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888888888
6.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准确解释相应事实的是
12.已知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
A.钠溶于水中:2Na+2H,02Na+20H+H2↑
A.58.5gNaC中含有C1原子的数目为N
B.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
B.足量浓硝酸与32gCu反应完全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高二化学
C.用CH,C00H溶解CaC0,:CaC0,+2H'Ca2“+H,0+C02
C.常温常压下,11.2L02所含分子数目为0.5N
D.常温下,1LpH=1的H2S0.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
注意事项:
D.FeCl,溶液与Fe反应:Fe+Fe2Fe2
13.25℃,0.1mol·L1NH,C1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
浓度/mol·L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7.短周期主族元素W、X、Y、乙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常压下,W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县市区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X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Y的简单氢化物遇浓盐酸会产生“白烟
A.图中M表示C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W和Z位于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NH,CI溶液的pH>7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A.简单离子半径:Z>Y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卷上无效
C.NH,Cl溶液中:c(CI)>c(NH)>c(OH)>c(H)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D.W、X两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NHCI溶液中:c(NH)+c(NH,·H,O)=c(C)
、PQ组分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0-16Na一23C-35.5Cu一64
8.常温下,将浓度为0.1m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14.对于可逆反应2A(g)+2B(g)一3C(g)+D(8)△H<0,下列四个图像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B8品
c
平衡时C的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A.溶液的导电能力
D.c(H')
百分含量(C%)】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诚小,c(H)减小
A.稀硫酸
B.A胶体
C.食盐水
D.酒精
B.向水中通入少量HC1气体,平衡逆向移动,c(H)诚小,c(OH)减小


2.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C.向水中通人适量S0,气体或加入一小块Na,都能促进水的电离
时间
0
温度
0
压强
A.Mn02→Mn
B.S0→H2S0
C.KI→L2
D.C02→+0
图1
图2
图3
D.将水加热,K增大,c(H)变大
3.下列物质的应用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A.图1表示压强对B%的影响,且a的压强大
A.明矾净水
B.FcCL,溶液蚀刻铜制电路板
10.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
B图2表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NazS除去水溶液中的Cu2+、Hg
D.食盐腌制食品
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
C.图3表示压强和温度对C%的影响,且T2温度高
4.部分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图4表示压强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氮元素的化合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洗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8分
15.(14分)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先天下之忧而忧”,率先发出为了使子孙后代免
NaOH
B
NaOH溶液
溶液和
于饥饿“向空气要氯肥”的号召。合成氨反应N(g)+3H2(g)2NH,(g)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工

酚酞
业固氨方法。用铁触煤作催化剂,反应历程中各步势能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



种用*标注
+G→H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02作催化剂
◆EkJ/mol)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酸

盐物质类别
B.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A.雷雨天可实现B→C→D→E转化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0
B.A→B的反应是实现人工固氨的重要反应
N,+3H
2NH,

D.待实验①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可能变红
C.H制A的反应通常要加碱并加热
11.常温时,将10 mL a mol·LNa,As02、10 mL a mol·L1L2和10
↑c/molL
D.图中所标转化关系中有5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NH;+2H
5.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热。
mLNa0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0(aq)+l,(a)+20H(aq)
2N+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0(aq)+2I(aq)+H,0(1),溶液中c(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反应过程
88888g
A.上下移动玻璃懂拌器能加快中和反应
如图所示。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根据图像分析:
B.测定温度时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杯底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c(As0)=0.25bmol·L
①该反应有
个基元反应总反应的速率快慢主要由第
步决定。
C.如果用稀Ba(OH)2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不会影响结果
C.PE()=2(As0〉
D.c(I)不再变化
②总反应的△H
k/mol(用纵坐标上的字母表示)。
D.如果用铜质搅拌器,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会偏高
③该反应在」
(填“任何”、“较低温度”或“较高温度”)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高二化学期中校际联考试题-1-(共6页)
高二化学期中校际联考试题-2-(共6页)
高二化学期中校际联考试题-3-(共6页)
888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淮北市西园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第2课时)课后作业 (含解析)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