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章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合成橡胶 B.纯棉围巾
C.塑料瓶 D.不锈钢菜刀
2.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中有关于石油的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下列关于石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化工产品 B.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其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3.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生活
①黄铜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 ②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环境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SO2、NO2 的排放会引起酸雨
4.目前我国年产垃圾总量约5亿吨,其中约2/3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实行垃圾的分类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以下物质应该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
A.废旧报纸 B.烂菜叶、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饮料瓶
5.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后,汤加及周边地区遭遇了酸雨。下列气体会形成酸雨的是( )
A. B.
C. D.
6.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陶瓷 B.焊锡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清洁能源:风能、潮汐能
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C.金属材料:生铁、氧化铁
D.氧化物: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
8.“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
A.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B.出行常开私家车
C.使用节能灯 D.教科书循环使用
9.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形状记忆合金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
C.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材料,能有效减少废弃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
D.木材的使用广泛,木头中含有复杂的含碳化合物,属于天然有机材料
10.如图是某短大衣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品名:短大衣 规格:165/88A 执行标准:GB/T2665-2009 外料:羊毛100% 里料:涤纶100% 质量等级:合格品
A.短大衣是由两种材料制成的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和涤纶均属于高分子材料 D.可以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11.“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能源的利用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氢能源客车 B.太阳能路灯
C.水力发电 D.炭火做饭
1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不属于金属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13.当前我国环境部门正在着力推进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B.大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14.材料科学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对材料问题的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具有热塑性,电木插座破裂后可热修补
B.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用灼烧的方法,比较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的硬度可相互刻划
C.铝合金、铁合金都属于无机金属材料,而塑料、纤维、橡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天然纤维就是纤维素
15.化学在材料、城建、资源、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与能解决的问题不一致的是( )
A.分子破裂,原子重组 B.回收雨水,再利用
C.合成新药物 D.将不同类别的材料优化组合
16.下列实验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B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鉴别棉线和蚕丝制品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鉴别AgNO3和Na2SO4 取样,溶解在水中,再滴加BaCl2溶液和稀HNO3
17.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自来水和蒸馏水 食盐和纯碱 食醋和酒精 羊毛和涤纶
方案一 观察颜色 稀盐酸 闻气味 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肥皂水 加水溶解 点燃 触摸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B.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来延长保质期
C.小明的妈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19.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都可用于制作食品袋
B.区别毛织品和棉织品的简易方法是点燃少许样品并闻气味
C.掩埋、焚烧废旧塑料袋是减少“白色污染”的简捷而有效的方法
D.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小
20.环保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头纸”属于复合材料 B.主要原料碳酸钙属于盐类化合物
C.石头纸的应用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D.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与简答
21.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举行,本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1)本届亚运会全部场馆均使用绿色能源,这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氢能应急电源车实现首次应用。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2)在亚运会场馆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该火炬采用的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牛羊畜粪等物质作为原料转化而成的。甲烷是常见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保持“薪火”火种不灭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适当的温度和 。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火锅是大庆人非常喜爱的食物,寒冷的冬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温暖又美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涮火锅时的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水除外)是 。
②蔬菜也是涮火锅时不可缺少的涮品,种植菠菜时,为了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需要适量施加 (填化肥种类),施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向收获后的土壤中撒入适量 (填俗称)。
(2)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①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a.铁制水龙头 b.铜制火锅 c.铝制易拉罐
②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③汽车在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3.医用酒精、口罩和“84”消毒液是学校防止新冠病毒的必配医疗品。
(1)医用酒精 (“是”或“不是”)纯净物。
(2)口罩中的下列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选字母)
A.纯棉布绳 B.喷熔布(聚丙烯) C.塑料条
(3)酒精完全燃烧的产物的化学式为 。
(4)工业上制取“84”消毒液是用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O和一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上述设备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填设备名称)。
(2)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
(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合理即可)
(4)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符号表达式解释)。
三、实验题
24.聚丙烯(PP塑料)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塑料,可用于生产塑料饭盒、一次性水杯等。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研究PP塑料的组成,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使该塑料样品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PP塑料的组成,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塑料样品碎屑4.2g,装入玻璃管中,并称量D、E装置的质量分别是132.3g和112.4g,连接好A、B、C装置;
Ⅱ.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一段时间后连接D、E、F装置并点燃酒精灯;
Ⅲ.待C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充分冷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Ⅳ.再次称量D、E装置的质量分别是137.7g和125.6g。
已知:浓硫酸能吸收水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C中塑料碎屑完全燃烧,B、D、E装置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1)仪器A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步骤Ⅱ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其他操作的目的是 。
(3)小组成员小胡对比称量结果发现D、E装置的质量都增加了,于是他马上告诉大家PP塑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组成员讨论后认定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4)小聪同学经过仔细分析和计算的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PP塑料由 元素组成它们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并计算出了与塑料碎屑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四、综合应用
25.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
(1)下图是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
①上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填序号);
②海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工作原理如下图:
①写出步骤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下列有关这种设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 B.不需要能源 C.原理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D.可全天候使用
26.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Ⅱ实现了的 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 ,c和d的化学式是否相同? 。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 (答出一条即可)。
五、计算题
27.某工厂每天要燃烧含硫1.6%的烟煤100t。求:
(1)每年(以360天计算)共排放出多少吨二氧化硫?
