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九上化学专项复习
一、夯实基础
1.(2023九上·保定期中)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2.(2024九上·乾安期末)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B.实验室制取氧气,搭装置时遵循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C.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后挤压胶帽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3.(2024·涟源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4.如图,“胜哥”在A图中锥形瓶内有水,并且长颈漏斗下端伸到了液面以下,这样能不能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能”或“不能”)B图中的错误如何改正? 。
A.检查气密性 B.放回滴瓶
二、能力发展
5.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理解了什么叫气密性及检查方法。如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3九上·营口期中)如图所示,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
A.实验1中将试管浸入冰水里,烧杯中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B.实验1中用手紧提试管外壁,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C.实验2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
D.实验2中向里推注射器后塞,长颈漏斗内无明显变化
7.(2023九上·双流月考)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其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然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下列装置中不能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8.(2022九上·电白月考)掌握常见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写出仪器名称:
A 。B 。E 。G 。
(2)取50mL液体时,需用如图中的 (填仪器名称):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3)如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4)如何检查D装置的气密性?
。
9.对于如图装置来说,先将 然后 ,若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应查找原因或更换仪器.
10.在添加药品正式进行实验前,必须时行的一步操作是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一套常见装置,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 ,如果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三、挑战突破
1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C. D.
1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气密性检查的方法》科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如图中的试管、导气管内部形成了一个密闭系统。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如下操作:
(1)手握试管后,管内气体分子的能量会 ,运动速度 ,分子间隔 ,气体体积 ,管内气压 ;
(2)若装置不漏气,过一会儿会发现管口出现气泡;手移开试管一会后看到的现象是 ,此时管内气体的分子数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取用8.0mL的酒精,应选用 mL的量筒(填10、50或100)。如果某同学在量取8.0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 8.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 。如果称量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应将固体 。
(3)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填“甲”或“乙”或“丙”)。
14.(2019九上·信丰月考)
(1)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用 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填“<”、“>”或“=”)。
(2)加热的方法:先预热,后集中药品部分加热。注:①试管外壁不能有水;②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 ,防止 ;③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水平面成 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管口切勿朝人防止 。
(3)我们可以采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15.化学课上老师用脱脂棉包裹0.2g过氧化钠(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开展了如下探究:
(1)小明根据脱脂棉能燃烧,推测该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小红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做出了如下假设和验证:
【假设】有氧气生成.
【验证】小红准备用如图1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她的方法是:打开活塞使水流入试管, .(请你帮她做完后续实验的操作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3)小红同学待试管内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往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又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H2O2).请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小王同学用如图2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图2装置中的 (填装置的序号),理由是 .
(5)发生火灾的现场有过氧化钠 (填“能”或“不能”)用水灭火;保存过氧化钠要注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A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仪器的组装连接顺序是先左后右,先下后上,B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滴管吸取液体时,伸入液体前,应该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C选项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D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制取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仪器的组装连接顺序进行解答;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D、根据给加热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闻气体药品的方法:扇闻,让少量的气体分子飘进鼻子;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观察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C、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
D、液体药品的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倾斜着倒;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闻气体药品的方法分析;
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分析;
C、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
D、根据液体药品的倾倒方法分析。
4.【答案】能;滴瓶上的胶头滴管用过后不能清洗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两手紧握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即为气密性良好;滴瓶上的胶头滴管用过后不能清洗,用完后立即放回原瓶。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滴瓶中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要注意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检验时先要形成密闭体系。
5.【答案】C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观察图象丙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手捂法检查气密性是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后装置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有部分气体从装置中逸出,所以你看到有水泡出现,随之验证了装置的气密性。等到空气冷下来以后气体由于部分逸出,在装置内的压强降低,所以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就有一部分水被大气压到装置中。
6.【答案】D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实验1中将试管浸入冰水里,烧杯中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答案不符合;
B、实验1中用手紧提试管外壁,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答案不符合;
C、实验2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C答案不符合;
