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九上化学专项复习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 B.
C. D.
2.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质量守恒定律之白磷燃烧》化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玻璃管只具有导气作用
C.白磷的用量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去掉装置中的小气球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C. D.
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电解水的实验,正极端的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 ,它与负极端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是 。
(2)乙是过滤液体实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丙是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实验,反应结束后天平的指针将 (选填“偏左”、“偏右”或“不变”),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选填“是”或“否”)。
二、能力发展
5.如图是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白磷燃烧结束,应冷却至室温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6.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粒,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等大小的锌粒,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
A.先左后右 B.先右后左 C.向右偏转 D.向左偏转
7. 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1,引燃白磷,冷却后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白磷必须要过量
B.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膨胀变大
C.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m1=m2
D.反应生成 P2O5的质量等于该装置中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8.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甲中气球可防止橡胶塞弹开
C.乙实验中天平指针右偏 D.两实验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实验②: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C.实验③: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D.实验①②③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0.用下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B.C.
(1)实验A、B中,反应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
(2)实验C中,蜡烛燃烧减少的质量 (填“>”“<”或“=”)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
1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平衡、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 。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 。
12.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再引燃白磷,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3)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 (选填字母序号,下同);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 。
13.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2)B实验中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
(3)C实验中若硫酸铜溶液的量不足,对实验结论 (填“有”或“没有”)影响。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三、挑战突破
14.分析下列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
B.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将干燥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C.除去水中少量的过氧化氢,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在烧杯中进行实验
15.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打开活塞,用 分别接近a、b玻璃尖嘴处,检验产生的气体.
(2)B实验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
经过操作后得到的“水” (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C实验 (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D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红磷燃烧时,瓶塞没有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 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
(2)实验二,实验结束,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3)将实验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装置(如图三),实验结束,天平平衡(忽略浮力),小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18. 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
(2)乙同学用B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3)丙同学用C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
(4)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条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轻,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 (选填字母序号)。
19.质量守恒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的定律。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②取下锥形瓶,然后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③充分反应后,将锥形瓶放回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步骤②中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其操作是 ;
(2)步骤③中发现天平不平衡,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气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从密封系统中逸出
B.若大理石粉末质量不足,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天平不平衡,是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该反应有氧气参与,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化学反应,且没有质量损失,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质量无法称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逸散,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据此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固体小颗粒以白烟的形式呈现,所以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因为雾是液体小颗粒,故A错误;
B、该实验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管,利用热的玻璃管去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玻璃管具有导气和传递热量的作用,故B错误;
C、该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虎穴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红磷的用量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正确;
D、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小气球起到调节气压的作用,若实验去掉小气球,会影响实验结果,故D错误;
案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玻璃管具有传热、导气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小气球起到调节气压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 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符合题意;
B. 实验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C. 镁的燃烧是和空气中氧气反应,涉及到气体,但是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不能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逸出烧杯,不能称量生成氧气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有气体生成,或者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4.【答案】(1)氧气;1:2
(2)引流
(3)偏右;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甲是电解水的实验,正极端的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它与负极端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是1:2。乙是过滤液体实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丙是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实验,反应结束后天平的指针将偏右,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因为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导致天平产生偏转。
故答案为:(1)氧气;1:2(2)引流(3)偏右;是
【分析】(1)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是1:2解答
(2)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解答
(3)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产生解答,质量守恒定律使用与化学反应
5.【答案】D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压变大则导致气球变大;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锥形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小,正确;
B.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白磷燃烧结束,应冷却至室温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防止实验误差,正确;
D.实验过程中白磷是过量的,未参与反应的白磷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燃烧放热,根据装置内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关系综合分析;
B.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定义综合解答。
6.【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解:天平左右平衡,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酸平衡后,再放入等质量等大小的铁粒和锌粒,假如均不反应,那么天平平衡;而铁、锌分别均与烧杯中的等量并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并且右盘中的锌比左盘中的铁反应速度快,开始产出的氢气是锌多,故天平向左偏转;当锌和铁完全反应,盐酸均剩余,那么产生的氢气是铁比锌多,左盘出去的氢气多,右盘的氢气少,故天平向右偏转。那么观看到的指针偏转现象是先左后右。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锌比铁活泼,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铁比锌多来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 A、该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白磷不一定要过量,只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即可,故选项说法错误,A错误;
B、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白磷燃烧放热是压强增大)后变小(温度恢复后气压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错误;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则 m1=m2 ,故选项说法正确,C正确;
D、由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52可知,62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如果不是这一质量比,则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生成P2O5的质量不一定等于装置中白磷和氧气的质量和,故选项说法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该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只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即可来分析;
B、依据白磷燃烧放热使压强增大,温度恢复后气压减小来分析;
C、根据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来分析;
D、根据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52,62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来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故会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放热会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气球可防止橡胶塞弹开,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C、乙实验中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故天平指针会向右偏,此选表述不符合题意;
