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2024八上·长沙月考)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2.(2024八上·长沙月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频率太小
D.观看音乐晚会,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C,D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声音的速度和介质种类、温度有关,温度变化,速度变化,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人听觉的频率下限,故C正确;
D. 观看音乐晚会,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 的,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
3.(2024八上·长沙月考)2023年10月31日,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且呈倾倒状态,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返回舱的直径可能是(  )
A.0.5m B.1.5m C.2.5m D.5.5m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成年人的身高在120cm左右,回舱的高度略大于成年人的身高所以在2.5m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选C。
【分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成年人身高为170cm。
4.(2024八上·长沙月考)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甲为一个半的完整波形,而乙振动的不到一个波形,所以乙的振动频率小,故A正确;
B.甲和丙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音调相同,故B错误;
C.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所以甲丁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将甲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出现乙波形,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5.(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
B.第5s时甲乙相遇
C.乙一直以5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的速度为15m/s
【答案】B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B、5s之前,乙运动路程大,5s甲乙相遇,5s之后甲速度大,A错误,B正确;
C、乙在前3s做匀速直线运动,3s之后速度为0,C错误;
D、甲经过5s运动距离为15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的速度为3m/s,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具体可知甲经过5s运动距离为15m,3s经过15m,所以速度为5m/s,3s之后速度为0.
6.(2024八上·长沙月考)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如图所示,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在睡觉时一定是静止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乌龟在比赛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故A错误;
B.兔子和乌龟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根据题中的描述,不能确定乌龟在比赛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乌龟和兔子的运动路程相同,乌龟用时少,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7.(2024八上·长沙月考)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空气带 B.固体物质 C.真空带 D.液体物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设置真空带可以阻击超声波做的子弹,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分析】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2024八上·长沙月考)下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估读位数是由测量工具的精度决定,故A错误;
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
C.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故C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有必要进行估读;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误差作为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9.(2024八上·长沙月考)短跑运动员内跑了,羚羊的奔跑速度是,汽车的行驶速度是,三者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A.运动员 B.羚羊 C.汽车 D.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运动员的速度,羊的速度为25m/s,汽车的速度为,所以运动速度最快的是羚羊的奔跑速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
10.(2024八上·长沙月考)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答案】D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AB不符合题意;
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结合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分析即可。
11.(2024八上·长沙月考)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雪花飞舞 B.灯光闪烁 C.花开花谢 D.柳絮纷飞
【答案】B,C
【知识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机械运动为: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虚化、柳絮的位置发生变化,灯光和花朵运动位置不变,所以机械运动为AD,不属于机械运动为BC。
综上选BC。【分析】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发生变化而变化,常见的有雪花飞扬、柳絮纷飞。
12.(2024八上·长沙月考)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共测量了5次,其结果分别为11.46cm、11.47cm、11.30cm、11.48cm、11.49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1.30cm是错误数据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mm
C.最终结果应记为11.475cm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A,B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B.11.30cm和其余数据相差过大,为错误数据,应该排除,测量数据均为百分位,所以这把尺子的分度值是0.1cm,故AB正确;
CD.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平均值的数位应该与测量值相同,故此次测量的平均值应和刻度尺分度值对应,11.48cm。故CD错误。
故选AB。
【分析】误差作为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13.(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是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形,以   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照物,战斗机是   的。
【答案】空中加油机;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空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地面和战斗机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综上 第1空、 空中加油机 ; 第2空、运动。
【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14.(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所示小富同学在弹奏古筝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是使发出的声音   不同,而坐在台下不同远近的同学听见声音的响度不同,我们能区分古筝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   不同(以上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音调;音色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 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 ,物体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能区分古筝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 音色不同。
综上 第1空、音调; 第2空、音色。【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5.(2024八上·长沙月考)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记录忘记写单位了,请你帮他补上正确单位:物理课本长度是26    ,小明的身高是1.72    。
【答案】cm;m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cm左右。小明的身高略在172cm=1.72m左右。
综上 第1空、 cm; 第2空、m。
【分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cm。
16.(2024八上·长沙月考)一根装有水的足够长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
【答案】3;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解析】【解答】 一根装有水的足够长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产生振动,可在空气液体固体传播: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3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所以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综上 第1空、3; 第2空、空气。
【分析】1、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2024八上·长沙月考)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
(1)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所用时间为   (用所给物理量的字母式表示);
