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易错点达标练习(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易错点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SO2(g)+O2(g) 2SO3(g) △H<0,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1) △H=-57.3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
D.已知2C(s) +2O2(g) =2 CO2(g) △H1 ;2C(s) +O2(g) =2CO (g) △H2则△H1<△H2
2.图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使反应更充分
B.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减小实验误差
C.每完成一次实验只需要用温度计测量两次温度即可
D.实验中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测得反应热的数值不同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B.过程Ⅰ吸收热量,过程Ⅱ放出热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加压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4.合成氨所需的H2可由反应CO(g)+H2O(g)=CO2(g)+H2(g) H<0提供,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
A.增大水蒸气浓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CO浓度 D.增大压强
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 A、0.1mol C和一定量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各改变一种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t1="15" s,t0~t1阶段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
D.t5~t6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 mol,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为a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H=-50a kJ·mol-1
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用秒表进行计时
B.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NaHSO4固体,则 (H2)增大
C.可用一段时间内H2的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D.为减小误差,可在锥形瓶和分液漏斗上口间连接一橡胶管保证液体能够顺利流下
7.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溶液中不变
8.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中黄色沉淀变成黑色沉淀
B.该实验可以说明溶度积Ksp(AgI)>Ksp(Ag2S)
C.反应后的溶液中c(Ag+):①<②
D.②中反应为:2AgI(s)+S2 (aq) Ag2S(s)+2I (aq)
9.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稀硫酸或海水)。如图是伏打电堆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时,电子由锌片通过湿布片流向铜片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湿布片上可能会有Zn(OH)2生成
C.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一定为O2+4e +2H2O=4OH
D.若湿布片所含溶液为饱和食盐水,则铜片附件有Cl2生成
10.铝的冶炼在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Al2O3的方法,装置示意图如图。研究表明,电解AlCl3-NaCl熔融盐也可得到Al,熔融盐中铝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AlCl和Al2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Al2O3装置中B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解Al2O3过程中碳素电极虽为惰性电极,但生产中会有损耗,需定期更换
C.电解AlCl3-NaCl时阴极反应式可表示为4Al2Cl+3e—=Al+7AlCl
D.电解AlCl3-NaCl时AlCl从阳极流向阴极
二、非选择题
11.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条件及部分物质未标出)。
(1) 已知:CH4 、CO, 、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 3 kJ·mol-1、283. 0 kJ·mol-1、285. 8 kJ·mol-1。则上述流程中第一步反应2CH4(g)+O2(g)=2CO(g)+4H2(g)的△H=   
(2)工业上可用H2和CO2制备甲醇,其反应方程式为CO2 ( g) + 3H2 (g)CH3OH(g)+ H2O(g)。某温度下,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人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用H2表示的前2h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该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3)在300℃、8 MPa下,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 ( g)+6H2 (g)C2H4 (g)+4H2O(g) △H。在0 .1 MPa时,按(CO2):(H2)=1:3投料,如图所示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该反应的△H   0(填“>”或“<”)。
②曲线表示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12.一定温度(t℃)下,向1 L密闭容器中通入H2和 I2各0.15 mol,发生如下反应:H2(g) + I2(g) 2HI(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t/min 2 4 7 9
n(I2)/mol 0.12 0.11 0.10 0.10
请回答:
(1)2 min内,v(H2) =   mol/(L·min)。
(2)下列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填字母)。
A.v正(H2)= v逆 (HI)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4)H2的平衡转化率是   。
(5)该温度(t℃)下,若开始通入一定量的H2和 I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4mol/L,c(I2)=0.9mol/L,则平衡时c(HI)=   mol/L。
13.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易溶性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滴定法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其操作为准确称量1.5g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每次取出待测液25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
(1)配制待测液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玻璃棒、烧杯、   、   。
(2)可用   (填“a”或“b”)量取待测液。向滴定管中注入待测液的前一步操作为   。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则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标志是   。
(4)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 27.00 27.02 26.98
经计算,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
(5)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样品纯度偏大的是____(填标号)。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有溶液溅出
B.注入待测液前锥形瓶未干燥
C.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14.据报道,CH4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条件下CO2的40倍。研究CH4和CO2的转化技术对环境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首先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CO和H2,然后再将CO和H2反应转化为CH3OH。
已知:①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1;
②CO(g)+O2(g)=CO2(g) ΔH1=-283kJ·mol 1;
③H2(g)+O2(g)=H2O(l) ΔH2=-285.8kJ·mol 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常温下,CH4(g)+CO2(g)=2CO(g)+2H2(g),其反应热ΔH=   ,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增大起始CO2的体积分数(增加CO2的用量),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CO2的转化率   (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3)若已知以下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CO2(g)+CH4(g) 2H2(g)+2CO(g) K1
CO(g)+2H2(g) CH3OH(g) K2
则CO2(g)+2H2(g)+CH4(g) 2CH3OH(g)的平衡常数为   (用K1、K2表示)。
(4)有人提出分开处理温室气体的思路如下:
ⅰ.将CO2转化为CO(NH2)2,其原理为:2NH3(g)+CO2(g) CO(NH2)2(s)+H2O(g),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有   (填标号);
A.断裂3molN—H键的同时断裂2molO—H键
B.NH3、CO2、H2O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D.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ⅱ.将CH4纯化后制作成燃料电池,则在酸性条件下,该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研究发现,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按照不同的计量数之比进行反应。其原理如下:
①CO2(g)+3H2(g) CH3OH(g)+H2O(g) ΔH1<0
②CO2(g)+H2(g) CO(g)+H2O(g) ΔH2>0
向体积恒定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温度升高,则平衡时CH3OH的平衡浓度   (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不发生改变”)。若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监测CH3OH与CO的浓度比,测得的数据先增大后减小,其先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1)-71.4 kJ·mol-1
(2)0.225 mol·L-1·h-1(或13.5 mol·L-1·minL-1;40%
(3)
(4)<;C2H4
12.【答案】(1)0.015
(2)B;C
(3)K=
(4)33.3%
(5)0.6
13.【答案】(1)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b;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管2~3次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恢复原色
(4)95.4%
(5)D
14.【答案】(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 1
(2)+247.3kJ·mol 1;增大;降低
(3)
(4)CD;CH4-8e +2H2O=CO2+8H+
(5)逐渐减小;在相对较低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催化剂活性逐渐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较显著(或“在相对较低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反应①的选择性逐渐增大”)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Module 2 Experiences Unit 3 Language in use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易错点达标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