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时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完成网页登录、物品身份标识、移动支付等诸多事情,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二维码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2.如图所示,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较远,物体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使成的像再小一些,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减小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
B.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
C.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卷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D.减小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增大胶卷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3.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整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关于投影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C.载物台上的投影片必须正着放置 D.天花板上的像是放大、倒立的
4.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蚂蚁的像是实像 B.蚂蚁的像是虚像
C.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放大镜靠近蚂蚁时,所成的像变大
5.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后,看到的情景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玻璃杯相当于凹透镜 B.图甲下方的箭头是实像
C.箭头离玻璃杯较远的是图乙 D.图乙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类似
6.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7.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B.虚像一定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C.只有实像才能用照相机拍摄,而虚像照相机拍摄不下来
D.实像才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8.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图,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片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倒立、 的实像。
10.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正着/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实/虚)像.
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填“实”或“虚”)。
12.小明用易拉罐制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小明从实验室借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字样光源,将“F”字样光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乙所示位置放好,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这个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这种针孔照相机的是利用 (选填“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来成像的。
13.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 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侧。
三、实验题
14.如图,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的凸透镜。
(1)在取材时,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的材料是 (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 (选填“亮”或“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3)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较 (选填“远”或“近”),才能在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物体清晰的像,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个纸筒间的距离变 ;观察到膜上的像变 (选填“小”“大”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A.我们把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C错误,B正确;
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
故选B。
2.C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使成的像再小些,即需要让像距小些,同时物距应大些,故可采取的办法是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卷与镜头的距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AD.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利用的是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投影仪上的平面镜会对光线进行反射,可以改变光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载物台上的投影片必须倒着放置,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4.B
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无论是实像还是虚像,都是越靠近焦点越大。用放大镜在近处观察蚂蚁时,蚂蚁在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靠近蚂蚁时,所成的像变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C
A.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CD.由甲图可知,此时的箭头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之内;由乙图可知,此时的箭头的像是左右颠倒,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故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6.D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故A错误;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故B错误;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故C错误;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D正确。
故选D。
7.A
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所以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所以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故A正确;
B.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有光进入人眼,若没有光进入人眼,人将什么也看不到,B错误;
C.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照相机拍摄,故C错误.
D.不管是实像还是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故D错误.
8.A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照在粗糙地面向各个方向反射即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
B.该投影灯利用凸透镜将较小的图案放大为较大的像,应用了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不同,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变小时,像距会变大,像也变会变大,故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大,故C错误;
D.地面上能看到放大的图案,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9. 凸透镜 光屏 缩小
[1][2][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成像在胶片上,胶片相当于光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0. 凸透 倒着 实
[1]幻灯机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是中间厚、边缘薄,它是一个凸透镜;
[2][3]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
11. 放大镜 虚
[1][2]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此温度计的圆弧形玻璃相当于凸透镜,对在焦距内的数据起到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 ② 实像 光沿直线传播
[1][2]使用针孔照相机时,“F”字样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②。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3. 放大镜 一倍 正立 同
(1)[1]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2)[2]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范围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范围之内。
(3)[3][4]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范围内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正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同侧。
14.(1)半透明
(2)亮
(3)远
(4) 大 大
(1)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为了既能承接像,又能观察到像,应用半透明薄膜做光屏。
(2)为了能在半透明膜上成清晰的像,并选择亮的物体做观察对象较好。
(3)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可知,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应较大,即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才能在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4)[1][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即物距减小,像距应增大,薄膜上的像变大,则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大。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