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物质组成的表示(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物质组成的表示
一、单选题
1.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2H2O C.2H2 D.2H+
2.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食醋 C.花生油 D.加碘盐
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B.纯净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C.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 D.二氧化碳、氯酸钾
4.“中国天眼”FAST的“眼镜片”是由金刚砂(SiC)制造。金刚砂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5.氮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动植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下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涉及到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为
B.B点对应的物质是造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C.C点对应的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
D.E点对应的物质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6.阿富汉战争中,美国使用了一种名为BLU-82的燃料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能快速消耗尽空气的氧气,使极大范围内的生物缺氧死亡,该炸弹的主要药品之一是环氧乙烷(化学式为C2H4O)。下列关于环氧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氧化物 B.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D.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
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复合肥料:尿索、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8.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有单质生成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9.“有山千丈色如丹”。广东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岩石中含较多氧化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铁呈黑色 B.氧化铁中铁元素为+2 价
C.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人体内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10.饮料中的水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中含有氧分子
B.丁酸乙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丁酸乙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丁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7.6%
11.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于2017年4月20日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肼(N2H4)是航天事业的功臣,常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B.一个N2H4分子由1个N2分子和2个H2分子组成
C.肼的化学式可简写为NH2
D.肼是一种混合物
12.2023年2月美国发生了氯乙烯C2H3Cl化学药品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氯乙烯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三种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C.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二、计算题
14.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X千克,若某原子的质量为Y千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写出计算表达式)。
15.戊二醛(C5H8O2)是新一代消毒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戊二醛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   。
(3)10g戊二醛恰好完全燃烧需要   g氧气。
16.某品牌补钙剂的部分说明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牌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维生素D 规格:2g/片,其中含碳酸钙1.5g (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一片
(1)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求1片该钙片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   
三、填空题
17.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符号)。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名称)。
(3)S2-中的数字“2”含义是   。
(4)H2O中数字“2”含义是   。
(5)写出元素符号H的含义   。
18.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 pH6.5—8.5,铜<1.0mg L-1,铁<0.3mg L-1, 氟化物<1.Omg L-1,游离氧〉0.3mg 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利用明矾净水的原理   
19.用化学用语(化学符号)表示:
(1)电解水实验中不可再分的粒子    ;
(2)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四、实验探究题
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如图)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故答案为:,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   通入。
21.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某实验小组对此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实验1】
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3)【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4)【实验2】
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30mLH2O2溶液。
将30mLH2O2溶液平均分6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实验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量筒内液体总体积(mL) 103 206 257 262 267 x
(5)①表中的数据x=   。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正确。(填“猜想一”或“猜想二”)
(6)【拓展反思】
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双选)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22.请参与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记录数据
A.借助新型传感设备探究红磷、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的耗氧情况 燃烧红磷: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85% 燃烧白磷: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21%
B.用铁生锈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反应前测定:广囗瓶容积(扣除药品、导管和瓶塞所占容积)为125.0mL 反应后测定: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 为25.0mL
(1)红磷和白磷是由相同的磷元素组成的不同   (填“化合物”或“单质”)。进行A实验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2)实验A的测定结果是在操作无误、装置不漏气,红磷、白磷均足量的情况下得到的,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说明红磷、白磷耗氧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
(3)实验B中,下列属于为加快实验进程而采取的措施是   和   (填数字编号)。
①在集气瓶中进行 ②塞紧瓶塞不漏气③使用铁粉而不使用铁丝④加少量食盐
(4)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   (写化学式)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表中记录数据,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5)(反思与拓展)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时也能耗氧,从化学式可以看出,铜绿的生成是铜与水及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过程,所以,实验B   (填“能”或“不能”)用铜粉代替铁粉。
五、综合题
23.利用天然气冶炼铁的的主要流程如下。
(1)CH4+CO2 2CO+2H2是转化炉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   。
(2)在炼铁竖炉中发生的反应有:Fe2O3+3H2 2Fe+3H2O、   。
2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分析该图后填空。
(1)E所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   。
(2)图中可表示K2SO3这种盐的点是   (填字母)。
(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4)写出由C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2个氧原子   ;
(3)5个水分子   ;
(4)氢氧根离子   ;