(2)相遇前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3)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
【答案】(1)
(2)1∶3
(3)3∶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小鸟速度不变,经过t1时间,从路牌A飞到小车正上方又返回至路牌A,所以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所用时间为。
综上 第1空、。
(2)小车的速度为v2,经过的时间为,小鸟和小车相遇,这段时间小车经过的距离为,相遇后,小车又行驶,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车行驶的距离为,则相遇前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综上 第1空、 1:3;
(3)设小鸟的速度为v1,经过的时间行驶全程的距离,小车的速度为v2,经过t2的时间行驶完全程,根据速度公式可列;t2=2t1,解得v1=3v2,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综上 第1空、 3:2.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题目中小鸟的速度为v1,经过的时间行驶全程的距离,小车的速度为v2,经过t2的时间行驶完全程,题目中可知t2=2t1,据此计算速度之比,小鸟和汽车的路程之比。
(1)小鸟经过t1时间,从路牌A飞到小车正上方又返回至路牌A,小鸟的速度不变,故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所用时间为。
(2)设小车的速度为v2,从开始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这段时间小车经过的距离为,相遇后,小车又行驶的时间为
相遇后,小车又行驶的距离为,则相遇前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设小鸟的速度为v1,小车的速度为v2,故小鸟与小车经过的时间行驶全程的距离,而小车经过t2的时间也行驶完全程,故存在如下关系式
而又因为t2=2t1,解得v1=3v2,即小鸟的速度与小车的速度之比为3∶1,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18.(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甲和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cm。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1mm;2.80;100.3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1可知,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右端与0刻度线、2.80cm对齐,即物体长度为2.80cm。由图2可知,小盘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示数是40.3s,因此秒表读数为。
综上 第1空、 1mm;第2空、2.80; 第3空、100.3.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3、停表的读数:小盘为分钟,大盘位秒钟,按照指针指向数字进行读数。
19.(2024八上·长沙月考)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从而得出“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
(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答案】(1)转换法
(2)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不明显,将小球的振动转化为声音的振动,所以属于转换法。
综上 第1空、 转换法;
(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 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综上 第1空、真空不能传声。
(3)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综上 第1空、 音调。
【分析】1、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
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不明显,通过小球将其振动放大,这是转换法。
(2)如图乙,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闹钟的响铃声会逐渐变小,那么当罩的空气完全被抽出,闹钟处于真空环境,则铃声将无法听到,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3)如图丙,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说明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20.(2024八上·长沙月考)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小芳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敲击它们发出声音,是由于瓶子和水在   ,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当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频率和基本音阶的频率一致时,一个简单的“水瓶琴”就做好了;
(2)小芳发现若改用嘴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的声音是由   振动而产生,轻吹和重吹同一瓶口时,重吹时发出的声音   会更大一些。
【答案】(1)振动;低
(2)空气柱;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 敲击它们发出声音,是由于瓶子和水在 振动, 盛水越多, 敲击后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综上 第1空、振动; 第2空、低。
(2) 用嘴吹瓶口, 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 轻吹和重吹同一瓶口时,重吹时发出的声音 响度大。
综上 第1空、空气柱; 第2空、响度。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1]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和水在振动而发出声音。
[2]瓶子中盛水越多,敲击后振动频率越慢,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2)[1]若改用嘴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此时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而产生。
[2]轻吹和重吹同一瓶口时,重吹时空气柱的振幅变大,发出的声音响度会更大一些。
21.(2024八上·长沙月考)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算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vAB=   m/s;
(3)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vBC会偏   (选填“大”或“小”);
(4)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
【答案】(1)刻度尺
(2)0.2
(3)小
(4)小;便于测量时间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需要秒表测量时间。
综上 第1空、 刻度尺。
(2)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为,时间为2s,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综上 第1空、 0.2;
(3) 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 ,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测量值会偏大,经过路程不变,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vBC会偏小。
综上 第1空、 小;
(4)为了方便计时,倾角设置较小。
综上 第1空、 小; 第2空、 便于测量时间。
【分析】1、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
2、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计算求解,所用的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应该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所以选择较缓的斜坡。
(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刻度尺。
(2)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为
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3)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则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测量值会偏大,由公式可知,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vBC会偏小。
(4)[1][2]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就越大,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就越短,则不方便测量时间,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小。
22.(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甲所示,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嫦娥六号探测器经过约 250 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2)如图乙所示,展开太阳翼的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上的“工作照”通过电磁波送回地球(已知电磁波在真空和大气层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几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解: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
(2)解: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嫦娥六号探测器经过约 250 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该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
(2) 磁波在真空和大气层中的速度约为3×108m/s ,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
(1)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
(2)“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
23.(2024八上·长沙月考)甲、乙两汽车沿平直路面向山崖下的山洞驶去,甲车的速度为v甲=10m/s,乙车的速度为v乙=72km/h ,在行进过程中甲车鸣笛一次,2s后甲车司机听到回声,3s后乙车司机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求:
(1)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s1为多少?