D、实验2中向里推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D答案符合;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该装置的短管端漏气,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答案错误;
B、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浸入液面下,推动注射器会使漏斗内液面上升,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答案正确;
C、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C答案正确;
D、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然后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浸入液面下,继续加入液体,长颈漏斗内的液柱不变,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8.【答案】(1)试管;漏斗;水槽;酒精灯
(2)量筒;胶头滴管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4)连接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导管伸烧杯的水中,手握住试管,一段时间后看到烧杯内有气泡冒出,松手后有=一段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1)A为试管,B为漏斗,E为水槽,G为酒精灯。
(2)量取液体时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3)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验,故填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4)简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将导管放于水中,手握住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松手后有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来解答。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量筒量取液体用的仪器是 量筒和胶头滴管来解答;
(3)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解答;
(4)根据简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将导管放于水中,手握住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来解答。
(1)仪器的辨认,A为试管,B为漏斗,E为水槽,G为酒精灯。
(2)量取定量的液体用的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量筒;胶头滴管。
(3)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验,故填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4)见答案。
9.【答案】导管伸入液面以;手紧握试管壁;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本题采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导管伸入液面以;手紧握试管壁;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0.【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在添加药品正式进行实验前,为防止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仪器造成药品的浪费,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分析】在添加药品正式进行实验前,为防止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仪器造成药品的浪费,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1.【答案】D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D 装移动管后,两管内形成液面差,并在一段时间内液面差保持不变才能证明此装置不漏气,故判断D漏气。
【分析】根据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12.【答案】(1)升高(合理即可);加快(合理即可);增大(合理即可);增大(合理即可);升高(合理即可)
(2)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减少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1)手握试管后,试管内温度升高,管内气体分子的能量会升高,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气体体积增大,管内气压升高;
(2)若装置不漏气,过一会儿会发现管口出现气泡;手移开试管一会后看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由于试管内气体逸出,故此时管内气体的分子数减少。
【分析】手捂法测仪器的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气泡生成。
13.【答案】(1)10;大于
(2)减少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答案合理即可)
(3)丙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1) 选择量筒时要采用一次性量取,量筒稍大于或等于所量体积,取用8.0mL的酒精,应选用10毫升量筒, 如果某同学在量取8.0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8.0毫升。
(2) 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过多,需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如果称量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应将固体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3) 手握试管时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水进入,导管内液面上升,出现的现象为丙。
【分析】(1)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及读数方法分析,仰视读数实际体积偏大。
(2)根据天平称量药品时指针偏左药品过多,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要放玻璃器皿中称量分析;
(3)根据热胀冷缩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及现象分析。
14.【答案】(1)20;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45°;;试管里的液体喷出烫伤人
(3)长颈漏斗下端口处有气泡冒出;长颈漏斗的导管内液面上升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故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用20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的数比实际值偏大,故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2)①试管外壁不能有水;②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③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水平面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 ,管口切勿朝人防止试管里的液体喷出烫伤人。(3)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向外拉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要通过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故长颈漏斗下端口处有气泡冒出,当缓慢推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这样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应该用20mL的量筒,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读出的体积数最接近真实值。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时,读出的数在平视读数的上方,读出读数为15mL,实际则小于15mL。
15.【答案】(1)放出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说明产生了氧气
(3)2H2O22H2O+O2↑
(4)B;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
(5)不能;放置在干燥处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1)脱脂棉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生成,同时发出大量的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出;
(2)过氧化钠与水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说明产生了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说明产生了氧气;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4)由于Na2O2固体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气体冷却时水被倒吸,所以选择B装置.故填:B;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
(5)因为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用水来灭火,过氧化钠应放置与干燥处保存,故填:不能;放置在干燥处.
【分析】(1)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根据燃料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反应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
(4)导管太短,气体冷却时易倒吸;
(5)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