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光现象(每节精讲+单元练习+答案)

学习目标
【课程导入】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因为他们发光了!!
光源
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①自然光源,如太阳、水母、激光、萤火虫。
②人造光源,如电灯、火柴、蜡烛、霓虹灯。
注意:月亮、镜子、钻石、金子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例: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从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想一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让我们做几个实验:
实验1:在空气中喷出大量烟雾,用激光笔在烟雾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2: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3:用激光笔在半透明的果冻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果冻里传播的路径?
实验1现象说明光在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现象说明光在液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3现象说明光在固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
1、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2、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理想模型。
3、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了阴影区域,就是影子。
如何画影子?
2)日食月食
①日食: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
②月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
3)小孔成像
成像特点:
①倒立的实像;
②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太阳光斑为原形);
③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像到小孔的距离。
A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像;
B物距等于像距时,成等大的像;
C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缩小的像。
4)激光准直
三点一线
4、光速
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为何先看到闪电?
1)声和光的区别
2)光年
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本节小结】
【习题训练】
1、有如下物体:水母、月亮、太阳、电灯、霓虹灯、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来解释.
4、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上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的运动会上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发枪开始比赛,终点裁判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使计时更准确,应该( )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5、一个人晚上沿马路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此时灯光
照射到人身上,人的影子长短会相应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
A.逐渐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6、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
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
7、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
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
8、“井底之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枯井中青蛙的眼睛位于井底点,图中青蛙可观察到的光线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9、夏季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10、如图中MN是一块大的挡光板,板上有一很小的孔S可透过光,挡光板后面有一光屏PQ,挡光板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物体在光屏PQ上所成的像A′B′。
11、请在下图(左)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
【课程导入】
我们能看到太阳、路灯是由于什么原因?
我们又为什么能看到教室、书本等不发光的物体呢?
因为这些不发光物体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一、定义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二、探究反射规律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步骤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步骤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步骤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1、反射定律
①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②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
③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路可逆
在该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例如,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三、分类
探究:为什么放在阳光中的白纸和平面镜,只有在一定角度才能看见平面镜反射的光?而在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白纸呢?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表面,反射光平行射出。(黑板反光、光污染)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表面,反射光杂乱地射向四面八方。(从各方向看到物体的原因)
3、注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
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习题训练】
1、人们看见下列四个物体,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看见太阳 B.看见闪闪发光的钻石
C.看见桌子上的书 D.看见月亮
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
A.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
B.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片上形成刺眼的光束
C.人在船上看见水中的鱼
D.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迹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 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 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课程导入】
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地板。这些物体表面有什么共同特点?
认识平面镜
像这样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镜前的真实物体称为“物”
镜中看到的“该物体”叫做“像”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等效替代法)
1、实验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2、实验步骤
1)把白纸铺在桌面上,在纸上中间画一竖线,那就是玻璃板的位置,然后竖直玻璃板。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点燃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记下像和物体的位置(三次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像与物体的位置连起来,再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并把数据填入表格。(比较距离)
4)在成像位置放光屏,光屏上无像。
3、实验结论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正立的虚像。
4、注意事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答:便于准确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
2)为何用薄玻璃板取代厚玻璃板?
3)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答: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
4)刻度尺的作用?
答:便于比较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在镜中看到的像是否真实存在?能用光屏接收吗?
