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4.3熔化和凝固课后作业
一、单选题
1.北方的冬天,下过大雪后,常见到一些城市出动装满盐水的洒水汽车,在主要的街道上喷洒盐水,洒了盐水后,雪很快就化了。这是因为:( )
A.盐水和雪起化学反应,放出了热 B.盐水是热的,把雪化了
C.盐水吸收太阳的辐射本领强 D.盐水降低了冰雪的熔点
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图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B.乙图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丙图中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D.丁图中使用扩音设备是为了增大响度,加快声音传播的速度
3.如图所示的自制玩具是先用泥土做一个玩具模子,然后加热石蜡使其变为液体,并将液体石蜡倒模子中,待冷却后便可得到设计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仅熔化 B.仅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4.中国古诗和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指的是任何情况下金都不会熔化
B.“釜底抽薪”:“抽薪”以后,液体便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的条件之一是持续吸热
C.“雪后寒”:指的是雪熔化时要放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D.赵孟頫《趵突泉诗》 “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震”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5.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降低菜窖内的温度 B.水蒸发要吸热,可避免窖内的菜冻坏
C.用来洗菜 D.水凝固时要放热
6.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石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的物质在2~6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7.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如图中能反映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是( )
A. B.
C. D.
8.下表列出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纯铁 钨
熔点℃ -38.8 1064 1083 1515 153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是钨丝制成的,因为钨的沸点高
C.在-40℃时,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D.表中所列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二、多选题
9.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实践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要煮熟饺子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加大火力可以加快水的沸腾,但是水沸腾后仍然大火加热,并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
B.水沸腾以后打开锅盖,会出现大量的白雾,这是水蒸气接触周围的冷空气或低温物体,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C.水蒸气造成的烫伤要比热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需要放出大量的热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冷冻饺子很硬,是饺子发生了凝固现象
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三、填空题
11.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冰,水为之”是指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寒于水”是因为这个变化过程中,水要 热量。
12.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3.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0min时的内能 第5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前0—5min吸收的热量 15—20min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由于 导致温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15.标准大气压下,M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M物质的熔点是 ℃;加热到第5min时,M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如图乙所示,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浸在正在熔化的M物质中,不考虑它们与空气的热传递,试管内的水量 (选填“会”或“不会”)增加。
四、作图题
16.初温为50℃的某物质,加热10min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了20min,继续加热10min后升高到100℃,请在图中画出该物质从50℃上升到100℃的熔化图像。(该物质的熔点是80℃)
五、实验题
17.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能使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如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固态萘和液体萘的温度曲线斜率不同,是因为萘的 发生了变化,萘在第10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5min时的内能;
(4)由图乙可知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特点是 。
六、简答题
18.在运输海鲜类食品时,人们常在食品周围放置一些冰块,防止温度过高、食品变质;在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在存放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蔬菜被冻坏。这两种保存食物的办法在物理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七、综合题
19.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蜂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需要吸热
C.甲是海波,乙是蜂蜡 D.甲和乙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拓展设问
【科学论证】镓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有网友说金属镓放在手心里会熔化,如图是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的信息判断网友的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D B B C ABC ACD
11. 凝固 放出
12. 晶体 不变
13. 晶体 大于 等于
14. 吸热 凝固
15. 固态 不会
16.
17.(1)秒表
(2)慢
(3) 比热容 小于
(4) 晶体 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8.运输海鲜品时常利用冰来降温,冰吸热熔化变为水,防止海鲜腐烂;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9. [1]A.甲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是48℃,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8min熔化完成,在第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
B.甲在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甲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海波是晶体,故甲对应的是海波,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故乙对应的是烛蜡,故C正确;
D.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无法比较熔化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2][3]由图可知,镓的熔点是30℃,人手心的温度约为36℃,把镓放在手心里时,镓的温度到达熔点且持续吸收热量,镓发生熔化,网友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