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二(答案)


人教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二
一、单选题
1.如题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的A、B物质,B的质量比A的大
B.质量相同的A、B物质,A的体积比B的大
C.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的密度的4倍
D.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的密度的2倍
2.下列和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口中会冒出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C.苹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燥,说明汽化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汽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壶口“白气” B.
浓雾消散
C.
冰雕变小 D.
冰雪消融
4.对的某物质进行均匀加热,该物质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散热和液体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固态时比液态时比热容小
C.该物质在BC段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为熔化
D.BC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因此内能不变
5.国庆放假期间,奇奇同学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途中发现前方远处有座陡峭的山崖。她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约1s后听到了回声,此时奇奇距山崖大约(  )
A.680m B.340m C.170m D.34m
6.关于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C.一个中学生身高约为160mm
D.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9s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音叉发声时,小球会不断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图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图丁中用力击鼓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8.2024年初,数以万计“南方小土豆”共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小土豆”们看到了一个个用冰做成的冰雕城堡、滑梯等壮观景象,如图所示,冰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9.如图为珠江两岸景观图。下列相对广州塔静止的是(  )
A.飞行的客机 B.两岸的高楼 C.行驶的游船 D.流动的江水
10.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站在距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40cm~60cm的距离,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交易。下列相关说法中(  )
①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②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③图中摄像头的焦距可能为15cm
④若消费者逐渐远离摄像头,则她的像会逐渐变大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翠湖的浅滩上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黑色的影子是由光的   形成的,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而进入水中。
12.(1)如图甲,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Hz;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说明声波具有   ;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   (填“是”或者“不是”)超声波。
(2)如图乙兴化市长安北路路边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噪声监测仪   (填“具有”或者“不具有”)降低所在路段噪声的作用。如图丙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其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13.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来,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   ,气体的密度将   (均选埴“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一氧气瓶,使用前瓶内氧气的密度为,使用后的密度为;一盒装纯牛奶,牛奶的密度为,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为。
15.用10毫升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4毫升,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填“<”“>”或“=”)4.4毫升。
16.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
(1)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
(2)人们能根据声音的    特性分辨出古筝的声音;
(3)我们还可以利用    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利用声检测胆结石,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    ;在道路旁植树可以在    减弱噪声。
17.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学科。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所示的常用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在探究海波熔化时的特点实验中,应该选择温度   (选填“甲”或“乙”);
(2)如图丙(a)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   ,接下来的操作是   ,再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b)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m=   g;
(3)如图丁所示利用已调零的圆筒测力计测得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G。
18.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冰的密度。小明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70mm和积雪的深度90mm,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为kg/m3。( 冰=0.9×103kg/m3)
三、科普阅读题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夸父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设计寿命4年,运行在距离地面约720千米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夸父一号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科学目标瞄准“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首次在同一颗卫星上实现太阳高能成像和大气不同层次变化的同时观测,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
(1)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中的液态燃料和氧化剂,是通过既   又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被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会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
(3)火箭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箭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箭体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升华而   (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保证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四、计算题
20.国庆期间,小郑随父母登高,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听到回声,请问他们距山崖大约多远(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21.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他想知道该金牌是否是纯金的,于是回到家中找到两只相同的杯子,用家中的电子秤测得它们的质量均为m0=100g;A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m1=200g;B杯子放入金牌再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m2=245g,还测得金牌的质量为m3=50g,从物理课本上查得金的密度ρ金=19.3×103kg/m3;你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吗?
五、作图题
22.如图点O发出的一条光线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b垂直界面AB进入玻璃砖。
①画出平面镜(用“”表示);
②画出光线b进入玻璃砖的光线c,大致画出光线c经界面AC离开玻璃砖的光线。
六、实验探究题
23.实验小组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他们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报纸、 羽绒、塑料袋、泡沫板.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测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他们将声源放在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 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他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到下表中:
则表格中(a)的内容为   ,几种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七、综合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智能机器人常被用于校园红外测温及校园消毒(如图甲所示)。机器人配备了3台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若检测到人体温度异常,机器人会发出警报信号。机器人上还安装了超声波雾化器自动喷枪,将消毒液雾化后再吹散到空气中进行消杀。当剩余电量不足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如图乙是它简化的智能测温报警电路,报警器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如表为智能机器人的部分参数:
电池工作电压 18V 电池容量 4000mAh
报警电流 ≥30mA 行进速度 0.3~0.6m/s
满载时消毒液质量 10kg 空载净重 20kg
(1)制造智能机器人芯片所使用的材料是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2)机器人电量不足时,它会以最大速度朝着充电器匀速直线前进,如果它距离充电器72m,则到达充电器至少需要 min;
(3)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机器人正在喷雾消毒时,其动能会 (填变化);
(4)机器人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是 J;
(5)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37.3℃时,要求报警电路系统报警,则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调到 Ω;
(6)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的是人体皮肤表面的温度,而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比腋下温度要略低,所以要将该电路报警温度调低一点,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5.周末小梓和同学一起参观字画展览,他透过一个玻璃展柜观看展品时看到了自己的像,他联想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于是想利用一把刻度尺粗略地测量这个用薄玻璃板封闭的展柜的深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梓将刻度尺垂直于玻璃板放置,并且使刻度尺的   对齐玻璃边缘;
(2)向展柜内部看去,观察与   重合的刻度位置,他认为这个读数就是玻璃展柜的深度,其物理依据是   ;
(3)回程时小梓所坐的轿车安装了汽车抬头显示系统(简称HD),如图乙所示,HD可将水平显示器上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呈现在司机正前方,方便安全行车。请你在图丙中作出显示器内箭头AB的像A'B'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放热
3.【答案】A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
4.【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
5.【答案】C
【知识点】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6.【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声速
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8.【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升华及升华吸热
9.【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1.【答案】直线传播;折射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2.【答案】20000;能量;不是;分贝(dB);不具有;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13.【答案】不变;变大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14.【答案】,ρ2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15.【答案】6.8mL,>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16.【答案】振动;音色;次声;信息;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17.【答案】热胀冷缩;37.3℃;甲;橡胶垫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178;0.25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18.【答案】小于,0.2×103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19.【答案】降低温度;汽化;液化;汽化;吸热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
20.【答案】解: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就是回声的时间。由题意得,声音从人传到山崖处所用的时间是
根据速度公式可计算出他们和山崖的距离为
答:他们距山崖大约340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速
21.【答案】该金牌不是纯金的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2.【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23.【答案】(1)机械闹钟
(2)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羽绒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24.【答案】半导体,2,减小,2.592 ×105,200,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的计算
25.【答案】零刻度线;展柜底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
2 / 1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高一年级期末调研测试物理(一)(有解析)

下一篇: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