(2)若用氧化钙做固硫剂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稳定的硫酸盐,则每年需要氧化钙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章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合成橡胶 B.纯棉围巾
C.塑料瓶 D.不锈钢菜刀
【答案】B
【解析】A、合成橡胶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棉花在自然界存在,且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塑料瓶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不锈钢菜刀是合金属于人工合成的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2.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中有关于石油的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下列关于石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化工产品 B.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其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答案】C
【解析】A.石油是从有机物质中形成的,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残骸。在这些有机物质死亡之后,它们逐渐被埋在深层的沉积岩层中,受到地热和地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了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化工产品,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错误;
C.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有硫元素等,选项正确;
D.石油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水,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是清洁能源,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生活
①黄铜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 ②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环境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SO2、NO2 的排放会引起酸雨
【答案】C
【解析】A、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因此黄铜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②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故A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B、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②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故B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C、①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是经过亿万年缓慢形成的,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均为不可再生能源,②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正确,故C说法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②SO2、NO2排放,经过一系列反应会生成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故D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目前我国年产垃圾总量约5亿吨,其中约2/3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实行垃圾的分类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以下物质应该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
A.废旧报纸 B.烂菜叶、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饮料瓶
【答案】B
【解析】A、废旧报纸有回收价值,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选项不符合题意;
B、烂菜叶、果皮等生活垃圾则不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选项符合题意;
C、易拉罐主要是金属铝,有回收价值,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饮料瓶有回收价值,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后,汤加及周边地区遭遇了酸雨。下列气体会形成酸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氮气是空气中的成分,性质不活泼,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错误;
B、SO2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硫酸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正确;
C、一氧化碳虽有毒,但不与水反应,不会形成酸雨,错误;
D、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成分之一,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错误。
故选:B。
6.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陶瓷 B.焊锡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答案】D
【解析】A、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和水泥、沙子等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清洁能源:风能、潮汐能
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C.金属材料:生铁、氧化铁
D.氧化物: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
【答案】A
【解析】A、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风能、潮汐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正确;
B、二氧化碳是空气中一种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在空气易形成硫酸,形成酸雨,是空气的污染物,错误;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生铁中铁、碳合金,属于合金,氧化铁不具有金属特性,不属于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铁中只有铁、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故选A。
8.“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
A.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B.出行常开私家车
C.使用节能灯 D.教科书循环使用
【答案】B
【解析】A、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B、出行常开私家车会,会增加化石能源使用,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
C、使用节能灯泡可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D、教科书循环使用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形状记忆合金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
C.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材料,能有效减少废弃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
D.木材的使用广泛,木头中含有复杂的含碳化合物,属于天然有机材料
【答案】A
【解析】A、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B、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故B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材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之一,故C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木材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材料,故D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如图是某短大衣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品名:短大衣 规格:165/88A 执行标准:GB/T2665-2009 外料:羊毛100% 里料:涤纶100% 质量等级:合格品
A.短大衣是由两种材料制成的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和涤纶均属于高分子材料 D.可以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答案】B
【解析】A、根据短大衣标签可知,短大衣是由羊毛和涤纶两种材料制成的,故A正确;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B错误;
C、羊毛和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由于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味,而涤纶燃烧时没有,所以可以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故D正确。
故选B。
11.“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能源的利用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氢能源客车 B.太阳能路灯
C.水力发电 D.炭火做饭
【答案】D
【解析】A、氢能源客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不合题意;
B、太阳能路灯能减少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不合题意;
C、水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不合题意;
D、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
故选:D。
1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不属于金属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答案】B
【解析】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所以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说法正确;
B、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C、玻璃钢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说法正确;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说法正确。
