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八年级期中抽测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然后在答题卷的标明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2024年1月17日,“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直冲云霄,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的。
2.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______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3.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声可以传递______。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一般会伴有______的产生(选填“次声”或“超声”)。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它的发声的频率为______,人类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4.如图所示,8个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______振动发出的。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______。用相同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越来越______(选填“高”或“低”)。在瓶口向内吹气,声音是由于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5.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在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中,______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7.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雾。冬天,若夜晚气温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二、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第8~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5~16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8.在某中学百米赛跑比赛中,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 )
A.2.5m/s B.3.3m/s C.7.0m/s D.11.1m/s
9.用质量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品时:( )
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B.用冰效果好,因为冰温度低
C.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 D.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10.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1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向西行驶 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13.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4.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轴拨弦三两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
15(双选)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吸热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电灯使用一段时间后灯丝变细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16.(双选)容器里装有水,将烧杯底朝上压入水中,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对容器底加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烧杯内的水不能沸腾,烧杯外的水能沸腾 B.烧杯内、外的水都能沸腾
C.烧杯内、外的水温度相等 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烧杯外的水温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9分,共13分)
17.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温是______。
(4)图乙为某小组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
1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有关。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19题5分,第20题12分,共17分)
19.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制动,到汽车静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与汽车速度有关,下图为某品牌汽车的速度v与制动距离s的关系图。若驾驶员驾驶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突遇紧急情况,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况到刹车静止过程中,汽车行驶了54m,制动距离阶段用时4s。求:
(1)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
(2)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
(3)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0.某市区快速路段限速80km/h,并在原地架设了固定测速仪,其原理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8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2)汽车经过上述路段的速度是多少 是否超速
(3)若汽车速度保持不变,测速仪在发出第二个信号后,再隔0.9s发出第三个信号,则第三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多久
2024-2025学年(上)八年级期中抽测试卷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运动 静止2.振动 音调3.能量 次声 300HZ 能
4.水和瓶子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高 空气 5.热胀冷缩体温计
6.液化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 7.汽化 液化 凝华 内侧
二、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第8~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5~16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B D B B AD AC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9分,共13分)
17.(1)秒表 (2)需要 (3)93℃ (4)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8.(1)发声体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空气能传声 乙 真空不能传声 (3)一 高 频率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19题5分,第20题12分,共17分)
19.(1)由题意可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
v=72km/h=20m/s
由:可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为
s=vt=20m/s×10×60s=2400m
(2)由甲图可知,当汽车的速度为72km/h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为,制动距离阶段用时,故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3)由题意可知,驾驶员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故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20.(1)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
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所以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该过程中,汽车行驶时间为
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所以不超速。
(3)当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离距测速仪是68m,汽车前进时间为
在0.7s以后,测速仪发出第三个信号,此时汽车前进距离为
所以在测速仪发出第三个信号的瞬间,汽车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则超声波信号与汽车相遇的时间
所以第三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的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