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渝学校八年级
(下)第一次物理学业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B. 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m/s
C. 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5min D. 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60Pa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所以所受的重力约为0.5N,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6-1s,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受到的重力约为3N,其平放在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5m2,所以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60Pa,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汽车正向右做加速运动
B. 图乙中小球受到惯性的作用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C. 图丙中敲击时,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
D. 图丁中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从而保证驾驶人的安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中人向右倾,可能汽车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人由于惯性向前倾,或汽车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人由于惯性向后倾,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图丙中敲击时,锤柄突然突然受力,改变运动状态而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使其套紧在锤柄上,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同一物体惯性不能减小,图丁中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而不是减小惯性,从而保证驾驶人的安全,故D错误。
故选C。
3. 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头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头顶足球时,头给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 足球在空中受到头的推力和重力
C. 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不受到力
D. 球受到的推力是因为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足球被顶出去,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了变化,头给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足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不再受头的推力作用,故B错误;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C错误;
D.球受到推力的作用是因为头发生了形变,从而给足球弹力,故D错误。
故选A。
4.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钢笔对书的压力作用在书上,书对钢笔的支持力作用在钢笔上,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书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上,大小为书的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书上,大小为书和钢笔的总重力,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书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书上,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钢笔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钢笔上,方向为竖直向下,书对钢笔的支持力作用在钢笔上,方向为竖直向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对B 的摩擦力与物体 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和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C.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C错误;
D.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F,因存在摩擦力,所以地面一定是粗糙的,故D正确.
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吸管剪成斜口
B. 书包带较宽
C. 铁轨下铺枕木
D.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答案】A
【解析】
【详解】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CD.书包带做得比较宽大、在铁轨下面铺枕木、大型载重车有很多车轮,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的接触面 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C. 压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D. 压力的方向总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AD.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或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压力的方向不一定与重力的方向一致,故A正确,D错误;
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如果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压力的大小与重力无关,故B错误;
C.当物体孤立静止置于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重力有关,故C错误。
故选A。
8. 在下图所示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吸盘
C 吸油烟机 D. 注射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
B.吸盘挂钩利用的是大气压,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吸油烟机在工作时,利用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在吸药液时,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来工作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A. 甲的最大 B. 乙的最大 C. 丙的最大 D. 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图,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容器形状不同,液体体积关系为
V甲<V乙<V丙
三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密度公式知,密度关系为
ρ甲>ρ乙>ρ丙
根据p=ρgh知,h相同,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为
p甲>p乙>p丙
根据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
F甲>F乙>F丙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面上,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
A. 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l∶6
B. 它们的体积之比VA∶VB=1∶3
C. 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l∶3
D.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2∶3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知,两圆柱体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
A.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则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
故A不符合题意;
CD.两圆柱体的粗细相同,即底面积(受力面积)相同,由可得,两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G=mg,所以,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
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根据,故两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盛有体积相同的液体。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等于,则可能等于
B. 若等于,则一定等于
C. 若大于,则一定大于
D. 若小于,则一定小于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若mA等于mB,根据G=mg可知,GA=GB;规则形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同;根据图示可知,SA>SB,根据可知,pA﹤pB;故AB错误;
C.若mA大于mB,根据G=mg可知,GA﹥GB;规则形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则FA>FB,SA>SB,根据可知,无法判定压强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
D.若mA小于mB,根据G=mg可知,GA﹤GB;规则形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则FA﹤FB,SA>SB,根据可知,pA一定小于pB,故D正确。
故选D。
12. 如图所示,A、B是质量分布均匀正方体物块,其棱长分别是20cm、30cm。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如图甲所示,A对地面的压强是B对A的压强的4倍;然后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A、B的质量之比mA∶mB=4∶1
B. A、B的密度之比ρA∶ρB=8∶81
C. 图甲中只将B沿竖直方向切割部分并取走,A对地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D. 图甲中A对地面的压强与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9∶4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题意,两正方体的体积比为
即。A对地面的压强是B对A的压强的4倍;则
故A、B的密度之比为
A、B的质量之比为
故AB错误;
C.图甲中只将B沿竖直方向切割部分并取走,总重力减小,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保持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压强变小,故C错误;
D.图甲中A对地面的压强与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8个小题,第20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3.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的杰出成就,人们将其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质量大的物体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是因为它具有的________大。
【答案】 ①. 牛顿 ②. 惯性
【解析】
【详解】[1]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数学领域有许多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杰出成就,人们将其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其运动状态更难改变。
14. 如图所示,小车同时受到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作用,在50s内向前匀速运动了70m,小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__,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_N。
【答案】 ①. 1.4 ②. 0
【解析】
【详解】[1] 小车的运动速度为
[2] 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合力为0N。
