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卷-高中物理
1.(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在我们云贵高原,公路总是左弯右拐的。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的转弯处( )
A.路面外侧比内侧高
B.路面外侧比内侧低
C.汽车转弯时,向心力由地面给的摩擦力提供
D.如果在平原地带,高速公路的转弯处就修建成水平的最好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解析】【解答】ABC.能将公路转弯同火车转弯类比来解答,知道临界速度情况下的受力情况。车辆拐弯时根据提供的合外力与车辆实际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可知,拐弯处总是内侧低于外侧,重力与支持力以及侧向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当达到临界速度时,重力与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故A正确,BC错误;
D.在平原地带,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修建成水平,则侧向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对轮胎的要求较高,轮胎容易损坏,故在平原地带,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也修建成内地外高的,一般来说转弯处的地面是倾斜的,当汽车以某一适当速度经过弯道时,由汽车自重与斜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汽车拐弯处将路面建成外高内低,汽车拐弯靠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率为v0时,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摩擦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2.(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我们生活中用的交流电的电压,有一个电热器,其工作时电阻为55Ω,则该电热器接通工作时的功率为( )
A.440W B.660W C.880W D.1760W
【答案】C
【知识点】交变电流的峰值、有效值、平均值与瞬时值
【解析】【解答】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为
计算电功率用有效值求解。由交流电的电压表达式可知,电压有效值为
则该电热器接通工作时的功率为
故选C。
【分析】记住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压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公式,明确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确定的.
3.(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外壳上,另一端与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可以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重量为G)上,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再将该弹簧测力计以三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如图乙、丙、丁所示,分别用恒力()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乙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B.丙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C.丁图中上面弹簧测力计读数都为
D.丁图中下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答案】B
【知识点】胡克定律
【解析】【解答】A.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因此解题的关键是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按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挂钩受两个拉力而平衡(自重不计),故,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
故A错误;
B.按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秤外壳受重力和两个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
故B正确;
C.弹簧秤是力学的常用工具,能将力的大小直观的展示出来。直接读数时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利用平衡条件时注意注意正确的受力分析。按丁图放置,对上面的弹簧分析,受重力、下侧挂钩对其的拉力和恒力,可得
解得
弹簧测力计读数
故C错误;
D.按丁图放置,对下面的弹簧分析,上面挂钩对下面挂钩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在静止下使用,此时弹簧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示数为弹簧弹力的大小,分别分析出放置方式中弹簧秤或者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4.(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今年的学校运动会,高三(3)班的小明参加跳高比赛,成绩为1.50m,若将他跳高的上升运动视为竖直上抛运动,如果小明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月球上起跳,已知月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月球的自转影响,则小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大约为( )
A.1m B.4m C.8m D.16m
【答案】C
【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解答】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求得运动员在星球起跳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星球的质量和半径的关系式,根据月球与地球的半径关系和质量关系,求得小明在月球上起跳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黄金代换式
已知月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即,运动员以初速度在地球起跳时,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出运动员可跳起的最大高度
由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运动员以相同的初速度在月球上起跳时,可跳起的最大高度
只有选项C接近。
故选C。
【分析】忽略星体的自转时,物体在星体表面时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求得运动员在星球起跳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5.(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如图所示,三根通电长直导线A、B、C互相平行,其横截面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三根导线中通入的电流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向外,A、B、C电流大小分别为I、2I、3I;已知通电导线在其周围某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其中I为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强度,r为某处到通电直导线的距离,k为常量。则A、B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磁感应强度;通电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安培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以及知道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正确掌握左手定则的应用。设,由安培定则可知,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A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B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A、B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为
