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 4分,共计 4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A C A D C B C D C
二、实验题(前 3 小题每题 3 分;第 4 小题每空 2分,共计 15 分)
12 (1) 乙 (2) B (3) A (4) 4.50(4.40-4.60)
0.38(0.37-0.39) 0.50(0.47-0.53)
三计算题(共计 41 分)
13(8分)(1)画力大小比例要适当;O点受力示意图(2分),两分力各 1分
(2分) (2)T 20N (2分),TB 10 3NA (2分)
14(9分)(1)动车进站初速度 v0=126km/h=35m/s;进站前进 x1=2400m后速度
v=25m/s,有 a=v2- v 20 /2x1(2 分) 解得:a=-0.125m/s
2 大小为 0.125m/s2(1 分)
方向为与动车运动方向相反(1分)
(2)动车从进站至到站停下运动时间为 t t=0-v0/a(1分)
解得:t=280s,到站停下时刻为:12时 28分 40s(1分)
(3)动车还能行驶 x m停下来 有 x=(0-v2)/2a (2分)
解得:x=2500m(1 分)
15(10分)(1)根据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1/2gt2=H(2 分)解得:
t=1.4s(1分)
(2)运动员双脚接触水面时速度大小为 v , v=gt(1分)解得 v=14m/s(1分)
(3)设运动员由站台到双脚离水面高度为 8.2m,所用时间为 t1; 运动员由站台
到双脚离水面高度为 6.8m,所用时间为 t2
有 1/2 gt 21 =10-8.2 (1分)解得: t1=0.6s(1 分) ;同理可得: 1/2 gt
2
2 =10-6.8
(1分)解得: t2=0.8s (1 分) Δt =0.2s(1 分)
16(14 分)(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小球的重心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 X 轴:
F2sin45=FNsin37(2分)
竖直方向为 Y轴:G1 = F2cos45+ FN cos37(2分)
解得:FN =500/7 N F2 =300 /7 N (2 分)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
(2)运用整体法:f= F2 sin45(1 分)μ =F2 sin45 /(G1+G2- F2cos45 )(2 分)
解得:μ =0.4 所以μ ≥0.4(2分)
(3)要把小球拉离斜面,所用的拉力与绳子垂直斜向左上方时,此时拉力取
最小值,F=G1 sin45=50 N(3分)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灌南县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75 分钟,试卷总分 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用 2B铅笔和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计 44 分)
1.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中,中国队一共获得 40 枚金牌,下列几种关于奥运比赛项目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如图(a)在掷铁饼比赛中,中国选手冯彬投出 67.51 米的好成绩。“67.51米”指的
是铁饼在空中的路程
B.如图(b)主裁判根据网球在红土地上留下的印记判断球是否出界时,不能将网球
视为质点
C.如图(c)中国队在男子4 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以 3 分 27 秒 46 的成绩夺得
金牌。“3分 27 秒 46”指的是夺金时刻
D.如图(d)运动员刘洋获得男子吊环奥运冠军,此时每根绳的拉力与人对绳子的拉
力相互平衡。
2.如图所示,人在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将船向
前推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加速前进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大于水对桨的作用力
B.船减速前进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小于水对桨的作用力
C.若桨对水的作用力增大,则水对桨的作用力也增大
D.只有船匀速前进时,桨对水的作用力才等于水对桨的作用力
3.如图,粗糙的长方体木块 A、B 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 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
力的牵引,但仍然保持静止,B 木块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拉力、地面支持力、木块 A 对 B 的压力、地面对 B 的摩擦力
B.重力、拉力、地面支持力、木块 A 对 B 的压力、木块 A 对 B 的摩擦力
C.重力、拉力、地面支持力、木块 A 的压力
D.重力、拉力、地面支持力、木块 A 对 B 的压力、木块 A 对 B 的摩擦力、地面对 B
的摩擦力
4.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两次升旗仪式的训
高一物理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
练中,第一次国旗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第二次国旗在开始阶段加速度较小,
但跟第一次一样,仍能在歌声结束时到达旗杆顶端,其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中虚线所示,
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落体运动遵循怎样的规律,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甲所示,伽利
略首先探究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然后用如图乙所示的几个斜面的合
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用图乙倾角较小的斜面做实验,是为了“冲淡重力”的效果,延长运动时间
B.在伽利略那个时代,可容易直接测量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s s1 s2
C.伽利略认为当
3
成立时,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t1 t2 t3
D.伽利略把斜面运动的实验结论用逻辑推理合理外推到竖直情况,此法被称为“理想
模型法”
6.一辆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从 t 0时开始制动,汽车在第 1s、第 2s、第 3s 前进的距
离分别是 9m、7m、5m,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猜想汽车在制动后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可进一步推断,汽车由开始制动到静止,运动
的距离为( )
A.27m B.23m C.21m D.25m
7.一健身爱好者做如图甲所示的体育运动:两脚用力下压然后猛
地上跳,在速度大约为 0 时再迅速将两脚压在两侧竖直树杆上,
每次上跳高度大约 30cm,上述情境可简化为图乙所示。不计空气
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g 10m / 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未跳起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人跳起时的速度大约为 3m/s
C.人静止时,如果两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人对树的压力增大
D.人静止时,如果两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人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高一物理 第 2 页共 6 页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
8.某实验小组用力传感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
伸长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将轻质弹簧上端
固定于架台上,使标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
对齐。某同学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弹簧,同