(5)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6)最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H2是氢气的化学式,能表示1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H2O表示2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C、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H2表示2个氢分子,符合题意;
D、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H+表示2个氢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2.【答案】A
【解析】【解答】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A、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答案正确;
B、食醋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答案错误;
C、花生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答案错误;
D、加碘盐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A答案错误;
B、纯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五氧化二磷是氧化物。B答案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纯净物。C答案错误;
D、二氧化碳、氯酸钾都是纯净物。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混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在金刚砂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解答。
5.【答案】C
【解析】【解答】A、A点对应物质为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即氮气,不符合题意;
B、 B点对应的物质是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不符合题意;
C、C点对应物质为硝酸,D点为硝酸盐,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D点对应物质,符合题意;
D、 E点对应的物质为铵盐,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类别及氮元素化合价推导出对应物质,再按物质性质进行判断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答】A、环氧乙烷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环氧乙烷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4+16=44,符合题意;
D、根据环氧乙烷的化学式(C2H4O)可知,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纯净物有固定组成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答】A、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除外,甲烷、乙醇、乙酸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复合肥是含有N、P、K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尿素中只含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C、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机物、复合肥、混合物、合成材料的概念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生成物为,生成物的分子均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均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1个 和1个 反应生成 1个 和1个,其中一个 和1个 没有参与反应,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图中涉及 、四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该过程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设计的物质共4种;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
9.【答案】C
【解析】【解答】A. 氧化铁呈红棕色,故错误;
B. 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 价,故错误;
C.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正确;
D. 人体内缺铁会患贫血症,长时间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化铁的颜色、化合价,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A. 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构成,其中不含有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 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 元素不能说个数,只能说种类,故C不符合题意;
D. 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气含有氧分子。
B、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C、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D、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1.【答案】A
【解析】【解答】A、N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32,A符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肼(N2H4)的化学式可知,每个N2H4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每个肼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为N2H4,C不符合题意;
D、肼(N2H4)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解答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
C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D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A答案错误;
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2种。B答案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答案错误;
D、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
13.【答案】A
【解析】【解答】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故该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就是离子,质子、电子也带电,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就是物理变化,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
B、根据带电的微利有质子、电子、离子来解答;
C、根据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但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来解答;
D、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来解答。
14.【答案】
【解析】【解答】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解答。
15.【答案】(1)100
(2)60%
(3)19.2;
【解析】【解答】(1)戊二醛(C5H8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5+1×8+16×2=100;(2)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0%。(3)解:戊二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设10g戊二醛恰好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
解得 =19.2g
答:10g戊二醛恰好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19.2g。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3)根据戊二醛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氧气的质量分析
16.【答案】(1)3
(2)10∶3∶12
(3)0.6
【解析】【解答】(1)碳酸钙由碳、氧、钙3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3×16)=10:3:12;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其中含碳酸钙1.5g,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1.5g×40%=0.6g。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3)根据图示数据和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17.【答案】(1)Al
(2)二氧化硫分子
(3)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4)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5)氢元素、1个氢原子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填:Al。(2)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故填:二氧化硫分子。(3)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4)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数字“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填: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5)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H可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故填:氢元素、1个氢原子。
【分析】(1)根据地壳中含有的元素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是由分子构成的分析
(3)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电荷数
(4)根据化学式中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5)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
18.【答案】(1)物理
