6.【答案】(1)解: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
则声音传播到离他较近的山谷的时间:,
由可得人到该山谷的距离:s1=v声t1=340m/s×1s=340m
(2)解:声音传到较远山谷的时间:,
人到该山谷的距离s2=v声t2=340m/s×2.5s=850m,
则两个山谷之间的距离为:s=s1+s2=340m+850m=1190m
【解析】【分析】(1)根据s=vt,计算路程;
(2)根据s=vt,计算声音的路程,结合两段距离,计算两山的距离。
7.【答案】解:(1)由图1可知,汽车的最大速度,从标志牌到太原的距离。由可知,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的时间
(2)由图2可知,汽车的速度,由可知,行驶9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
答:(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1.2h;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90min,通过的路程是120km。
【解析】【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判断速度和距离,利用,计算时间;
(2)根据s=vt,计算路程大小。
8.【答案】(1)0.2cm;(2)13cm;(3)110℃
9.【答案】(1)解: 冰的质量m冰=590g﹣320g=270g,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m水=m冰=270g;
答:岩石表面冰熔化成水的质量是270g;
(2)解: 由可得;
答:岩石表面冰的体积为300cm3;
(3)解: 岩石的体积:V岩石=400cm3﹣300cm3=100cm3,
岩石标本的密度:
答:岩石标本的密度为3.2×103kg/m3。
【解析】【分析】(1).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2).会应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对应性.及单位的统一性.
10.【答案】(1);(2);(3)
11.【答案】(1);(2)
12.【答案】(1)解: 由图甲可知,u=v=20cm,成倒立,即2f=20cm;
答: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解: 由图甲可知,当u=15cm时;此时2f>u=15cm>f、放大的实像;
答:当u=15cm时,v为30cm、放大的实像;
(3)解: 蜡烛起始位置放在6cm刻度线处,蜡烛以0.03m/s的速度向右移至30cm刻度线处,
则蜡烛移动的时间为:;
由题意可知,在7s内以不变的速度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像距v=2f,
像移动的路程s′=70cm﹣63cm=7cm=0.07m,
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
答:蜡烛以2.03m/s的速度向右移至30cm刻度线处,光屏移至70cm刻度线处时,这段时间内蜡烛的像移动平均速度为0.01m/s。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时,物体在二倍焦距点,可以计算焦距;
(2)根据物距、像距图像,结合物距判断像距大小;
(3)利用,计算移动的时间,根据,计算速度。
13.【答案】(1)2×10-4m3
(2)0.78kg
14.【答案】解:(1)大桥使用钢材受到的重力为
;
(2)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
;
(3)大桥使用钢材的总体积为
。
答:(1)大桥使用钢材受到的重力为4.8×108N;
(2)如果从桥上人行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为1.2m/s,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13.3min;
(3)如果钢的密度是8.0×103kg/m3,则大桥使用钢材的总体积为6×103m3。
【解析】【分析】(1)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可用公式直接计算;
(2)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通过主桥所用时间;
(3)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计算钢材体积。
15.【答案】(1)解: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A点的温度为0、B点的温度为100℃。
答: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0和100℃
(2)解: A、B两点的温度差为100℃,并且是均匀分布的,由比例关系可得
解得 。
答: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 。
【解析】【分析】一个标准大气压强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结合温度计的长度求解温度计的分度值,进而求解此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