所以
故选D。
【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另外两根通电导线在A、B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再根据左手定则以及F=BIL分析力的方向以及大小。
6.(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B.面包一捏就瘪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答案】A,C
【知识点】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α、β、γ射线及特点
【解析】【解答】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U。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故A正确;
B. 分子间有间隙,这个空隙不可能肉眼可见。 用手捏面包,面包一捏就瘪了,是因为面包内有空腔,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空腔”是个宏观的“体积”,分子间距是微观量,无法用肉眼观测,B错误;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
D.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随所处的物理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其半衰期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的变化。
7.(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蜻蜓在水中“点水”激起的波纹,俗称“蜻蜓点水”,一只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匀速飞行时,两次点水后在水面上激起的波纹,俯视看其形状如图所示,由图可分析出( )
A.蜻蜓是向左飞行的
B.蜻蜓是向右飞行的
C.蜻蜓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小
D.蜻蜓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大
【答案】B,D
【知识点】机械波及其形成和传播;横波的图象
【解析】【解答】AB.通过题中信息看懂蜻蜓几次点水的位置,根据题意,结合图解,根据图示,蜻蜓连续两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圆圈越小,则时间越短,所以飞行方向则为从大圆到小圆,即蜻蜓的飞行方向向右,故A错误,B正确;
CD.若蜻蜓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快,则相互套着。若蜻蜓飞行的速度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的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是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而第二个水波和第一个水波都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该是内切的;然而图中02到01圆圈边线距离小于02半径,说明水波02运动了一段时间,01水波才到02圆心,则说明蜻蜓飞行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分析】若蜻蜓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若蜻蜓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快,则相互套着。
8.(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在我国的干旱地区,蓄水池是一个重要的雨水蓄积设施,建造蓄水池可以有效解决人们的用水问题。一个圆柱形蓄水池,直径为10米,现在蓄水的深度H=8米,管理员站在池边“看到”对面池底深度h=4.5米,如图所示,他的眼睛到水平面的距离为3米,则( )
A.水的折射率是
B.水的折射率是
C.如果他竖直向下看,“看到”的水深是8米
D.如果他竖直向下看,“看到”的水深是6米
【答案】A,D
【知识点】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解析】【解答】AB.根据几何知识与折射定律结合进行处理,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解得
故A正确,B错误;
CD.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如果他竖直向下看,“看到”的水深是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根据几何关系得到折射角和入射角正弦的表达式,结合折射率表达式求解折射率。画出光路图,结合几何关系求解看到的水深。
9.(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欧姆调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一个待测电阻相接,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阻值为 Ω。他在测另一个待测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 (选填:×10、×1k)的位置,然后进行,再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然后读数。
【答案】900;×1k
【知识点】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等电表的读数
【解析】【解答】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欧姆调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一个待测电阻相接,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阻值为
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若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若指针偏角太小,应改换高挡位.每次换挡后均要重新短接调零,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挡位倍率。在测另一个待测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待测电阻阻值较大,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然后进行,再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然后读数。
【分析】应用欧姆表测电阻,应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度线附近,欧姆表换挡后要重新进行调零,再测电阻。
10.(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小丽今年高三了,学习任务很重,但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在外工作不能回来,小丽只能请假去医院照顾母亲。好在母亲不是得什么大病,医生说是感冒引起肺部发炎,挂几天针就好了。
(1)她在陪母亲挂针时发现,药液下滴的速度是均匀的,于是想到了测一滴油酸的体积的实验,如果用这种吊瓶测量一滴液体的体积可能更准确。在挂某一瓶针水时,医生要求滴慢一点,下滴速度大约一秒一滴,她用电子手表检验了一下,一分钟刚好60滴,于是她决定测一下一滴药液的体积。吊瓶上有容积刻度线,她测得瓶里的药液减少10mL时,用时是3分20秒,则一滴药液的体积为 m3.