(2)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d1为多少?
(3)从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算起,还需多长时间乙车能追上甲车?
【答案】(1)解: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2s,则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为。
(2)解: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为;甲车在2s内前进的距离为;甲车鸣笛的位置到山洞的距离为;
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为。
(3)解:乙车司机比甲车司机晚1s听到回声,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假设经过时间t乙车能追上甲车,则
乙车的速度为,代入数据得;解得t=35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速
【解析】【分析】(1)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2s, 甲车的速度为v甲=10m/s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甲车在2s内前进的距离为;甲车鸣笛的位置到山洞的距离为;所以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为。
(3)乙车司机比甲车司机晚1s听到回声,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假设经过时间t乙车能追上甲车,则可根据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计算运动时间。
(1)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2s,则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为
(2)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为
甲车在2s内前进的距离为
甲车鸣笛的位置到山洞的距离为
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为
(3)乙车司机比甲车司机晚1s听到回声,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假设经过时间t乙车能追上甲车,则
乙车的速度为,代入数据得
解得t=35s。
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2024八上·长沙月考)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2024八上·长沙月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频率太小
D.观看音乐晚会,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2024八上·长沙月考)2023年10月31日,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且呈倾倒状态,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返回舱的直径可能是(  )
A.0.5m B.1.5m C.2.5m D.5.5m
4.(2024八上·长沙月考)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
5.(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
B.第5s时甲乙相遇
C.乙一直以5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的速度为15m/s
6.(2024八上·长沙月考)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如图所示,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在睡觉时一定是静止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乌龟在比赛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7.(2024八上·长沙月考)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空气带 B.固体物质 C.真空带 D.液体物质
8.(2024八上·长沙月考)下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9.(2024八上·长沙月考)短跑运动员内跑了,羚羊的奔跑速度是,汽车的行驶速度是,三者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A.运动员 B.羚羊 C.汽车 D.无法比较
10.(2024八上·长沙月考)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11.(2024八上·长沙月考)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雪花飞舞 B.灯光闪烁 C.花开花谢 D.柳絮纷飞
12.(2024八上·长沙月考)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共测量了5次,其结果分别为11.46cm、11.47cm、11.30cm、11.48cm、11.49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1.30cm是错误数据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mm
C.最终结果应记为11.475cm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13.(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是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形,以   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照物,战斗机是   的。
14.(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所示小富同学在弹奏古筝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是使发出的声音   不同,而坐在台下不同远近的同学听见声音的响度不同,我们能区分古筝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   不同(以上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5.(2024八上·长沙月考)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记录忘记写单位了,请你帮他补上正确单位:物理课本长度是26    ,小明的身高是1.72    。
16.(2024八上·长沙月考)一根装有水的足够长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
17.(2024八上·长沙月考)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
(1)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所用时间为   (用所给物理量的字母式表示);
(2)相遇前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3)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
18.(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甲和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cm。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   s。
19.(2024八上·长沙月考)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从而得出“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
(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20.(2024八上·长沙月考)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小芳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敲击它们发出声音,是由于瓶子和水在   ,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当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频率和基本音阶的频率一致时,一个简单的“水瓶琴”就做好了;
(2)小芳发现若改用嘴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的声音是由   振动而产生,轻吹和重吹同一瓶口时,重吹时发出的声音   会更大一些。
21.(2024八上·长沙月考)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算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vAB=   m/s;
(3)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vBC会偏   (选填“大”或“小”);
(4)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
22.(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甲所示,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嫦娥六号探测器经过约 250 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2)如图乙所示,展开太阳翼的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上的“工作照”通过电磁波送回地球(已知电磁波在真空和大气层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几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2024八上·长沙月考)甲、乙两汽车沿平直路面向山崖下的山洞驶去,甲车的速度为v甲=10m/s,乙车的速度为v乙=72km/h ,在行进过程中甲车鸣笛一次,2s后甲车司机听到回声,3s后乙车司机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求:
(1)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s1为多少?
