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习题)(答案)2023-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沪科版

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1.小强和爷爷周末乘车到荣县双溪水库风景区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强和爷爷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 汽车紧急刹车时,小强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驾驶员踩刹车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2.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情形中保护司机的是 ( )
A. 前行时突然刹车
B. 前行时撞上前车
C. 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
D. 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
3. 如图所示为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的 ( )
A. 甲区、乙区 B. 甲区、丁区
C. 乙区、丙区 D. 丙区、丁区
4.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甲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小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装置的运动方向是 ( )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5. 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而摔倒。如图所示为公交车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则关于公交车此时的运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公交车一定是向西加速运动
B. 公交车可能是向东加速运动
C. 公交车一定是向西减速运动
D. 公交车可能是向东减速运动
6.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
A. 在起跳点之后 B. 在起跳点之前
C. 仍在起跳点 D. 无法确定
7. 2019年4月,我国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海域进行了实际使用武器操作。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 )
8. 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下,向前跌倒。小刚同学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
① 小刚同学身体向前倾倒。
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
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
A. ④②③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
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 )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 荡秋千到最高点后往回运动
10. 在较光滑的桌面上铺有桌布,桌布上放一盛水的玻璃杯,如图所示。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玻璃杯不会随之运动,这是由于玻璃杯具有 ,仍然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
11. 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给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选填“水”或“烧杯”)具有惯性。
12. 《流浪地球》是根据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科幻电影。小阳看完这部电影后,兴奋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假如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同时启动,使地球突然向前加速时……”请你从物理学角度展开想象,站在“流浪地球”上的你将会 ,其原因是 。
13.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抽打积木”挑战,如图所示,挑战者把一摞圆形积木叠放在一起,最上面倒放着一瓶矿泉水,用尺子快速抽打最下面的圆形积木,该积木飞走,而上面的积木和矿泉水瓶却稳稳地落在原处。广大网友都很好奇其中的道理,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大家解惑。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答案)
C 2. D 3. C 4. B 5. D 6. C 7. B 8. A 9. D
10. 惯性 静止 11. 匀速 减速 水
12. 向后倒 人具有惯性
解析:原来人与地球相对静止,当地球突然向前加速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倒。
13. 击打前积木和矿泉水瓶处于静止状态,当用力击打最下面的圆形积木时,该积木飞出,而上面的积木和矿泉水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原处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