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绿色评价
化学学科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符合题意。)
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以下过程一定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跨临界CO2蒸发制冷造冰
B.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C.人类排放的CO2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
D.飞扬火炬氢气的燃烧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零碳排放
2.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是“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使用节水龙头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保护森林植被,以涵养水源
D.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可提供淡水资源
3.研究发现,缺铬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如图是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铬”中的铬指的是铬原子 B.Cr3+含有21个电子
C.“Cr2”表示2个铬原子 D.铬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52倍
4.叶黄素(C40H56O2)可用于预防黄斑性眼疾。下列关于叶黄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黄素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含有98个原子
C.属于氧化物 D.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泥水 B. 铁丝燃烧
C.连接仪器 D. 检查气密性
6.下列劳动实践项目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解释
A 用肥皂清洗衣服时衣服变硬 可能是水的硬度小
B 农村经常用明矾净水 明矾吸附异味和色素
C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定CO2含量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D 氮气可以制取氮肥和硝酸(HNO3) 氮气中含有氮元素
7.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B.该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1:1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个数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8.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凝胶冰”是一种混合物 B.“气凝胶冰”与冰的化学性质不同
C.该实验中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大D.“气凝胶冰”中分子是不运动的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硫与过量氧气反应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D.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下列有关“不一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
C.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由原子变成离子电子层数不一定变化
1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向弯形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粉起先燃烧时出现蓝紫色火焰
B.高锰酸钾在此实验中发生分解反应
C.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硫且平衡压强
D.此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受氧气含量影响
12.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28分)
13.(5分)镁是一种年轻的金属,工业上主要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Cl2)制取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Cl2)。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C,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烟花、照明弹和燃烧弹里都含有镁粉,飞机的外壳一般是铝镁合金制成的。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金属”。
(1)工业上制取镁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2)微观解释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______。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其原因是_______。
(4)若镁粉着火了,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吗?请写出原因:___________。
14.(10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请结合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从A~E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较干燥的氧气的装置,且发生装置的试管口需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
(4)根据相关计算,分解7.9克高锰酸钾得到氧气体积的理论值为0.56L。
①测产生氧气体积时,用|F装置中_____(填“a”或“b”)和G装置中的c相连测量氧气体积,且______(填“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或“实验开始时”)收集气体。
②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实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明显大于0.56L,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小峰假设:生成的锰酸钾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
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小峰的假设能否成立,请设计简明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下图为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坯料调和前需要先“过筛”,其过程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在练泥机中,研磨胚料的目的是_________。
A.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加快反应速率 C.使反应更充分
(2)若坯料中铁粉未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_________。
(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4)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陶瓷中的Al(OH)3会受热生成Al2O3和一种常见液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16.(7+3分)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我们需要不断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1)将燃着的木条放入a管收集的气体中,可以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
(2)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NaOH)溶液,氢氧化钠(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
小组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向水中加入食盐氯化钠(NaCl)也可以达到加氢氧化钠溶液类似的作用(如图二),但是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两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②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③氢氧化钠(NaOH)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
【提出假设】(3)猜想Ⅰ:氧气和氯气;猜想Ⅱ:氢气和氧气;
猜想Ⅲ: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4)用图二装置对加入氯化钠的水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_____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猜想Ⅲ正确
【实验结论】
(5)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NaCl)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电解水中加氯化钠溶液无法证明水的组成。
【反思与评价】
(7)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12V直流电源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均为100mL)数据如下:
编号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b管气体体积 a管气体体积。 电解时间
A 20°C 2% 20mL 9.8mL 54.0s
B 20°C 5% 20mL 9.8mL 36.2s
C 30°C 2% 20mL 9.9mL X
D 30°C 5% 20mL 9.9mL 35.4s
①比较实验A和B,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C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32.4s B.35.2s C.50.2s D.55.6s
③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电压也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在B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证明,其方案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ABBDD 6-10:DBCDC 11-12:AB
13.(1)MgCl2Mg+Cl2↑
(2)镁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
(3)镁不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能够与空气中的氮气及二氧化碳反应
(4)不能;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氧化镁和碳单质。
14.(1)酒精灯
(2)C/F
(3) 2KMnO4K2MnO4+MnO2+O2↑ AD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4)①a 实验开始时
②【提出假设】生成的二氧化锰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
【设计实验】取一定量高锰酸钾于试管中,将其进行加热,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5.(1)过滤 ABC
(2)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
(3)很不活泼
(4)Al(OH)3Al2O3+H2O
16.(1)木条燃烧的更剧烈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氢气和氯气
(4)Ⅱ
(5)NaCl+H2ONaOH+H2+Cl2
(7)①在其它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的速率就越快。
②C
③在20℃时,取NaOH溶液浓度为5%,利用16V直流电源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记录b管气体探究为20mL,a关气体体积为9.8mL时的电解时间。
(设计实验必须详细说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