故选B。
13.当前我国环境部门正在着力推进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B.大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答案】C
【解析】A、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产生大量烟尘,不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空气不受污染,不符合题意;
C、烧煤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大量烟尘,大力发展煤炭发电,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符合题意;
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环保节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材料科学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对材料问题的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具有热塑性,电木插座破裂后可热修补
B.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用灼烧的方法,比较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的硬度可相互刻划
C.铝合金、铁合金都属于无机金属材料,而塑料、纤维、橡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天然纤维就是纤维素
【答案】B
【解析】A、聚乙烯具有热塑性,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可以热修补,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熔化,不可热修补,不符合题意;
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比较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的硬度,可相互刻划,留下划痕的硬度小,符合题意;
C、铝合金和铁合金均属于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和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天然纤维不一定是纤维素,如蚕丝也是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化学在材料、城建、资源、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与能解决的问题不一致的是( )
A.分子破裂,原子重组 B.回收雨水,再利用
C.合成新药物 D.将不同类别的材料优化组合
【答案】A
【解析】A、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 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该过程中分子没有破裂,原子没有重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解决的问题不一致,符合题意;
B、回收雨水,再利用,可解决城市内涝,节约用水,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解决的问题一致,不符合题意;
C、合成新药物能抑制细菌、病毒,保障健康,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解决的问题一致,不符合题意;
D、将不同类别的材料优化组合,能制得性能优越的复合材料,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解决的问题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下列实验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B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鉴别棉线和蚕丝制品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鉴别AgNO3和Na2SO4 取样,溶解在水中,再滴加BaCl2溶液和稀HNO3
【答案】D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而氯化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明显现象,鉴别化肥KCl和NH4Cl,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棉线灼烧有烧纸气味,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取样,溶解在水中,再滴加BaCl2溶液和稀HNO3,AgNO3和Na2SO4都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17.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自来水和蒸馏水 食盐和纯碱 食醋和酒精 羊毛和涤纶
方案一 观察颜色 稀盐酸 闻气味 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肥皂水 加水溶解 点燃 触摸
【答案】C
【解析】A、自来水和蒸馏水:观察颜色均为无色,无法区分;加入肥皂水,自来水泡沫少、浮渣多,蒸馏水泡沫多、浮渣少,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食盐和纯碱:加入稀盐酸,食盐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纯碱(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可以区分;加水溶解,都易溶于水,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食醋和酒精:闻气味食醋有酸味,酒精有酒味,可以区分;点燃食醋不能燃烧,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羊毛和涤纶: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涤纶有特殊气味,可以区分;触摸二者感觉无明显不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B.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来延长保质期
C.小明的妈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答案】A
【解析】A、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则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要合理饮食,不能只吃蔬菜和水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塑料、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材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9.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都可用于制作食品袋
B.区别毛织品和棉织品的简易方法是点燃少许样品并闻气味
C.掩埋、焚烧废旧塑料袋是减少“白色污染”的简捷而有效的方法
D.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小
【答案】B
【解析】A、聚乙烯无毒,聚氯乙烯塑料有毒,原料为聚乙烯的塑料袋用于食品包装对人体无害,而原料为聚氯乙烯的塑料袋用于食品包装则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
B、毛织品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毛织品会产生有烧焦毛发的焦煳味,灼烧棉织品无味,根据灼烧的气味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焚烧含氯废旧塑料袋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C错误;
D、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故D错误;
故选B。
20.环保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头纸”属于复合材料 B.主要原料碳酸钙属于盐类化合物
C.石头纸的应用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D.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答案】D
【解析】A、由题中信息可知,石头纸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所以属于复合材料,选项正确;
B、碳酸钙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类化合物,选项正确;
C、石头纸制造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不需要植物纤维,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选项正确;
D、石头纸中的碳酸钙、聚乙烯、胶合剂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选项错误;
故选D。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与简答
21.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举行,本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1)本届亚运会全部场馆均使用绿色能源,这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氢能应急电源车实现首次应用。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2)在亚运会场馆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该火炬采用的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牛羊畜粪等物质作为原料转化而成的。甲烷是常见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保持“薪火”火种不灭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适当的温度和 。
【答案】(1)产物只有水,没有污染
(2)疏松多孔
(3)
(4)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解析】(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则被称为“绿色能源”。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则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则若想使“薪火”火种不灭,则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适当的温度和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火锅是大庆人非常喜爱的食物,寒冷的冬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温暖又美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涮火锅时的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水除外)是 。
②蔬菜也是涮火锅时不可缺少的涮品,种植菠菜时,为了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需要适量施加 (填化肥种类),施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向收获后的土壤中撒入适量 (填俗称)。
(2)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①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a.铁制水龙头 b.铜制火锅 c.铝制易拉罐