15. 如图所示,物块在两侧钩码共同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g取,则图中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钩码对物块施加拉力的同时,物块也对钩码有拉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
【答案】 ①. 0 ②. 相互
【解析】
【详解】[1]物块在两侧钩码共同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块所受合力为0。
[2]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钩码对物块施加拉力的同时,物块也对钩码有拉力的作用。
16. 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这种材料密度仅为,如图所示为一块的“全碳气凝胶”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由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桃花受到的压力和“碳海绵”受到的_________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① 16 ②. 支持力
【解析】
【详解】[1]“气凝胶”的质量为
[2]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桃花受到的压力和“碳海绵”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7. 如图所示容器是连通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点的液体压强为,则点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
【答案】1200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B点的深度
由可知,液体的密度
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
A点的液体压强
18. 如图所示,将圆柱体A、B重叠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圆柱体A的重力为200N,底面积为100cm2,圆柱体B的重力为80N,底面积为40 cm2.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p=______Pa,圆柱体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______Pao
【答案】 ①. 5×104 ②. 7×104
【解析】
【详解】[1] 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力大小
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大小为,即,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
[2] 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力为
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大小为,即,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
19. 如图甲所示,有A、B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0.4m。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A的上方中央。叠放后A对地面的压强与B剩余的压强随切去厚度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B的重力为__________N。若在B切割前,将重力为64N的物体C分别放置于物体A、B上方中央,为使放上物体C后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应将物体B沿水平方向切下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答案】 ①. 108 ②. 2.8
【解析】
【详解】[1]由图乙可知,当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0.3m时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0,则物体B的高度为0.3m,物体B为正方体,可得其边长为0.3m,则物体B的底面积为
SB=(0.3m)2=0.09m2
当B没有被切去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Pa,根据F=pS可得,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为
FB=pBSB=1200Pa×0.09m2=108N
因为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所以B的重力
GB=FB=108N
[2]由图乙可知,当A上没有放B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Pa,物体A的底面积为
SA=(0.4m)2=0.16m2
根据F=pS可得,此时A对地面的压力为
FA=pASA=1200Pa×0.16m2=192N
因为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所以A的重力
GA=FA=192N
设物体B沿水平方向切下部分的重力为ΔG,又因为放上物体C后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ΔG=28N
B物体切下的重质量为
20.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分别对斜面和水平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对水平面的压力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作用点可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过压力作用点画一条垂直于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标出符号F,即为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21小题6分,22小题6分,23小题4分,共16分。)
21. 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相同的初速度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5)实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
【答案】 ①. 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 ②. 快 ③. 静止 ④. 匀速直线 ⑤. 不是 ⑥. 非平衡
【解析】
【详解】(1)[1] 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
(2)[2] 物体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
(3)[3][4]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5]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5)[6] 实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做减速运动,运动状态改变,所以受非平衡力。
22. 如图所示,小渝想用塑料瓶、泡沫和金属块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泡沫的____________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图甲的泡沫块换成金属块,如图丁所示。金属块的形变____________泡沫块的形变,则塑料瓶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____________p乙(两空均选填“>”“<”或“=”);
(4)实验中的泡沫可以换成沙子进行实验吗?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答案】 ①. 凹陷 ②. 转换法 ③. 甲、乙 ④. < ⑤. = ⑥. 可以
【解析】
【详解】(1)[1][2]本实验运用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2)[3]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泡沫的凹陷程度更明显,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4]若将图甲的泡沫块换成金属块,金属块不易发生形变,所以金属块的形变小于泡沫块的形变。
[5]由可知塑料瓶对受压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则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也相同,即p甲=p丁。
(4)[6]由于泡沫和沙子都比较容易产生形变,所以实验中的泡沫可以换成沙子。
23. 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亮检查实验装置。若这套实验装置漏气,则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_(选填“小”或“大”);
(3)比较图乙和图丁,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亮的判断是______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4)实验中小亮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于是她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__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C.丁实验中换密度更大的盐水
【答案】 ①. 不明显 ②. 大 ③. 不合理 ④. A
【解析】
【详解】(1)[1]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明显,而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则说明实验装置漏气。
(2)[2]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故应比较乙、丙两次实验,由图中可知,探头深度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故可得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3]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液体的种类不同。图乙和图丁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液体的种类也不同,不满足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因此小亮的判断不合理。
(4)[4]A.液体压强与U形管的横截面积无关,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不会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当探头的深度相同时,U型管中的液体密度越小,则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丁图中换用密度更大的盐水时,同一深度处的液体压强将增大,因此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会更明显,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4小题10分,25小题12分,26小题11分,共33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4. 如图所示,为了学生的安全购置了一批校车,校车满员时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104kg,车轮的总着地面积为0.25m2,校车以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20min。
(1)校车在这20min内行驶的路程;
(2)满员的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12000m;(2)4×105Pa
【解析】
【详解】解:(1)校车的速度为
由可得,校车在这20min内行驶的路程
(2)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答:(1)校车在这20min内行驶的路程12000m;
(2)满员的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4×105Pa。
25. 一只重2N,底面积为0.02m2的平底薄壁茶壶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茶壶内所盛的水重12N,茶壶高为15cm,茶壶中水深为12cm。求:
(1)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2)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
(3)盛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1)1200Pa;(2)24N;(3)700Pa
【解析】
【详解】解:(1)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2)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
(3)盛水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壶和水的总重力,即
盛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答:(1)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200Pa;