(2)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d1为多少?
(3)从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算起,还需多长时间乙车能追上甲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2.【答案】C,D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声音的速度和介质种类、温度有关,温度变化,速度变化,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人听觉的频率下限,故C正确;
D. 观看音乐晚会,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 的,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
3.【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成年人的身高在120cm左右,回舱的高度略大于成年人的身高所以在2.5m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选C。
【分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成年人身高为170cm。
4.【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甲为一个半的完整波形,而乙振动的不到一个波形,所以乙的振动频率小,故A正确;
B.甲和丙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音调相同,故B错误;
C.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所以甲丁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将甲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出现乙波形,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5.【答案】B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B、5s之前,乙运动路程大,5s甲乙相遇,5s之后甲速度大,A错误,B正确;
C、乙在前3s做匀速直线运动,3s之后速度为0,C错误;
D、甲经过5s运动距离为15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的速度为3m/s,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具体可知甲经过5s运动距离为15m,3s经过15m,所以速度为5m/s,3s之后速度为0.
6.【答案】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故A错误;
B.兔子和乌龟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根据题中的描述,不能确定乌龟在比赛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乌龟和兔子的运动路程相同,乌龟用时少,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设置真空带可以阻击超声波做的子弹,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分析】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估读位数是由测量工具的精度决定,故A错误;
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
C.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故C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有必要进行估读;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误差作为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9.【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运动员的速度,羊的速度为25m/s,汽车的速度为,所以运动速度最快的是羚羊的奔跑速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
10.【答案】D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AB不符合题意;
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结合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分析即可。
11.【答案】B,C
【知识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机械运动为: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虚化、柳絮的位置发生变化,灯光和花朵运动位置不变,所以机械运动为AD,不属于机械运动为BC。
综上选BC。【分析】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发生变化而变化,常见的有雪花飞扬、柳絮纷飞。
12.【答案】A,B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B.11.30cm和其余数据相差过大,为错误数据,应该排除,测量数据均为百分位,所以这把尺子的分度值是0.1cm,故AB正确;
CD.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平均值的数位应该与测量值相同,故此次测量的平均值应和刻度尺分度值对应,11.48cm。故CD错误。
故选AB。
【分析】误差作为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13.【答案】空中加油机;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空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地面和战斗机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综上 第1空、 空中加油机 ; 第2空、运动。
【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14.【答案】音调;音色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 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 ,物体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能区分古筝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 音色不同。
综上 第1空、音调; 第2空、音色。【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5.【答案】cm;m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cm左右。小明的身高略在172cm=1.72m左右。
综上 第1空、 cm; 第2空、m。
【分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cm。
16.【答案】3;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解析】【解答】 一根装有水的足够长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产生振动,可在空气液体固体传播: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3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所以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综上 第1空、3; 第2空、空气。
【分析】1、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答案】(1)
(2)1∶3
(3)3∶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小鸟速度不变,经过t1时间,从路牌A飞到小车正上方又返回至路牌A,所以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所用时间为。
综上 第1空、。
(2)小车的速度为v2,经过的时间为,小鸟和小车相遇,这段时间小车经过的距离为,相遇后,小车又行驶,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车行驶的距离为,则相遇前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综上 第1空、 1:3;
(3)设小鸟的速度为v1,经过的时间行驶全程的距离,小车的速度为v2,经过t2的时间行驶完全程,根据速度公式可列;t2=2t1,解得v1=3v2,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综上 第1空、 3:2.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题目中小鸟的速度为v1,经过的时间行驶全程的距离,小车的速度为v2,经过t2的时间行驶完全程,题目中可知t2=2t1,据此计算速度之比,小鸟和汽车的路程之比。
(1)小鸟经过t1时间,从路牌A飞到小车正上方又返回至路牌A,小鸟的速度不变,故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所用时间为。
(2)设小车的速度为v2,从开始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这段时间小车经过的距离为,相遇后,小车又行驶的时间为
