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 )
A.CO(NH2)2 B.Ca3(PO4)2 C.KNO3 D.K2SO4
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工业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C.硬水和软水没有区别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齐民要术》中描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说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起固氮效果,使用豆科植物肥田可减少下列化肥使用量的是( )
A.KCl B.K2SO4 C.Ca3(PO4)2 D.CO(NH2)2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B.加热固体
C.过滤泥水 D.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5.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A.Fe B.CaSO4 C.HNO3 D.Ca(OH)2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移开蒸发皿 D. 加热液体
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HNO3、NaNO3、CaCl2
B.K2SO4、Ba(OH)2、KOH、稀HNO3
C.K2SO4、Na2CO3、稀HCl、稀HNO3
D.CaCl2、AgNO3、Mg(NO3)2、NaCl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氯化物和水 B.三氧化硫和水
C.生石灰和水 D.氢氧化铜和水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在燃烧匙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硫,加热至燃烧后伸入一瓶氧气中 4.8g镁在8.0g氧气中充分燃烧 通电电解水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10.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 B.K2CO3 C.Na2SO4 D.
11.小芳家里种的空心菜叶子发黄、长势不好,是缺氮肥的表现,她应该给空心菜施放的肥料是( )
A.KCl B.CO(NH2)2
C.Ca(H2PO4)2 D.K2SO4
12.下列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柑橘之“镁”
镁是柑橘生长发育必需的中量元素,能促进柑橘果实膨大,增加果实汁液、增甜、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保持浓绿、克服大小年结果和促进维生素A、C的合成,从而有利于提高柑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在科研和生产中,往往通过分析柑橘当年生营养性春梢叶片的镁含量来判断是否缺镁。当叶片中镁含量低于3g/kg时,通常需要向土壤中施加镁肥,柑橘的生长还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土壤过酸、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因此施加镁肥时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当土壤pH>6时,施用硫酸镁30~50kg/亩较适宜:当土壤pH<6时,可以施用氢氧化镁30~40kg/亩或氧化镁20~30kg/亩。
通常矿物元素为离子态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施加氢氧化镁时,部分氢氧化镁在土壤中水的作用下会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在中国,80%的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合理施加镁肥,有助于柑橘丰产丰收。
(1)柑橘根系以 (填微粒符号)形式吸收镁元素。
(2)向土壤中施用上述镁肥,除了可以补充镁元素外,还有的作用是 。
(3)文中提及的三种镁肥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4)氢氧化镁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
(5)柑橘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其他肥料,写出一种常见的铵态氮肥: 。
14.结合如图所示实验,问答有关问题.(反应条件已省略,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1)白色固体甲的成分是 ;
(2)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白色固体丙中一定含有 ,对白色固体丙中可能存在的成分,欲确认其是否存在,需补充的操作是 .
15.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1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 。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 。
(3)图3为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空格B处应填写 。
(4)价、类关系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质A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C、F都是无色气体。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B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 性,写出F的一种用途: 。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
六、计算题
17.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K2CO3 2.38%、KOH 90%,若将此样品Wg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
10%的KOH溶液中和,恰好完全反应。试求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磷酸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K、N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磷肥中只含磷一种营养元素。
2.【答案】D
【解析】【解答】A、蒸馏水属于纯度最高的水,可看作是纯净物,不含人体所需要的矿物元素,所以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无益,故A错误;
B、无色透明的工业废水中同样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不能直接排放,故B错误;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软水则含有较少的钙、镁离子,故C错误;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
答案:D.
【分析】A、根据蒸馏水属于纯度最高的水,可看作是纯净物解答;
B、根据无色透明的工业废水中同样含有有毒物质进行解答;
C、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与肥皂水作用时基本不产生泡沫或有较多的悬浮杂质,软水则相反解答;
D、根据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使用豆科植物肥田可减少氮肥有使用量。
A. KCl中不含有氮元素,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B. K2SO4不含有氮元素,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C. Ca3(PO4)2不含有氮元素,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D. 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使用豆科植物肥田可减少氮肥有使用量。
4.【答案】A
【解析】【解答】A、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A答案正确;
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B答案错误;
C、过滤操作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答案错误;
D、用橡胶塞塞住试管时,不能将试管摁在桌面上。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粉末的操作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操作分析;
C、根据过滤的操作要点分析;
D、根据连接仪器的操作分析。
5.【答案】A
【解析】【解答】A中铁为单质,而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则不可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故A正确.