D、甲实验是密闭体系,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乙实验中的反应为敞开体系,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去了,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涉及到气体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据此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①中锥形瓶密闭,则装置的总质量不会变化,电子秤示数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②锥形瓶中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装置为密闭装置,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电子秤示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③锥形瓶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电子秤示数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实验①中浓硫酸吸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②③在密闭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虽然浓硫酸的吸水性,但是放在密封的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不会质量增加;化学反应都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0.【答案】(1)B;反应生成的CO2逸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
(2)<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实验A、B中,反应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B,理由是大理石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CO2逸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
(2)实验C中,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蜡烛燃烧减少的质量<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
【分析】(1)大理石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2)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11.【答案】(1)Fe+2HCl=FeCl2+H2↑;生成的气体由烧杯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2)SO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该反应生成气体,用烧杯进行实验会使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
(2)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据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SO2 ;
①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选取的物质一定要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应该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但是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指的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据此解答。
12.【答案】(1)防止瓶底炸裂;缓解压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扩散到空气中
(3)扩散到空气中的白烟的质量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偏大
(4)ABCD;A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白磷燃烧放热,则细沙的作用为防止瓶底炸裂;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则气球的主要作用为缓解压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会扩散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则天平的指针偏右。
(3)镁燃烧消耗氧气,且产生白烟,若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可能原因为扩散的白烟的质量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由于氧气的质量无法称量,则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大。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后天平也平衡,四个实验均发生化学变化,均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由于AC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则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磷燃烧放热,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来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有气体产生或生成均需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来解答;
(3)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比镁多了氧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4)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均在容器中,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1)白磷燃烧放热,则细沙的作用为防止瓶底炸裂;
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则气球的主要作用为缓解压强;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会扩散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则天平的指针偏右。
(3)镁燃烧消耗氧气,且产生白烟,若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可能原因为扩散的白烟的质量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
由于氧气的质量无法称量,则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大。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后天平也平衡,四个实验均发生化学变化,均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由于AC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则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3.【答案】(1)平衡(或调节或缓冲)内外气压;使装置密闭(或形成封闭体系)
(2)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3)没有
(4)①②⑤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红磷燃烧会放热,锥形瓶里压强会增大,A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或调节或缓冲)内外气压;使装置密闭(或形成封闭体系)。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扩散到空气中,B实验中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3)C实验中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若硫酸铜溶液的量不足,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会放热,锥形瓶里压强会增大分析。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扩散到空气中。
(3)C实验中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14.【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硬水与软水;蜡烛燃烧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若产生丰富泡沫的则为软水,若泡沫少,浮渣多的则为硬水。A答案正确;
B、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的方法是: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B答案正确;
C、除去水中少量的过氧化氢,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C答案正确;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要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得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鉴别软硬水用肥皂水分析;
B、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分析;
D、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碳”是一个大家族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含有碳元素,如NaCl等;故A不正确;
B、酸根据酸分子中有无氧原子分含氧酸和无氧酸两大类,如HCl等就不含氧;故B不正确;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置换出的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故C正确;
D、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水、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A、“碳”是一个大家族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含有碳元素;
B、酸根据酸分子中有无氧原子分含氧酸和无氧酸两大类;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置换出的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
D、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6.【答案】(1)燃烧的木条
(2)过滤;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不是
(3)不能
(4)平衡锥形瓶内外气压,防止橡皮塞冲开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
(2)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验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有色素,有异味的物质,经过操作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属于纯净物;
(3)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锥形瓶内外气压,防止橡皮塞冲开。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分析;
(2)根据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验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有色素,有异味的物质,经过操作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属于纯净物分析;
(3)根据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分析;
(4)根据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锥形瓶内外气压,防止橡皮塞冲开分析。
17.【答案】(1)向右
(2)有气体生成,逸散到空气当中
(3)变大;防止气体逸散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 实验一红磷燃烧时,瓶塞没有塞紧,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从瓶口逸出,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锥形瓶内的气体减少,质量减轻,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故答案为:向右;
(2)实验二,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烧杯敞口于空气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质量减小,所以实验结束,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故答案为:有气体生成,逸散到空气当中;
(3)将实验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装置,由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变多,压强变大,气体被压入小气球,导致小气球变大,小气球的可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故答案为:变大;防止气体逸散。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逸散到空气中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在敞口容器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气球变大以及气球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平衡锥形瓶内外压强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
(3)没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
(4)偏大
(5)A、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气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锥形瓶内外压强;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会使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偏右;
(3)稀盐酸与铁钉反应产生氢气,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会使天平失去平衡,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比镁条的质量大,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偏大;
(5)上述实验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分析】(1)根据气球的主要作用分析;
(2)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会使天平失去平衡分析;
(3)根据稀盐酸与铁钉反应产生氢气,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会使天平失去平衡分析;
(4)根据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比镁条的质量大分析;
(5)根据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9.【答案】(1)把气球中的大理石粉末倒入稀盐酸中
(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充满气球,导致向上的浮力增大
(3)A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 步骤②中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其操作是把气球竖立,使气球中的大理石粉末倒入锥形瓶中,与稀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 把气球中的大理石粉末倒入稀盐酸中 ;
(2) 步骤③中发现天平不平衡,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导致向上的浮力增大;
故答案为: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充满气球,导致向上的浮力增大 ;
(3)A、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是敞口容器,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需要使用气球套住锥形瓶口,形成密闭容器,以防生成物从密封系统中逸出,故A正确;
B、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所以大理石粉末质量不足,仍然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天平不平衡是由于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并不是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实验装置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进行分析解答;
(3)A、根据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鹤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密闭容器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