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
2022级化学学科半期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题总分70分;3.试卷页数共4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风味独特的小面是重庆人民喜爱的日常面食,下列制作小面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和面 B. 拉面 C. 煮面 D. 捞面
2. 了解化学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B. 俄国化学家卢瑟福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D.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创立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3.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0.03% B.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C.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气体是氮气 D.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4. 下列关于蜡烛探究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将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 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层最亮
C.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石蜡中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5.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A 物质燃烧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不可随意丢弃药品
C 元素之最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其原子所含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氢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 A B. B C. C D. D
6.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和硫—观察颜色 B.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小木条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7.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l- B. NH3 C. He D. H2O
8. 自来水净化中常用Cl2消毒杀菌,其反应原理:,在这个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没有出现的是
A. +1 B. -1 C. 0 D. +5
9. 下列有关水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B. 图2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汇集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C. 两个实验均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0. 2024年4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碳-14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有关碳-14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属于碳元素 B. 质量比碳-12原子大
C. 核外电子数是14 D. 该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11. 捕集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利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属于单质 B. 捕集的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丙由三种元素组成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2.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化学变化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铝大,则等质量的两种金属中铝含的原子数目多.
1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的分类
C. 空气的成分 D. 可加热仪器分类
14. 下列劳动实践项目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微观解释
A 烧水时,水烧开壶盖被顶起 分子的体积增大
B 配制糖水时,蔗糖放入水中溶解 蔗糖分子分解了
C 用“84”消毒液给教室消毒时,充满了消毒液的气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吹氢气球时,气球胀大 分子变大
A. A B. B C. C D. D
15.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科学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日益广泛。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C.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D. 锂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16. 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 2023年2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飞船发射时,选用偏二甲肼(,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和______,其中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制作而成,其中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3)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1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种。
②上图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由A和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表示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②可能表示氧化物是___________。
1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的工业流程(流程中涉及物质均已列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___________不变。
(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
(3)分离空气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变压吸附法制取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D. 分子筛吸附氮气的过程氮气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0.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下图是几种净水的方法。
(1)甲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丙装置中①、②两层需放置活性炭或石英砂,其中活性炭应放置在_________(填序号)层。
(3)下列有关以上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甲实验多次操作所得的水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始终高于滤纸边缘
B. 乙实验的净水程度最高,烧杯内放冰水比热水效果更好
C. 丙实验中净水方法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 三个实验的净水原理中均不包含化学变化
21.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关锰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制取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已知:电解过程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1)根据图1可知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____,
(2)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电解”步骤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 实验室常用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
Ⅰ.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1)从环保安全角度考虑,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迅速冷却的沸水中几乎不含氧气),立即塞紧插有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胶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D所示。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将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Ⅱ.拓展延伸
(4)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以及含铁物质的相关现象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取长短相同直径为0.38mm铁丝,分别在O2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实验,现象如下表。
氧气含量 90% 70%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热
(1)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使现象更清楚,最好用___________(填“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2)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在___________范围。
探究二: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成分及发热原理探究。
按图(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湿度、氧气、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开始收集数据,观察曲线变化(图中A、B、C)。
(3)从收集到的图像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颗粒微小的铁粉与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反应,并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探究三: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100mL。
(4)冷却一段时间之后,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最后量筒内水为63mL(铁粉生锈消耗水的体积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5)上述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引起误差的原因可是______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其药用价值非常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4)44.4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同?(写出计算过程)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
2022级化学学科半期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题总分70分;3.试卷页数共4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N2 ②. +4
(2)Al3+ (3)H2+O2H2O
【18题答案】
【答案】(1)原子 (2) ①. 3 ②. 氟和氯 ③. Na2O
(3) ①. B ②. C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化学性质
(2)3##三 (3)AC
【20题答案】
【答案】(1)玻璃棒 (2)② (3)ABD
【21题答案】
【答案】(1)单质 (2)MnO2
(3)Mn、H (4)KOH##氢氧化钾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H2O2H2O+O2 ②. B
(2)a (3)下降
(4)H
【23题答案】
【答案】(1)排水法 (2)55%~60%
(3) ①. H2O、O2 ②. 放出
(4)16.8% (5)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题答案】
【答案】(1)
(2)
(3)
(4)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同。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