(2)在挂药水的过程中,设吊瓶中气体的压强为pA,管中B泡的气体压强为pB,药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高度差如图所示时,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每天打点滴,一般要打好几瓶,一瓶打完,护士就要来换药。小丽想,能不能让每天要挂的几瓶串起来,药液自动续瓶。于是,那天挂完针后拿了几个吊瓶回家进行实验探究。她用水代替药水,先用两个玻璃瓶改装后实验,挂起来有三种情况,如图甲、乙、丙。
①按图甲进行吊液,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B瓶中的水
B.B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A瓶中的水
C.A瓶中的水吊完后,B瓶中的水仍不能流下
D.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②按图乙进行吊液,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B瓶中的水
B.B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A瓶中的水
C.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B瓶中的液面比A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D.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③按图丙进行吊液,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B瓶中的水
B.B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A瓶中的水
C.A瓶中的水吊完后,B瓶中的水仍不能流下
D.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④之后,她又用两个软性塑料吊瓶做实验,发觉两瓶中的水都同时下降,也就是说如果是药水,两瓶药水在进入人体前就 了。
综合以上实验,要让每天要挂的几瓶药水简单串起来,药液自动续瓶,一瓶一瓶地挂完是不行的。
【答案】;AD;C;C;D;混合
【知识点】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解析】【解答】(1)测得瓶里的药液减少10mL时,用时是3分20秒,一分钟刚好60滴,则总共滴了200滴,总体积除以滴数即等于一滴药液的体积,一滴的体积为
(2)A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B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根据压强的平衡关系可知
,
故选AD。
(3)①按图甲进行吊液,瓶口的压强相等,A中液面下降右边连接大气处气体进入,AB压强依然相等,会出现的情况是A瓶中的水吊完后,B瓶中的水仍不能流下。
故选C。
②按图乙进行吊液,B瓶中的液面高度较高,的压强较大,所以会出现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B瓶中的液面比A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故选C。
③按图丙进行吊液,A瓶中的液面的高度较高,压强较大,会出现的情况是两瓶中的水而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故选D。
④之后,她又用两个软性塑料吊瓶做实验,药液减少,外界大气压挤压塑料瓶,发觉两瓶中的水都同时下降,也就是说如果是药水,两瓶药水在进入人体前就混合了。
【分析】(1)总体积除以滴数即等于一滴药液的体积;
(2)连通外界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A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B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3)连通大气处压强等于外界压强,液柱越高处压强越大,药液越容易流完,据此分析。
11.(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如图所示,可视为点电荷的带正电小球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的O点,一质量m,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从O点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落h到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随后开始减速。带电微粒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A、B两点的电势差;
(2)若A、B间的距离与B、O间的距离相等,则带电微粒在A点释放瞬间的加速度为多大?
【答案】解:(1)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2)若A、B间的距离与B、O间的距离相等,从A到B的过程中,到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加速度为零,根据受力平衡有
根据库仑定律有
带电微粒在A点受到的库仑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知识点】库仑定律;电势能;电势差
【解析】【分析】(1)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以及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从而求解UAB;
(2)根据受力平衡条件结合库仑定律进行解答,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
12.(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掷铅球是一个需要力量和灵活性的运动,今年的学校运动会,高三(5)班学生周红要参加掷铅球比赛,傍晚来到运动场训练,热身后(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她在第一次投掷中把铅球水平推出,高度为h=1.5m,速度为v0=8m/s,则铅球被推出的水平距离是多少米?
(2)第一次投掷后体育老师给了建议,让她投掷时出手点高一点,斜向上推出铅球。于是,第二次她从离地高为H=1.65m处推出铅球,出手点刚好在边界线上方,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如图所示,此次推出铅球时铅球的速度大小仍为8m/s,则这次投掷的成绩为多少米?