相遇后,小车又行驶的距离为,则相遇前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设小鸟的速度为v1,小车的速度为v2,故小鸟与小车经过的时间行驶全程的距离,而小车经过t2的时间也行驶完全程,故存在如下关系式
而又因为t2=2t1,解得v1=3v2,即小鸟的速度与小车的速度之比为3∶1,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18.【答案】1mm;2.80;100.3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1可知,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右端与0刻度线、2.80cm对齐,即物体长度为2.80cm。由图2可知,小盘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示数是40.3s,因此秒表读数为。
综上 第1空、 1mm;第2空、2.80; 第3空、100.3.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3、停表的读数:小盘为分钟,大盘位秒钟,按照指针指向数字进行读数。
19.【答案】(1)转换法
(2)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不明显,将小球的振动转化为声音的振动,所以属于转换法。
综上 第1空、 转换法;
(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 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综上 第1空、真空不能传声。
(3)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综上 第1空、 音调。
【分析】1、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
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不明显,通过小球将其振动放大,这是转换法。
(2)如图乙,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闹钟的响铃声会逐渐变小,那么当罩的空气完全被抽出,闹钟处于真空环境,则铃声将无法听到,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3)如图丙,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说明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20.【答案】(1)振动;低
(2)空气柱;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 敲击它们发出声音,是由于瓶子和水在 振动, 盛水越多, 敲击后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综上 第1空、振动; 第2空、低。
(2) 用嘴吹瓶口, 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 轻吹和重吹同一瓶口时,重吹时发出的声音 响度大。
综上 第1空、空气柱; 第2空、响度。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1]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和水在振动而发出声音。
[2]瓶子中盛水越多,敲击后振动频率越慢,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2)[1]若改用嘴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此时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而产生。
[2]轻吹和重吹同一瓶口时,重吹时空气柱的振幅变大,发出的声音响度会更大一些。
21.【答案】(1)刻度尺
(2)0.2
(3)小
(4)小;便于测量时间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需要秒表测量时间。
综上 第1空、 刻度尺。
(2)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为,时间为2s,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综上 第1空、 0.2;
(3) 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 ,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测量值会偏大,经过路程不变,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vBC会偏小。
综上 第1空、 小;
(4)为了方便计时,倾角设置较小。
综上 第1空、 小; 第2空、 便于测量时间。
【分析】1、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
2、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计算求解,所用的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应该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所以选择较缓的斜坡。
(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刻度尺。
(2)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为
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3)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则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测量值会偏大,由公式可知,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vBC会偏小。
(4)[1][2]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就越大,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就越短,则不方便测量时间,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小。
22.【答案】(1)解: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
(2)解: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嫦娥六号探测器经过约 250 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该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
(2) 磁波在真空和大气层中的速度约为3×108m/s ,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
(1)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
(2)“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
23.【答案】(1)解: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2s,则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为。
(2)解: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为;甲车在2s内前进的距离为;甲车鸣笛的位置到山洞的距离为;
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为。
(3)解:乙车司机比甲车司机晚1s听到回声,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假设经过时间t乙车能追上甲车,则
乙车的速度为,代入数据得;解得t=35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速
【解析】【分析】(1)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2s, 甲车的速度为v甲=10m/s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甲车在2s内前进的距离为;甲车鸣笛的位置到山洞的距离为;所以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为。
(3)乙车司机比甲车司机晚1s听到回声,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假设经过时间t乙车能追上甲车,则可根据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计算运动时间。
(1)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2s,则甲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路程为
(2)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为
甲车在2s内前进的距离为
甲车鸣笛的位置到山洞的距离为
甲车听到回声时与山洞之间的距离为
(3)乙车司机比甲车司机晚1s听到回声,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假设经过时间t乙车能追上甲车,则
乙车的速度为,代入数据得
解得t=35s。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京市三十五中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九章第三节第2课时电场线 匀强电场(学练考配套资料)课件+学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