②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③汽车在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答案】(1) 蛋白质 钾肥 消石灰/熟石灰
(2) b a
【解析】(1)①六大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涮火锅时的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水除外)是蛋白质。
②钾肥主要作用是保证各种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种植菠菜时,为了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需要适量施加钾肥,施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的现象,可施用碱类物质中和酸性土壤,比如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
(2)①a、铁质水龙头,主要利用金属硬度大;
b、铜制火锅,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
c、铝制易拉罐,主要利用金属延展性;
答案:b。
a.钢铁外壳,钢铁属于合金;
b. 玻璃车窗,玻璃属于无机合成材料;
c. 橡胶轮胎,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羊毛座垫,羊毛属于天然有机材料;
答案:a。
③汽车在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有无色气泡逸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23.医用酒精、口罩和“84”消毒液是学校防止新冠病毒的必配医疗品。
(1)医用酒精 (“是”或“不是”)纯净物。
(2)口罩中的下列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选字母)
A.纯棉布绳 B.喷熔布(聚丙烯) C.塑料条
(3)酒精完全燃烧的产物的化学式为 。
(4)工业上制取“84”消毒液是用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O和一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不是
(2)A
(3)CO2、H2O
(4)
【解析】(1)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是乙醇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填不是;
(2)纯棉布绳是棉花制成的,棉花是天然有机材料;喷熔布是聚丙烯材料制成,聚丙烯是合成材料;塑料是合成材料;所以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纯棉布绳,故选A;
(3)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为:CO2、H2O;
(4)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上述设备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填设备名称)。
(2)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
(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合理即可)
(4)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符号表达式解释)。
【答案】(1)烧成炉
(2)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
(3)化学性质稳定
(4)
【解析】(1)练泥机、制坯机、施釉机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炼成炉中,发生了高温煅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可以隔绝空气,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
(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4)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三、实验题
24.聚丙烯(PP塑料)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塑料,可用于生产塑料饭盒、一次性水杯等。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研究PP塑料的组成,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使该塑料样品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PP塑料的组成,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塑料样品碎屑4.2g,装入玻璃管中,并称量D、E装置的质量分别是132.3g和112.4g,连接好A、B、C装置;
Ⅱ.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一段时间后连接D、E、F装置并点燃酒精灯;
Ⅲ.待C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充分冷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Ⅳ.再次称量D、E装置的质量分别是137.7g和125.6g。
已知:浓硫酸能吸收水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C中塑料碎屑完全燃烧,B、D、E装置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1)仪器A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步骤Ⅱ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其他操作的目的是 。
(3)小组成员小胡对比称量结果发现D、E装置的质量都增加了,于是他马上告诉大家PP塑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组成员讨论后认定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4)小聪同学经过仔细分析和计算的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PP塑料由 元素组成它们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并计算出了与塑料碎屑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答案】(1) 分解
(2)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3)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PP塑料和氧气,也可能完全来自氧气
(4) 碳和氢 6:1 14.4g
(5)偏大
【解析】(1)仪器A中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2)为了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步骤Ⅱ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其他操作。故填: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3)D、E装置的质量都增加了,说明该塑料样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PP塑料和氧气,也可能完全来自氧气,所以不能确定PP塑料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故填: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PP塑料和氧气,也可能完全来自氧气。
(4)再次称量D、E装置的质量分别是137.7g和125.6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137.7g-132.3g=5.4g;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25.6g-112.4g=13.2g。
5.4g水中氢元素质量=5.4g×,氧元素质量=5.4g-0.6g=4.8g。
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13.2g×,氧元素质量=13.2g-3.6g=9.6g。
4.2g塑料样品中氧元素质量=4.2g-0.6g-3.6g=0。因此PP塑料由碳和氢元素组成;PP塑料中碳和氢元素质量比=3.6g:0.6g=6:1;
与塑料碎屑反应的氧气的质量=5.4g+13.2g-4.2g=14.4g。故填:碳和氢;6:1;14.4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大,将使该塑料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故填:偏大。
四、综合应用
25.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
(1)下图是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
①上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填序号);
②海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工作原理如下图:
①写出步骤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下列有关这种设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 B.不需要能源 C.原理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D.可全天候使用
【答案】 ③⑤ CO2+H2O=H2CO3 CaCO3CaO+CO2↑ BD
【解析】(1)①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海水的吸收;故填:③⑤;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CO2+H2O=H2CO3;
(2)①步骤2中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CaCO3CaO+CO2↑;
②该设想充分利用太阳能,原理易得且可循环利用;故填:BD。
26.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Ⅱ实现了的 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 ,c和d的化学式是否相同? 。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 AB CO2+H2CO+H2O 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 C8H10 相同 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解析】(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而其本身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AB;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II是由CO和H2转化为(CH2)n,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d物质的化学式都是C8H10,c和d的化学式相同但不属于同种物质;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五、计算题
27.某工厂每天要燃烧含硫1.6%的烟煤100t。求:
(1)每年(以360天计算)共排放出多少吨二氧化硫?
(2)若用氧化钙做固硫剂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稳定的硫酸盐,则每年需要氧化钙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1152t;(2)1008t
【解析】(1)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答:每年(以360天计算)共排放出1152t二氧化硫。
(2)设需要氧化钙质量为y。
答:每年需要氧化钙的质量为1008t。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