【答案】解:(1)由平抛运动知识
解得铅球被推出的水平距离为
(2)被推出的铅球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
解得
,(舍去)
铅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次投掷的成绩为
【知识点】平抛运动;斜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平抛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出距离,距离等于水平速度乘以运动时间;
(2)根据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求解运动时间,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出投掷的成绩。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卷-高中物理
1.(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在我们云贵高原,公路总是左弯右拐的。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的转弯处( )
A.路面外侧比内侧高
B.路面外侧比内侧低
C.汽车转弯时,向心力由地面给的摩擦力提供
D.如果在平原地带,高速公路的转弯处就修建成水平的最好
2.(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我们生活中用的交流电的电压,有一个电热器,其工作时电阻为55Ω,则该电热器接通工作时的功率为( )
A.440W B.660W C.880W D.1760W
3.(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外壳上,另一端与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可以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重量为G)上,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再将该弹簧测力计以三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如图乙、丙、丁所示,分别用恒力()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乙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B.丙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C.丁图中上面弹簧测力计读数都为
D.丁图中下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4.(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今年的学校运动会,高三(3)班的小明参加跳高比赛,成绩为1.50m,若将他跳高的上升运动视为竖直上抛运动,如果小明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月球上起跳,已知月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月球的自转影响,则小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大约为( )
A.1m B.4m C.8m D.16m
5.(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如图所示,三根通电长直导线A、B、C互相平行,其横截面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三根导线中通入的电流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向外,A、B、C电流大小分别为I、2I、3I;已知通电导线在其周围某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其中I为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强度,r为某处到通电直导线的距离,k为常量。则A、B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6.(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B.面包一捏就瘪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7.(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蜻蜓在水中“点水”激起的波纹,俗称“蜻蜓点水”,一只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匀速飞行时,两次点水后在水面上激起的波纹,俯视看其形状如图所示,由图可分析出( )
A.蜻蜓是向左飞行的
B.蜻蜓是向右飞行的
C.蜻蜓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小
D.蜻蜓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大
8.(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在我国的干旱地区,蓄水池是一个重要的雨水蓄积设施,建造蓄水池可以有效解决人们的用水问题。一个圆柱形蓄水池,直径为10米,现在蓄水的深度H=8米,管理员站在池边“看到”对面池底深度h=4.5米,如图所示,他的眼睛到水平面的距离为3米,则( )
A.水的折射率是
B.水的折射率是
C.如果他竖直向下看,“看到”的水深是8米
D.如果他竖直向下看,“看到”的水深是6米
9.(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欧姆调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一个待测电阻相接,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阻值为 Ω。他在测另一个待测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 (选填:×10、×1k)的位置,然后进行,再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然后读数。
10.(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小丽今年高三了,学习任务很重,但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在外工作不能回来,小丽只能请假去医院照顾母亲。好在母亲不是得什么大病,医生说是感冒引起肺部发炎,挂几天针就好了。
(1)她在陪母亲挂针时发现,药液下滴的速度是均匀的,于是想到了测一滴油酸的体积的实验,如果用这种吊瓶测量一滴液体的体积可能更准确。在挂某一瓶针水时,医生要求滴慢一点,下滴速度大约一秒一滴,她用电子手表检验了一下,一分钟刚好60滴,于是她决定测一下一滴药液的体积。吊瓶上有容积刻度线,她测得瓶里的药液减少10mL时,用时是3分20秒,则一滴药液的体积为 m3.
(2)在挂药水的过程中,设吊瓶中气体的压强为pA,管中B泡的气体压强为pB,药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高度差如图所示时,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每天打点滴,一般要打好几瓶,一瓶打完,护士就要来换药。小丽想,能不能让每天要挂的几瓶串起来,药液自动续瓶。于是,那天挂完针后拿了几个吊瓶回家进行实验探究。她用水代替药水,先用两个玻璃瓶改装后实验,挂起来有三种情况,如图甲、乙、丙。
①按图甲进行吊液,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B瓶中的水
B.B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A瓶中的水
C.A瓶中的水吊完后,B瓶中的水仍不能流下
D.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②按图乙进行吊液,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B瓶中的水
B.B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A瓶中的水
C.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B瓶中的液面比A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D.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③按图丙进行吊液,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B瓶中的水
B.B瓶中的水吊完后,才开始吊A瓶中的水
C.A瓶中的水吊完后,B瓶中的水仍不能流下
D.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④之后,她又用两个软性塑料吊瓶做实验,发觉两瓶中的水都同时下降,也就是说如果是药水,两瓶药水在进入人体前就 了。
综合以上实验,要让每天要挂的几瓶药水简单串起来,药液自动续瓶,一瓶一瓶地挂完是不行的。
11.(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如图所示,可视为点电荷的带正电小球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的O点,一质量m,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从O点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落h到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随后开始减速。带电微粒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A、B两点的电势差;
(2)若A、B间的距离与B、O间的距离相等,则带电微粒在A点释放瞬间的加速度为多大?