(2)混合物
(3)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解析】【解答】(1)由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可知二者的区别是:该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由图中信息可知,感官指标通常指的是物质的异味、臭味等,属于物理性质;(2)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3)明矾用于净水的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分析】(1)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分析
(2)根据含有多种成分的物质是混合物分析
(3)根据明矾能使悬浮物沉降分析
19.【答案】(1)H、O
(2)
【解析】【解答】(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电解水实验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们分别表示为H和O;
(2)高锰酸钾(KMn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显+7价。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表示为:故答案为: 。
【分析】(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2)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
20.【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E或F或G;MnO2;催化作用;2H2O2 2H2O+O2↑
(4)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凡叙述合理均可)
(6)b
【解析】【解答】(1)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①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收集到的气体更纯;②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易导致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应该略向下倾斜;(3)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固体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F,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用装置E或G。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法制氧气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MnO2,在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 2H2O+O2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CO2,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关闭弹簧夹,大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试管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下降到隔板下边时,固体反应物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反之,打开弹簧夹,反应开始。(6)欲用G装置收集H2,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则H2应从导管口b端通入。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需要伸入集气瓶底部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5)根据B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行分析;
(6)根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21.【答案】(1)+1
(2)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3)催化剂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272;猜想一
(6)C;D
【解析】【解答】(1) 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2)要验证产生气体为氧气,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 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起催化作用 ,则猜想二为:作催化剂。
(4)所给装置要收集气体并测得气体体积,所以需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必须检验装置气密性。
(5) ①由表中所给数据可知,每加入5毫升过氧化氢溶液时,量筒内液体总体积除增加5毫升过氧化氢排出水体积之外,还增加氧气排出水的体积,而第4次之后只增加5毫升,说明气体不再生成,则表中的数据x=272. ②加入相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体体积不相等,由此得出 NaClO 不是催化剂,则猜想一成立。
(6) 不同的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反应,造成危险,A错误; 使用84消毒液适宜的浓度最好,不是浓度越高越好 ,B错误; 酒精具有挥发性或易燃性,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C正确; 84消毒液不稳定、75%酒精易挥发,这些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D正确。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氧气利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
(4)根据制气装置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5)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结合量筒内液体增加体积有5毫升过氧化氢溶液排出水的体积和产生气体排出水的体积及相等量过氧化氢产生气体不相等分析;
(6)根据消毒剂的性质分析。
22.【答案】(1)单质;4P+5O2 2P2O5
(2)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更容易燃烧
(3)③;④
(4)O2、H2O;20%
(5)氧气、二氧化碳;不能
【解析】【解答】(1)红磷和白磷是由相同的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单质;4P+5O2 2P2O5;(2)用测氧气浓度的电子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更容易燃烧;故填: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更容易燃烧;(3)上述实验中:铁粉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速率会加快;氯化钠能加快铁粉的锈蚀速率;故填:③;④;(4)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根据表中记录数据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ⅹ 100%=20%;故填:O2、H2O;20%;
[反思与拓展]化学式可以看出,铜绿的生成是铜与水及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过程;铜粉锈蚀需要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反应时,由于二氧化碳含量低,铜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所以不能用铜粉代替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氧气、二氧化碳;不能。
【分析】【实验探究】(1)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进行分析;
(3)根据加快铁锈蚀速率的措施进行分析;
(4)根据铁锈蚀的原理以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反思与拓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铜的锈蚀条件进行分析。
23.【答案】(1)C和H
(2)
【解析】【解答】(1)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1)×4=0,x=-4;二氧化碳中氧元素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y+(-2)×2=0,y=+4;一氧化碳中氧元素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z,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z+(-2)=0,z=+2,;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
故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C、H;
(2)发生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原则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分析
24.【答案】(1)SO2
(2)G
(3)单质
(4)H2SO4+2NaOH=Na2SO4+2H2O
【解析】【解答】(1)E点对应的物质化合价为+4价,对应物质种类为氧化物,所以是二氧化硫,故填:SO2;
(2)K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又是盐类,所以是G点;
(3)图中涉及到了硫的氧化物、盐和酸,没有单质,所以A表示的是单质硫;
(4)C是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2SO4+2NaOH=Na2SO4+2H2O。
【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是+4价硫的氧化物分析;
(2)根据K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且属于盐类分析;
(3)根据纯净物的种类分析;
(4)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25.【答案】(1)Ca
(2)2O
(3)5H2O
(4)OH-
(5)
(6)CH4
【解析】【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故答案为:Ca;
(2)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答案为:2O;
(3)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5个水分子表示为: 5H2O ,故答案为:5H2O;
(4)氢氧根离子的符号为:OH-,故答案为:OH-;
(5)氧化镁中镁为+2价,则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
(6)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故答案为: CH4。
【分析】(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6)最简单有机物是甲烷。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