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温馨提示:
1、化学试卷共二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物理和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Zn-6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铁制器具表面涂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B.服用葡萄糖酸锌可以治疗贫血
C.液氮可用于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2、2023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火力发电厂对原煤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B.采用喷灌或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D.改进工艺,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3、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大量使用了铼合金,下图所示是铼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铼属于金属元素 B.铼的元素符号为
C.铼原子的核外有75个电子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导致的后果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飞溅 B.容易引起火灾 C.试管底部破裂 D.腐蚀标签
5、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秋水仙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秋水仙碱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D.秋水仙碱中碳、氢、氮、氧原子的总数为54
6、中国空间站已常年驻留航天员,为调整空间站内的气体成分,科学家利用物质转化反应消耗航天员呼出的CO2。该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的化学式为CH4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不变 D.该反应为碳中和提供了新途径
7、“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对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B.沸水结垢: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水墨字画: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干冰降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碳酸钙不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制作氮肥
9、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
A.有机物:甲烷、维生素、蛋白质 B.溶液:牛奶、白酒、生理盐水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地热能、潮汐能、风能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测定肥皂水的pH 将pH试纸润湿后浸入肥皂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C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取样,滴入几滴酚酞,再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D 证明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点燃乙醇,在火焰上方依次罩一个干燥烧杯和内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
11、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降水都是酸雨
C.碱性溶液的都大于7,所以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12、不同温度下,固体X在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比在溶剂B中的小
B.随着温度升高,X在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增大
C.20℃时,若X在A、B、C中溶解均达到饱和,所得饱和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D.适宜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将X从它的B溶液中分离出来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肼的熔点为1.4℃,沸点为113.5℃;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肼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肼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肼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肼还可以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也可以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肼的用途有 。(写一条即可)
(3)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下列固体物质中的 也具有这些性质。
A、NaCl B、 Ca(OH)2 C、NaOH D、NaHCO3
(5)除了高压锅炉,生活中还有很多铁制品表面喷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 。
14、(6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
i.如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ii.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i.收集一瓶O2用于铁丝燃烧实验,采用排水法原因是 。
(2)设计并制作简易制氧机如上图CD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产氧效率商,适合作生氧剂。
原理分析:4KO2+2CO2═2K2CO3+3O2,4KO2+2X═4KOH+3O2↑的化学式为 。
动手实践:同学们利用家中常见的饮料瓶、吸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其中C瓶的作用是 。
15、(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即可)。。
(2)固体A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理由是 。
16、(6+3分)84消毒液、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1】取少量6%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同学们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2】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似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
(2)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 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过氧化氢溶液。
(3)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①表中的数据X= 。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
【分析讨论】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5分)为测定某黄铜(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
试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在图2坐标中画出上述反应中生成硫酸锌的变化关系图,要求有图像和坐标值。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B 2、C 3、D 4、D 5、B 6、B 7、A 8、C 9、B 10、A
11、C 12、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2N2H4+N2O4 3N2↑+4H2O;(2)用作火箭燃料;(3)C;(4)空气和水。
14、(6分)(1)i.锥形瓶;
ii. 2KMnO4K2MnO4+MnO2+O2↑;
iii.集气瓶底留少量水;
(2)H2O;判断氧气的产生速率。
15、(6分)(1)漏斗或玻璃棒或烧杯;(2)Fe、Cu;(3)Fe+CuSO4═FeSO4+Cu;
(4)>;实验中加入的铁粉与硫酸铜和稀硫酸反应都生成了硫酸亚铁。
16、(6+3分)【实验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H2O22H2O+O2↑;
【查阅资料】+1;
【作出猜想】催化剂;
【实验探究】(1)检查装置气密性;
(3)①370;②如果是催化剂,则每次产生的氧气相同(合理即可);
【分析讨论】NaClO+H2O2=NaCl+H2O+O2↑。
17、(5分)解:(1)由图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6.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当加入锌的质量为6.5g时,产生硫酸锌的质量为16.1g,画图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