12.(2024高三上·曲靖模拟)掷铅球是一个需要力量和灵活性的运动,今年的学校运动会,高三(5)班学生周红要参加掷铅球比赛,傍晚来到运动场训练,热身后(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她在第一次投掷中把铅球水平推出,高度为h=1.5m,速度为v0=8m/s,则铅球被推出的水平距离是多少米?
(2)第一次投掷后体育老师给了建议,让她投掷时出手点高一点,斜向上推出铅球。于是,第二次她从离地高为H=1.65m处推出铅球,出手点刚好在边界线上方,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如图所示,此次推出铅球时铅球的速度大小仍为8m/s,则这次投掷的成绩为多少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解析】【解答】ABC.能将公路转弯同火车转弯类比来解答,知道临界速度情况下的受力情况。车辆拐弯时根据提供的合外力与车辆实际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可知,拐弯处总是内侧低于外侧,重力与支持力以及侧向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当达到临界速度时,重力与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故A正确,BC错误;
D.在平原地带,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修建成水平,则侧向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对轮胎的要求较高,轮胎容易损坏,故在平原地带,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也修建成内地外高的,一般来说转弯处的地面是倾斜的,当汽车以某一适当速度经过弯道时,由汽车自重与斜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汽车拐弯处将路面建成外高内低,汽车拐弯靠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率为v0时,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摩擦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交变电流的峰值、有效值、平均值与瞬时值
【解析】【解答】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为
计算电功率用有效值求解。由交流电的电压表达式可知,电压有效值为
则该电热器接通工作时的功率为
故选C。
【分析】记住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压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公式,明确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确定的.
3.【答案】B
【知识点】胡克定律
【解析】【解答】A.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因此解题的关键是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按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挂钩受两个拉力而平衡(自重不计),故,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
故A错误;
B.按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秤外壳受重力和两个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
故B正确;
C.弹簧秤是力学的常用工具,能将力的大小直观的展示出来。直接读数时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利用平衡条件时注意注意正确的受力分析。按丁图放置,对上面的弹簧分析,受重力、下侧挂钩对其的拉力和恒力,可得
解得
弹簧测力计读数
故C错误;
D.按丁图放置,对下面的弹簧分析,上面挂钩对下面挂钩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在静止下使用,此时弹簧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示数为弹簧弹力的大小,分别分析出放置方式中弹簧秤或者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解答】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求得运动员在星球起跳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星球的质量和半径的关系式,根据月球与地球的半径关系和质量关系,求得小明在月球上起跳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黄金代换式
已知月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即,运动员以初速度在地球起跳时,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出运动员可跳起的最大高度
由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运动员以相同的初速度在月球上起跳时,可跳起的最大高度
只有选项C接近。
故选C。
【分析】忽略星体的自转时,物体在星体表面时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求得运动员在星球起跳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5.【答案】D
【知识点】磁感应强度;通电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安培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以及知道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正确掌握左手定则的应用。设,由安培定则可知,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A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B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A、B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为
所以
故选D。
【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另外两根通电导线在A、B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再根据左手定则以及F=BIL分析力的方向以及大小。
6.【答案】A,C
【知识点】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α、β、γ射线及特点
【解析】【解答】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U。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故A正确;
B. 分子间有间隙,这个空隙不可能肉眼可见。 用手捏面包,面包一捏就瘪了,是因为面包内有空腔,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空腔”是个宏观的“体积”,分子间距是微观量,无法用肉眼观测,B错误;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