时记录拉力值 F 及对应的标尺刻度 x(如图乙
所示)。通过描点画图得到图丙所示的 F-x
图像,a、b 分别为使用轻弹簧 1、2 时所描绘的实验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 1 的原长大于弹簧 2 的原长
B.弹簧 1 的劲度系数大于弹簧 2 的劲度系数
C.弹簧 2 产生的弹力是 15N 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50cm
D.因未测弹簧原长,故本实验无法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实验中,
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下列操作可以解决
该问题的是( )
①减小 B 弹簧弹力的大小,同时保证 O 点位置不变
②减少 B 弹簧弹力的大小,同时 O 点向右偏移
③保持 AOB 角度及 B 弹簧弹力的大小不变,使两弹簧测力计一起顺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④保持 AOB 角度及 B 弹簧弹力的大小不变,使两弹簧测力计一起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智能手机安装程序“phyphox”的 APP 软件就能测量加
速度。打开 APP,平放手机,点击“开始”,让手机在桌
面上沿 x、y、z轴方向(如图)移动一下,便可在手机屏
幕上看到三个方向加速度图像的曲线出现波动,从而得
到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现在某同学利用手机做自由落
体运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测得实验数据发现只有 y
轴方向曲线变化明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手机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应是近似水平放置
B.由图可知物体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在缓慢减小,这应是手机的测量误差
C.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该取虚线框中倾斜直线段加速度的平均值
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应比虚线框中倾斜直线段加速度最大值还要大
11.高铁站台上,5 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均为 l,动车进站
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 2 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 1 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 t,动
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 2 号车厢门口(2 号车厢
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
A.动车从经过 5 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3t
B.动车从经过 5 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 l
4l t
C.1 号车厢头部经过 5 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 t
D.动车的加速度大小 l
t 2
高一物理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6 分,其中第 13~16 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
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
数值和单位。
12.(15分)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3 分)学校实验室提供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打点计时器。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
火花计时器,应是图 (填“甲”或“乙”)中的计时器。
甲. 乙.
(2)(3 分)本实验中关于轨道末端滑轮高度的调节。正确的是 ;
A. B. C.
(3)(3 分)该实验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利用同一条纸带,分别作出了如下所示的四幅v t
图像,其中最规范的是( ),
A. B.
C. D.
高一物理 第 4 页共 6 页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
(4)(6 分)某同学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研究,在其上取了 0、1、2、3、4、5、
6 这 7 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均有 4 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纸带
上计数点 2 对应刻度尺的读数是 cm。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则打下计数点
4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计算结果均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13.(8 分)生活中常用两根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如图,悬
吊重物的细绳,其 O 点被一水平绳BO牵引,使悬绳 AO段和竖直方向成 60 角。悬吊
物所受重力G 为10N。
(1)画出 O 点受力示意图,并画出绳 AO对 O 点的拉力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注
意:规范作图)
(2)悬绳 AO和水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等于多少?
14.(9 分)动车铁轨旁两相邻里程碑之间的距离是 800m。某同学乘坐动车时,通过观察
里程碑和车厢内电子屏上显示的动车速度来估算动车减速进站时的加速度大小。当他身边
的窗户经过某一里程碑时,屏幕显示的动车速度是 126km/h(如图)。动车又前进了 3 个
里程碑时,速度变为 90km/h。把动车进站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动车进站的加速度是多少?
(2)若图中此时刻为 12 时 24 分 00 秒,求动车到站(停车)的时刻;
(3)它还要行驶多远才能停下来?
高一物理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
15.(10 分)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训练时从 H=10m 跳台起跳,起跳后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
是从跳台开始的双手朝下的自由落下运动,现场观众利用手机连拍功能,连拍了多张照片。
2
测得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运动员双手离水面的高度分别为 8.2m 和 6.8m,(g 取 10m/s )。
求:
(1)运动员从开始下落到双手刚接触水面的时间 t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运动员双手接触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估算手机连拍时间间隔Δt。
16.(14分)如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放置G2=50N的劈形木块,在劈形木块上有一个G1=100N
的光滑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45°,斜面倾角为 37°,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s i n 3 7 0 .6 , c o s 37 0 .8 )则:
(1)斜面对小球支持力 FN 的大小和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F2 大小?
(2)地面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至少多大?
(3)若在小球上施加一个外力 F,让小球脱离劈形木块,这个外力的最小值为多少?
45
37
高一物理 第 6 页共 6 页
{#{QQABKYCQogigQBBAAAgCUQGiCAIQkgGCCSgGAAAMMAABS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