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物 理 试 卷
一、填空(共16分,每空1分)
1.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进行了解,也是学习物理的好习惯,坐在考场上请你仔细想想:你正常走路的速度大约为1 ,秋天教室里的温度大约为20 。(填写合适的物理单位符号)
2.蝴蝶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20次,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医院里医生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婴儿情况,这利用了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十一”期间,萍萍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与 。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分析波形图可知两个音叉中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响度最大的是 。
5.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饮料瓶上有一层霜。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是 ,饮料瓶上有一层霜的现象是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7.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填空:铜球掉入铁水中 熔化(选填“会”或“不会”);水银温度计 测量零下40℃的气温(选填“能”或“不能”)。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8.将A、B两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甲是在它们运动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则图甲中 小球的平均速度较大,用图乙中s-t图像可以描述 小球的运动。
二、选择题(共14分,9~12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心跳的频率大约为72Hz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38~40℃
C.人的正常体温为38℃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音强弱为90dB~100dB
10. 国庆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去爬山,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大约还有多远呢?小明想到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用手机上的秒表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s,那么他到山崖的距离大约是( )
A.510m B.340m C.255m D.1020m
11.杭州亚运会恰逢国庆假期,每当我国运动健儿夺冠时,观众席上不自觉唱起《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多么嘹亮”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频率高
12. 2024年新加坡国际航空展览会在新加坡樟宜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展会期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携2架C919飞机和3架ARJ21飞机首次亮相,并通过馆内模型展览、室外静态展示、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展示。如图所示,飞机在空中表演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
B.若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C.若以飞机为参照物,空中白云向前运动
D.若以飞机为参照物,空中白云向后运动
13. 据《家庭教育》报道:“很多爸爸妈妈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陪孩子期末复习时,总会控制不住‘洪荒之力’,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自己离练成‘狮吼功’也不远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孩子听到爸妈的“激励”,说明声音传递了能量
B.妈妈是“女高音”,说明她声音的音调高
C.爸妈运用“狮吼功”,在孩子看来可能是噪声
D.孩子能够听到爸妈的声音,说明爸妈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Hz
14. 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室外的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图丙中玻璃“冒汗”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变黑是钨丝先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再冷却后钨蒸气凝华形成的的钨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题各7分,第17题8分,共22分)
15.小红的姐姐骑电动自行车上班,在骑车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她在5s的时间内通过相距35m的两根路灯牌。
求:(1)她的骑车速度;
(2)若家离单位的距离是12.6km,她从家到单位骑车需要多少分钟?
16.从北京西站到广州南站的高铁约为2350 km。G339次动车组13︰10从北京西站出发,从北京西站开往广州南站的平均速度是235km/h,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1)问G339次动车组最终几点到达广州南站?
(2)当该列车以288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隧道时,倩倩测得列车开始进入隧道至全部通过隧道用时25 s。假设列车长度为200m,一直匀速行驶,问隧道长多少米?
17. 为了有效遏制超速行为,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力度,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区间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这是某高速公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汽车以70km/h的速度进入该区间测速路段(全长为34km),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
(1)求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
(3)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 和零刻度线是否完整。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
(
甲
乙
)
(2)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时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加热到第3分钟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19.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物理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该实验原理是 。
(2)小红想测小车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于是将小车放在B点,按下秒表并同时让小车从静止开始下滑,当小车下滑到C点时停止计时。你认为这个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3)如果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记录的时间会 ,平均速度会 。
(4)如图乙所示,小组利用位置传感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在斜面上运动2s时的速度为 m/s。
20.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闽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在学习声现象时,小闽观察到乐队的架子鼓有多个大小不同的鼓,演奏中使用多个鼓主要是为了使发出的鼓声 (“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如图②,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主要说明 ,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信息”或“能量”);在月球上 (“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判断的依据是 ;
(3)如图③,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当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快”或“慢”),音调越来越 。(“高”或“低”)
21.如图a所示是小明和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图a中,从A的角度读取实验数据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图b中的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
则 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3)图c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和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4)如图d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烧杯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沸腾”或“不会沸腾”)。
南城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16分,每空1分)
1. m/s ℃ 2. 不能 超声波
3. 青山 乘客 4. 乙 甲
5. 液化 凝华 6. 空气 声源
7. 会 不能 8. A B
二、选择题(共14分,9~12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 B 10. C 11. A 12. D 13. BC 14. ABD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题各7分,第17题8分,共22分)
15. 解:(1)骑车速度v===7m/s;(3分)
(2)若家离单位的距离s=12.6km=1.26×104m,
根据v=可得:需要的时间t′===1800s=30min;(4分)
答:(1)她的骑车速度为7m/s;
(2)若家离单位的距离是12.6km,她从家到单位骑车需要的时间是30min。
16. 解:(1)动力组从北京西站到广州南站运动的时间为
(2分)
G339次动车组最终到达广州南站的时刻为
13︰10+10h=23︰10 (1分)
(2)列车开始进入隧道至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2分)
隧道长度为 (2分)
答:(1)G339次动车组最终23︰10到达广州南站;
(2)隧道长度为。
17.解:(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2分)
以70km/h速度行驶的路程
(1分)
行驶的时间 (2分)
(3)由图示知,该路段限定速度为80km/h,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行驶的总时间
(1分)
平均速度
所以超出限定速度。(2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1)量程 分度值 2.30cm
(2) 晶体 不变 固液共存
19.(1)v=
(2) 不可行 所测时间不是小车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3)偏小 偏大
(4) 加速 0.4
20.(1)音调;
(2)空气能传声; 能量;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3)快; 高
21.(1)由下到上; 偏大
(2)甲;
(3)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99; 水的初温较低;
(4)不会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