D.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随所处的物理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其半衰期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的变化。
7.【答案】B,D
【知识点】机械波及其形成和传播;横波的图象
【解析】【解答】AB.通过题中信息看懂蜻蜓几次点水的位置,根据题意,结合图解,根据图示,蜻蜓连续两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圆圈越小,则时间越短,所以飞行方向则为从大圆到小圆,即蜻蜓的飞行方向向右,故A错误,B正确;
CD.若蜻蜓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快,则相互套着。若蜻蜓飞行的速度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的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是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而第二个水波和第一个水波都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该是内切的;然而图中02到01圆圈边线距离小于02半径,说明水波02运动了一段时间,01水波才到02圆心,则说明蜻蜓飞行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分析】若蜻蜓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若蜻蜓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快,则相互套着。
8.【答案】A,D
【知识点】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解析】【解答】AB.根据几何知识与折射定律结合进行处理,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解得
故A正确,B错误;
CD.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如果他竖直向下看,“看到”的水深是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根据几何关系得到折射角和入射角正弦的表达式,结合折射率表达式求解折射率。画出光路图,结合几何关系求解看到的水深。
9.【答案】900;×1k
【知识点】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等电表的读数
【解析】【解答】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欧姆调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一个待测电阻相接,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阻值为
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若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若指针偏角太小,应改换高挡位.每次换挡后均要重新短接调零,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挡位倍率。在测另一个待测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待测电阻阻值较大,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将开关K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然后进行,再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然后读数。
【分析】应用欧姆表测电阻,应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度线附近,欧姆表换挡后要重新进行调零,再测电阻。
10.【答案】;AD;C;C;D;混合
【知识点】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解析】【解答】(1)测得瓶里的药液减少10mL时,用时是3分20秒,一分钟刚好60滴,则总共滴了200滴,总体积除以滴数即等于一滴药液的体积,一滴的体积为
(2)A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B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根据压强的平衡关系可知
,
故选AD。
(3)①按图甲进行吊液,瓶口的压强相等,A中液面下降右边连接大气处气体进入,AB压强依然相等,会出现的情况是A瓶中的水吊完后,B瓶中的水仍不能流下。
故选C。
②按图乙进行吊液,B瓶中的液面高度较高,的压强较大,所以会出现两瓶中的水面都下降,但B瓶中的液面比A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故选C。
③按图丙进行吊液,A瓶中的液面的高度较高,压强较大,会出现的情况是两瓶中的水而都下降,但A瓶中的液面比B瓶中的液面下降得快。
故选D。
④之后,她又用两个软性塑料吊瓶做实验,药液减少,外界大气压挤压塑料瓶,发觉两瓶中的水都同时下降,也就是说如果是药水,两瓶药水在进入人体前就混合了。
【分析】(1)总体积除以滴数即等于一滴药液的体积;
(2)连通外界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A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B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3)连通大气处压强等于外界压强,液柱越高处压强越大,药液越容易流完,据此分析。
11.【答案】解:(1)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2)若A、B间的距离与B、O间的距离相等,从A到B的过程中,到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加速度为零,根据受力平衡有
根据库仑定律有
带电微粒在A点受到的库仑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知识点】库仑定律;电势能;电势差
【解析】【分析】(1)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以及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从而求解UAB;
(2)根据受力平衡条件结合库仑定律进行解答,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
12.【答案】解:(1)由平抛运动知识
解得铅球被推出的水平距离为
(2)被推出的铅球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
解得
,(舍去)
铅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次投掷的成绩为
【知识点】平抛运动;斜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平抛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出距离,距离等于水平速度乘以运动时间;
(2)根据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求解运动时间,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出投掷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