(2)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24N;
(3)盛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700Pa。
26. 如图所示,A、B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A的边长为10cm,B的密度为2×103kg/m3。求:
(1)B的重力;
(2)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重为15N的部分并把它放在剩余部分上方后,A对地面的压强;
(3)将B沿水平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A的正上方,此时A、B对地压强PA=3PB相等,求B切去的体积 ΔVB。
【答案】(1)540N;(2)8000Pa;(3)4.5×10-3m3
【解析】
【详解】解:(1)A、B的边长之比为1︰3,所以B的边长为
B体积为
B的质量为
B的重力为
(2)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A的重力为
A的密度为
切去的底面积为
剩余的底面积
A对地面的压强
(3)将B沿水平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A的正上方,此时A、B对地压强pA=3pB相等,所以
代入数值得
解得
答:(1)B的重力为540N;
(2)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重为15N的部分并把它放在剩余部分上方后,A对地面的压强为8000Pa;
(3)B切去的体积 ΔVB为4.5×10-3m3。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渝学校八年级
(下)第一次物理学业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B. 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m/s
C. 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5min D. 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60Pa
2.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汽车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B. 图乙中小球受到惯性的作用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C. 图丙中敲击时,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
D. 图丁中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从而保证驾驶人的安全
3. 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头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头顶足球时,头给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 足球在空中受到头的推力和重力
C. 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不受到力
D. 球受到的推力是因为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4.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钢笔受到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对B 的摩擦力与物体 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吸管剪成斜口
B 书包带较宽
C. 铁轨下铺枕木
D.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7.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的接触面 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C. 压力大小一定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D. 压力的方向总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8. 在下图所示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吸盘
C. 吸油烟机 D. 注射器
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A. 甲的最大 B. 乙的最大 C. 丙的最大 D. 一样大
10.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面上,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
A. 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l∶6
B. 它们的体积之比VA∶VB=1∶3
C. 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l∶3
D.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2∶3
1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盛有体积相同的液体。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等于,则可能等于
B. 若等于,则一定等于
C. 若大于,则一定大于
D. 若小于,则一定小于
12. 如图所示,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棱长分别是20cm、30cm。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如图甲所示,A对地面的压强是B对A的压强的4倍;然后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A、B的质量之比mA∶mB=4∶1
B. A、B的密度之比ρA∶ρB=8∶81
C. 图甲中只将B沿竖直方向切割部分并取走,A对地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D. 图甲中A对地面压强与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9∶4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8个小题,第20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3.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的杰出成就,人们将其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质量大的物体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是因为它具有的________大。
14. 如图所示,小车同时受到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作用,在50s内向前匀速运动了70m,小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__,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_N。
15. 如图所示,物块在两侧钩码共同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g取,则图中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钩码对物块施加拉力的同时,物块也对钩码有拉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
16. 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这种材料密度仅为,如图所示为一块的“全碳气凝胶”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由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桃花受到的压力和“碳海绵”受到的_________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7. 如图所示容器是连通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点的液体压强为,则点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
18. 如图所示,将圆柱体A、B重叠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圆柱体A的重力为200N,底面积为100cm2,圆柱体B的重力为80N,底面积为40 cm2.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p=______Pa,圆柱体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______Pao
19. 如图甲所示,有A、B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0.4m。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A的上方中央。叠放后A对地面的压强与B剩余的压强随切去厚度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B的重力为__________N。若在B切割前,将重力为64N的物体C分别放置于物体A、B上方中央,为使放上物体C后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应将物体B沿水平方向切下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0.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分别对斜面和水平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21小题6分,22小题6分,23小题4分,共16分。)
21. 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相同的初速度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5)实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
22. 如图所示,小渝想用塑料瓶、泡沫和金属块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泡沫的____________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图甲的泡沫块换成金属块,如图丁所示。金属块的形变____________泡沫块的形变,则塑料瓶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____________p乙(两空均选填“>”“<”或“=”);
(4)实验中的泡沫可以换成沙子进行实验吗?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3. 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亮检查实验装置。若这套实验装置漏气,则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_(选填“小”或“大”);
(3)比较图乙和图丁,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亮的判断是______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4)实验中小亮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于是她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__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C.丁实验中换密度更大的盐水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4小题10分,25小题12分,26小题11分,共33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4. 如图所示,为了学生的安全购置了一批校车,校车满员时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104kg,车轮的总着地面积为0.25m2,校车以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20min。
(1)校车在这20min内行驶的路程;
(2)满员的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5. 一只重2N,底面积为0.02m2的平底薄壁茶壶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茶壶内所盛的水重12N,茶壶高为15cm,茶壶中水深为12cm。求:
(1)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2)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
(3)盛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6. 如图所示,A、B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A的边长为10cm,B的密度为2×103kg/m3。求:
(1)B的重力;
(2)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重为15N的部分并把它放在剩余部分上方后,A对地面的压强;
(3)将B沿水平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A的正上方,此时A、B对地压强PA=3PB相等,求B切去的体积 Δ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