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化学试卷
高一__________班__________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目前科学家们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可将水形成像棉花糖一样的气溶胶的冰,该冰称为“气态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态冰”标准状况下体积约22.4 L B.该冰与普通冰化学性质相同
C.该冰可能具有丁达尔现象 D.“气态冰”的分散剂是空气
2.奥密克戎病毒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75%乙醇、含氯消毒剂、乙醚、过氧乙酸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醚都属于非电解质 B.次氯酸钠属于强电解质
C.乙醚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的分解产物乙酸属于弱电解质
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烧碱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易燃液体 B.氧化剂 C.剧毒品 D.腐蚀品
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不能用划线反应物所具有的类别通性解释的是
A. B.
C. D.
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利用了焰色反应的原理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D.“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对生活现象或实验操作中解释正确的是
A.凝固: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
B.熔化:冬日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
C.汽化:液氨用作制冷剂
D.渗析: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过一会儿会“出汗”
8.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其他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
A.粗盐提纯 B.配制溶液
C.用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离 D.测定溶液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
B.与反应:
C.醋酸与反应:
D.与浓盐酸反应:
10.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B.、、、
C.、、、 D.、、、
11.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乙为双原子分子 B.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2.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 B.
C. D.
1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气体所占体积大小
A.取决于分子数目的多少 B.取决于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
C.取决于分子直径的大小 D.是一个定值
14.已知某条件下,22.4 L某种纯净气体中含有个分子,这些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一定为双原子分子 B.该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
C.该气体一定为单质 D.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为
15.将盐酸稀释成盐酸,需加水的体积约为
A. B. C. D.
16.化学上以作为确定原子量的标准。若把的原子量定为24,并规定把所含碳原子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表示,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碳单质完全燃烧需要体积约为(标准状况)氧气
B.和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个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
D.氧气的摩尔质量为,所以氧气所含分子数目约为个
17.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两种气体中的原子总数相等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
18.将下列溶液分别稀释到,稀释后的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 B.
C. D.
19.已知某体系中各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1.7 3.4 3.4 1.4
反应前物质的量 0.05 0.2 0.05 0.05
反应后的质量 0 1.7 …… 1.4
反应后物质的量 …… …… …… ……
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B.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的物质的量为 D.与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20.氯气的摩尔质量为,一定条件下密度为,若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体积所含分子数目为 B.一个分子质量为
C.单位质量所含分子数目为 D.一个分子体积为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4分)
实验是化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合成新的物质,探究物质的性质,分离和提纯所需要的物质,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根据上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__。
22.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钡,选择装置__________。
23.若利用装置I将医用酒精除水提纯,得到无水酒精,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加热前,通常需要在仪器①中加入几颗沸石,其目的是:__________,冷凝水由__________(填“f”或“g”)口通入。
24.若利用装置IV,用浓(密度)配制溶液。
(1)图IV中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3)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溶解浓硫酸后的烧杯未进行洗涤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d.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
e.在烧杯中稀释后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二)(本题共18分)
2016年美国Cell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青蒿素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研究。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萃取原理为基础,采用汽油浸提法,具体操作如下:
已知:
(1)青蒿素为白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汽油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青蒿素在95%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升高:乙醇的沸点为。
(3)青蒿素热稳定性差,温度超过,青蒿素的药效明显降低。
25.超声提取是在强大的超声波作用下,使黄花蒿细胞乳化、击碎、扩散,采用超声提取的优点是__________。
26.操作II制备的粗品用95%乙醇溶解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操作III的具体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在该操作过程中加热温度应不超过__________℃。
27.海带中富含碘元素,过量食用海带会加重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学生在实验室中欲从碘水中提取碘,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若用萃取,则振荡静置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
明胶溶于水形成胶体,可用于药用胶囊。不法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此类工业明胶制作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28.已知是一种酸根离子,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9.下列关于明胶胶体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明胶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
B.明胶胶体与胶体混合后有沉淀产生,说明:明胶胶体带负电
C.明胶胶体不断搅拌后仍能稳定存在
D.明胶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30.现将明胶胶体与溶液的混合物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不断更换蒸馏水,以除尽杂质,请设计实验验证已被除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金(Au)免疫层析法可用于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利用柠檬酸钠溶液还原氯金酸()即可制备得到胶体金。研究发现:柠檬酸钠的用量不同会导致胶体金粒径和颜色的不同。
31.经过反应后可制备得到的胶体金胶粒的个数__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德国化学家席格蒙迪研制出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形态,胶体金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nm之间。
33.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是胶体金的胶粒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紧密结合,若将胶体金装入U型管中,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__________极附近颜色加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14分)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极易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在工业上常用作水处理剂。某小组查阅文献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
已知: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高于或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大于1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
完成下列填空:
34.与反应生成时,对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请指出反应过程中:
(1)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__________;
(2)氧化产物:__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_;
(3)当生成气体产物时,共有__________电子发生转移。
35.装置需保持温度在之间。
控制温度不低于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温度不超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若实验过程中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共14分)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碱的性质后,学生总结了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可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38.图中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39.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能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0.利用图中:能与__________反应的性质,可以解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的现象。
41.利用图中④:与盐反应的性质中,可以除去溶液中少量的杂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溶液中匀速滴加相同浓度的溶液,测得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4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图中段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对b、c两处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进行比较,b____c(填“>”“=”或“<”),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用等浓度的溶液替换溶液,则电导率最低点与图中点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
A.在b上方 B.与b重合 C.在下方 D.无法确定
45.向氨水中匀速滴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D B C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A B B B B C B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4分)
21.III(2分)
22.II(2分)
23.温度计(1分) 蒸馏烧瓶(1分) 防止暴沸(1分) g(1分)
24.(1)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1分)、容量瓶的规格选用错误(1分)
(2)5.4(2分)
(3)ad(2分)
(二)(本题共18分)
25.时间短、温度低、浸取率高(1分)
26.增大青蒿素的溶解度,提高浸取率(1分) 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
(1分)
27.分液漏斗(1分)、烧杯(1分) 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色(2分)
28.盐(1分)
29.D(1分)
30.取少许最后一次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已被除尽(2分)
31.小于(1分) 胶体金中1个胶粒由多个金组成,因此所得胶体中胶粒数小于(1分)
32.(1分)
33.阳极(1分) 胶体金的胶粒带负电荷(1分)
(三)(本题共14分)
34.中-1价的(1分); 中+5价的(1分);(1分)
(1分); 2(2分)
35.维持一定反应速率(2分) 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爆炸(2分)
36.稀释,防止其浓度过高而引起爆炸(2分)
37.加大的通入量(2分)
(四)(本题共14分)
38.酸(1分)
39.放出(1分)
40.某些非金属氧化物(1分)
41. (2分)
42.(2分)
43.>(1分) b到c的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增大,则氢离子浓度减小(2分)
44.C(2分)
45.B(2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贵州新高考协作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英语答案

下一篇:[安徽省十联考]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