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

五、解答题 16(共 14 分)
武夷山一中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 (1)
学号
班级: 姓名: (2)
注意事项 0 0 0 0 0 0 0 0 0 0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学号等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1 1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3 3 4.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6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u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9 (5)
一、单选题(共 48 分)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二、解答题 13(共 12 分)
(1) (2) (3)
(4)
三、解答题 14(共 12 分)
(1)
请勿在此作答
(2)
(3)
四、解答题 15(共 14 分)
(1)
(2)
(3)
请在每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QQABaYAEogAAABAAAQgCAQXyCECQkhECCYgOBFAIIAAASQNABCA=}#}武夷山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Cl35.5 Cu64 Ag108
一、选择题(12题,共48分)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更易被腐蚀
B. 保护水中的钢闸门,应将其与电源正极连接
C. “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用“保暖贴”取暖,铁做负极发生吸氧腐蚀,放出热量
2. 催化剂在反应中能够改变反应历程,即改变反应速率. 在催化剂()上还原NO生成和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其活化能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
B. 生成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 决定NO生成速率的基元反应为
D. 在催化剂上,NO被还原为比还原为更容易
3. 在25℃和101kPa时,几种燃料的摩尔燃烧焓如下表:
燃料 CO(g) H2(g) CH4(g) CH3OH(l)
H/kJ·mol-1 -283.0 -285.8 -890.3 -72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上述四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甲烷放出的热量最多
B. 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H=-283.0kJ/mol
C. 常温常压下,1mol甲醇液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726.5kJ
D. 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CO、H2、CH4完全燃烧的碳排放量:CO=CH4>H2
4. 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选项 已知条件 反应方向判断 平衡移动
A 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平衡后,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增大
B 较低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 平衡后,加压,平衡不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保持不变
C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速率增大
A.A B.B C.C D.D
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Fe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可以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B. 100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减小
C. C(s)+H2O(g)CO(g)+H2(g)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进行,增加C(s)的量反应速率增大
D. 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6.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图说明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 图1中高硅铸铁作为耗损阳极材料发挥作用
B. 图2中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
C. 图2中NaCl换成,也可以得到Al和
D. 图3中把镁块换成锌块,对输水管的保护作用会更好
7. 下图是工业合成氨反应中铁触媒作为催化剂的催化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① ;
② ;
③ 。
A. B. 反应①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C. 键能关系: D. 相同条件下,反应的③速率最慢
8. 2023年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运行。电池利用溶解在盐酸溶液中的铁、铬离子价态变化进行充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充电过程中阴极可能会产生
B. 接输电网时,b电极的电势高于a
C. 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0.1mol ,浓度降低0.1
D. 充电时电池反应为:
9. CO和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物,测得相同时间内CO转化率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
B. 合成二甲醚反应的
C. 状态X点,
D. 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的浓度能提高CO转化率
10. T ℃时,在3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光气(COCl2),发生反应COCl2(g)CO(g)+Cl2(g),同时还发生反应2CO(g)2C(s)+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g)和C(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1 mol,则该温度下CO(g)+Cl2(g)COCl2(g)的平衡常数K为( )
A. B. 2 C. D.
11. 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铁、石墨作电极,用电解法去除。电解时:如图1原理所示可进行除氮;翻转电源正负极,可进行除磷,原理是利用将转化为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电解法除氮有效氯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B. 溶液越小有效氯浓度越大,氮的去除率越高
C. 图2中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D. 图2中石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
12. 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相关反应为。某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分别等于1∶1、1∶4、1∶7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K(200℃)B. 及时分离出(g)可以提高氯化氢的转化速率
C. 100℃、等于1∶1时,的平衡转化率约为25%
D. 若HCl的初始浓度为c ,进料浓度比为1∶1时,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3. 一氧化氮-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用该电池探究将雾霾中的SO2、NO转化为(NH4)2SO4的原理和电镀的原理。
(1)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2)若在标准状况下,甲装置有5.6L O2参加反应,则丙装置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g。
(3)丙装置为铜表面镀银装置,电极D为 ,电镀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gNO3溶液浓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神舟”飞船的电源系统共有3种,分别是太阳能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和应急电池。飞船在光照区运行时,太阳能电池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工作原理图1),除供给飞船使用外,多余部分用镉镍蓄电池储存起来。当飞船运行到阴影区时,镉镍蓄电池开始为飞船供电,镉镍蓄电池工作原理为Cd+2NiO(OH)+2H2OCd(OH)2 +2Ni(OH)2。
飞船在光照区运行时,N极链接镉镍蓄电池 极(填“m”或“n”)。
飞船运行到阴影区时,b室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反应式为 。
14. 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减少CO2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CO2与H2反应合成甲醇(a和b均大于零):
① kJ mol-1
② kJ mol-1

则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kJ 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 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 H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C. 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
(3)CO2催化加氢法制乙烯:反应原理为 kJ mol-1。向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各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代表乙烯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是 (填字母)。
T1℃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化学平衡常数K= L3.mol-3
15.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平衡移动的曲线,据此判断影响此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
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B. 减小压强,同时降温
C.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 D.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2)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如下反应: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为,平衡时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 (“>”、“<”或“=”,下同)。若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则 。
(3)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室温、100kPa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时刻迅速移动活塞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①B点处的转化率为 。E点到H点的过程中,的物质的量 (填序号)。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不变
②E、H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 (填“>”、“<”或“=”,下同),B、E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 。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不考虑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O4溶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A 293 2.0 0.02 4.0 0.1 0 6
B 2.0 0.02 3.0 0.1 V1 8
C 313 2.0 0.02 V2 0.1 1.0 t1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 , ,
通过实验 ,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C组实验中溶液褪色时间t1 (填“>”或“<”或“=”)8s,C组实验的反应速率 。
(用含有t1的式子表示)
(3)除通过测定紫色褪去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以通过测定 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C2O4溶液,当溶液中的KMnO4耗尽后,溶液紫色将褪去。为确保能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

(5)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并以此分析造成突变的可能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D D B B C A C A D C
13. (1) (2)108 (3)Cu 不变
(4)m
14. (1) (2)BCD (3)q 33.3 0.00926
15. (1)A (2) > > (3)6% B > >
16. (1)1.0mL 293K B、C (2)
(3)生成相同体积的所需的时间 (4)
(5)生成的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突增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