B中可用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中可用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HNO3,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中可用硫酸钙和氢氧化钡反应得到,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及利用复分解反应来制取物质,若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时才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把握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离子之间重新结合的实质.学会利用反应来制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正确;
C、取用热的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故C错误;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
C、取用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不能用手;
D、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7.【答案】A
【解析】【解答】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Na2CO3溶液与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无色气体二氧化碳,Na2CO3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不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K2SO4、Ba(OH)2、KOH、稀HNO3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其他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稀HCl、稀HNO3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溶液与CaCl2、NaCl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鉴别物质,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氯化物大部分可溶于水形成呈中性的溶液,而氯化银不能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呈酸性;故A不正确;
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与水混合得到的为呈酸性的硫酸溶液;故B不正确;
C、生石灰氧化钙遇水形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所得溶液为呈碱性的氢氧化钙溶液;故C正确;
D、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根据物质性质,判断物质放入水中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9.【答案】B
【解析】【解答】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则伸入集气瓶后,硫的质量应减少更快,故错误;
B. 由于,其中参加反应的镁、氧气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2×24):32:(2×40)=48:32:80,则4.8g镁反应消耗3.2g氧气生成8g氧化镁,故图像正确;
C. 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图像错误;
D. 红磷燃烧放热,则刚开始时装置中的压强增大,但随着氧气的消耗,压强慢慢减小,且冷却后压强小于开始时的压强,故图像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0.【答案】A
【解析】【解答】A、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碳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钠不含营养元素,不属于化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11.【答案】B
【解析】【解答】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常见的氮肥有尿素、氨水和铵盐(氨态氮肥)。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于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周围大量的热,会使周围温度降低,加速水蒸气的冷凝,从而进行人工降雨;故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故正确;
C、小苏打可以和胃酸的主在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消耗多余的胃酸;故正确;
D、改良酸性土壤,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价格高,通常加入熟石灰;故错误;
故选:D.
【分析】A、从由于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周围大量的热,会使周围温度降低,去分析解答.B、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去分析解答.C、从小苏打可以和胃酸的主在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消耗多余的胃酸去分析解答.D、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价格高去分析解答.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但要考虑物质的性质,还要考虑物质的价格.
13.【答案】(1)Mg2+
(2)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3)氧化镁或MgO
(4)红
(5)氯化铵(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通常矿物元素为离子态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故柑橘根系以Mg2+形式吸收镁元素;
(2)由题干信息可知,柑橘的生长还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土壤过酸、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因此施加镁肥时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当土壤pH>6时,施用硫酸镁,当土壤pH<6时,可以施用氢氧化镁或氧化镁,故向土壤中施用上述镁肥,除了可以补充镁元素外,还有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3)硫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镁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氧化镁是由镁、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4)由题干信息可知,部分氢氧化镁在土壤中水的作用下会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故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5)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且氯化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
【分析】(1)根据柑橘根系以Mg2+形式吸收镁元素分析;
(2)根据补充镁元素的同时可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分析;
(3)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4)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分析;
(5)根据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分析。
14.【答案】(1)BaSO4(或硫酸钡)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Mg(OH)2;取样,加入过量(或适量、足量)稀盐酸溶液
【解析】【解答】解:(1)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因此沉淀是硫酸钡,故填:硫酸钡(或BaSO4);(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根据图框,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而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若氯化钡、碳酸钠溶液过量,则会生成碳酸镁沉淀,故对白色固体丙中可能存在的成分,欲确认其是否存在,需补充的操作是取样,加入过量(或适量、足量)稀盐酸溶液.
故答案为:(1)BaSO4(或硫酸钡);(2)Na2CO3+2HCl═2NaCl+H2O+CO2↑;(3)Mg(OH)2,取样,加入过量(或适量、足量)稀盐酸溶液【或稀硝酸溶液】.
【分析】(1)根据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分析沉淀;(2)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三个反应的产物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各反应的程度分析沉淀的成分设计实验验证可能存在的物质;
15.【答案】(1)24.31
(2)12;Mg2+
(3)盐
(4)
【解析】【解答】(1)由图1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镁离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由图1知镁的原子序数为12,则X的数值为12,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Mg2+。
(3)B处对应物质为碳酸镁,属于盐类。
(4)金属镁和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质A和氢气, A为含镁元素的碱,即氢氧化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镁离子质子数=原子序数,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
(3)根据碳酸镁由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分析;
(4)根据镁与水加热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分析。
16.【答案】(1);化合;;
(2)还原;用于冶金工业(或用作燃料)
(3)不同
【解析】【解答】(1)C、F都是无色气体,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沉淀,所以C就是二氧化碳,D是红色的金属,所以D就是铜,A、B为两种黑色粉末,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B就是氧化铜和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气体F,F和B又会生成铜,所以B是氧化铜,F是一氧化碳,A是碳,经过验证各物质都满足要求,反应①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A与B反应生成C和D,即氧化铜和碳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故①填:
CO2+C2CO;②填化合;③填CO2+Ca(OH)2=CaCO3↓+H2O;④填:2CuO+C2Cu+CO2↑。
(2)A是碳,F是一氧化碳都能够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可用于冶金工业,故①填:还原性;②填用于冶金工业(或用作燃料)。
(3)一氧化碳是使白鼠中毒死亡,二氧化碳是使白鼠窒息死亡,故填:不同。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7.【答案】解:设可以得到硫酸钾的质量为x,则
H2SO4→ K2SO4
98 174
98g×20% x
x=34.8g; 答: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是34.8g。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及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