答:不能,成虚像
6)玻璃板一定要垂直桌面放置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1、成像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没有实际光线的汇聚,眼睛认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过来的。
实像与虚像区别
2、成像作图
已知平面镜、物体、像三者中两者的位置,作出第三者的位置:作垂线,取等距,画虚像(虚线)
【习题训练】
1、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女孩到鞋店去买鞋,她站在镜子MN前着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
①画出代表新鞋的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
②画出女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3、
①如图所示,a、b两条光线是由平面镜前某一发光点S射出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后的情况。请在图中作出S的位置,并补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②如图所示,平面镜MN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过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M N 。
四、平面镜应用
1、应用:海底捞月、倒影、潜望镜、球面镜
球面镜
①凸面镜:发散作用,扩大视野范围
②凹面镜:会聚作用,焦点
应用:
【习题训练】
1、下列有关凸面镜和凹面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
D.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不遵守光反射定律
2、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3、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是_______镜;太阳灶是利用_______镜制成的;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_______镜。
【课程导入】
思考:1.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折断”了
2.透过玻璃转看物体,物体出现错位。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折射规律
1、当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入射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
例: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光线是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
三、折射应用
1、池水变浅:(空气中看水中物,物变浅)
筷子向上弯折
2、叉鱼问题:有经验的渔夫叉向鱼的下方
3、空中物体变高
4、海市蜃楼
例:“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丽景观,这空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实/虚)像,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实/虚)像。
【习题训练】
1、以下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中国的皮影 B.高楼外的玻璃幕墙很刺眼
C.美丽的彩虹 D.湖光倒影
2、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其折射角为( )
A.0° B.45° C.60° D.90°
3、如图四种光学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
4、如图所示,小猫没有捉到鱼感到很困惑,这是( )
A.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B.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深了
C.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4题 5题
5、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 B.∠1=∠5 C.∠1=∠4 D.∠3>∠4
6、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为BO B.法线为MN
C.入射角为30° D.MN的上面可能是空气
6题 7题
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课程导入】
思考:太阳光(白光)是不是单纯的光?雨后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研究白光的分解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彩虹的形成原因: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形成彩虹。
二、色光三原色
1、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可以通过红、绿、蓝的光适当混合得到。红+绿+蓝=白色。
2、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3、颜料三原色:红、黄、青。红+黄+青=黑色。
三、看不见的光
1、光谱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人眼看不见。
2、红外线
①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可实现远距离控制。
②应用:遥控器、红外测温仪、烤箱、浴室暖灯等。
3、紫外线
①特点:化学作用强,易使照相底片感光;能杀菌,强度高时能伤害身体;荧光效应,可以鉴别古字画和人民币的真伪;适当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钙吸收。
②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消毒等。
四、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红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①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②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光,没有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
例1:当穿着白上衣红裙子的小女孩站在只有黄光照射的舞台上时,小女孩身上的颜色的衣服裙子是否会发生改变?变成什么颜色?
例2:一个同学戴着一个绿色的墨镜看白纸上的红字,请问这位同学看到的字是什么颜色?
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
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2、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
B.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的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题 4题
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5、对于各种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的各种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遥控器是通过紫外线实现对家电的控制
C.激光笔发出红光是红外线,人眼可以看见
D.红外线可以用来消毒,还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6、如图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动,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 )
A、水平向右运动 B、水平向左运动
C、竖直向上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
7、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1m B.1.5m C.2m D.3m
6题 7题
8、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9、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B.立竿见影--光的折射
C.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D.井底之蛙--光的色散
10、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快
D.中秋节晚上皓月当空,皓月不是光源
二、填空题
1、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_______不是光源;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_____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传播。
2、镜湖公园是营口市最大的人工湖。湖水“水清鉴人”,这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了人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湖畔,看到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
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的缘故,漫步树荫下,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
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_____;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______(选填水或地)。
4、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绿色的小草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_______色光;若只被红光照射,该小草看起来是_______色的。
5、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若人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6s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雷声是由空气_______产生的;当人看见闪电3s后听到雷声,则人与闪电处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m。
7、孩子在湖边观鱼,所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时,光发生了_________现象,来自鱼的光线在折射时__________(靠近或远离)法线。
8、(河北)图甲所示,从游泳池里出来的小明感觉比下水前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向下看,感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_______。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明在岸上B点观察池底A点的光路图。
三、实验题
1、(武汉)为了探究光反射,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时的规律,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______________。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
(7)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1、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甲所示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它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其内部的反射面可以看作是由多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当有光以任何方向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试在图丙中画出图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要求作出法线)。
3、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标出人眼经过平面镜能看到A点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并画出法线。
4、如图,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玻璃三棱镜,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图(不考虑反射)。
5、如图,A点为空中的一只小鸟所在的位置,B点为水中的一条鱼所在的位置,在C处的人眼恰好看到水中的鱼和鸟重合,请找出人看到水中鸟与鱼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
选择题
B 2、B 3、C 4、A 5、A 6 D 7C 8B 9C 10A
填空题
月亮;直线传播;3×108;直线 2、镜面;虚像;折射;直线传播 3、水 地 4、色散 绿 黑
5、4m 不变 6、大于 振动 1020 7、虚 浅 水中射到空气中 折射 远离
8、(1)水蒸发吸热;(2)浅;
三、实验题
1、
纸板 EON 与 FON 不在同一平面内(或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
(2)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关系。
(3)便于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到镜面距离(3)、大小(4)、不能 | 虚(5)、不变(6)、较黑暗(7)、发现像不能和蜡烛完全重合
四、作图题
1、 2、 3、
4、 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每节精讲+单元练习+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