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声学部分第一轮基础复习分类训练
声音的特征(提升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果汁,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赫兹 C.音色 D.响度
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色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的音调比丙的高 D.乙的响度比丁的小
3.如图,二胡乐师演奏时,从“1”到“5”音阶时,按在琴弦上的左手将( )
A.向下移动 B.向上移动 C.不移动 D.由紧按弦到松按弦
4.如图所示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如图是童谣“两只老虎”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诗怡同学第一次唱到“跑得快”这三个字期间,关于诗怡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频率越来越高 B.音调越来越低
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振幅逐渐增大
6.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
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
7.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8.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 )
A.音调相近 B.音色相近 C.频率相近 D.响度相近
二、填空题
9.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 相同,甲和丁的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10.如图甲所示,将手指润湿后沿着高脚酒杯杯口摩擦会听到声音,若在酒杯中不断加水,发声的音调将逐渐 (变高、变低或不变);如图乙,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水量变多,发声的音调将 (变高、变低或不变);如图丙,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将 (变高、变低或不变)。
11.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 。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你的做法是: 。
12.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用烧水壶往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如图),就凭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暖水瓶是否灌满的.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判断的吗?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的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2倍。
14.如图所示,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根据你自己掌握的声学知识和甲图中的情景,完成乙图中的波形图.
四、实验题
15.音乐课上,老师带来吉他给同学们弹奏,随着吉他弹出动听的歌曲,小刚同学发现老师的手指不时变换弹奏的位置,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学习了声音特性的知识后,小刚想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吉他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规格特点不同有关,于是作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课后找来一些不同规格的弦,见下表:
序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1 钢丝 40 0.3
2 钢丝 ① ②
3 钢丝 80 0.6
4 合金丝 60 0.6
5 合金丝 80 0.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序号为 两根弦进行实验;
(2)选择序号为4、5两根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刚选择序号为1、2两根弦进行实验,那么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① 、② ;(弦的粗细只有和两种规格)
(4)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16.【探究名称】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问题】小明想通过比较几种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为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机械闹钟、鞋盒。
【证据】(1)小明应在 (选填“较安静”或“较吵闹”)的环境中做实验;
(2)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盖上盒盖,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时为止,比较此时距鞋盒距离。
(3)下列表格是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 ;
表一
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
响度 较响 响 很弱 弱
表二
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
距离/m 3.5 4.1 2.5 3.0
【解释】实验中待测材料的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
【交流】(1)小明设计的方案B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越 的原理;
(2)你认为方案 更优,理由是 。
1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图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章明在长为1768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时间相隔4.86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 s-1)表如下:
空气(0℃) 空气(15℃) 煤油(25℃) 水(常温) 冰 铜 铝 铁
331 340 1324 1500 3230 3750 5000 5200
18.小宇拿出了从游仙城区到西成客专绵阳站的出租车车载计价器打印的发票,如图甲所示。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在送小宇这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当出租车行驶到限速50 km/h的临园干道上的一测速仪前(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2 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 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出租车是否超速?(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
答案:
1.A 2.C 3.A 4.A 5.A 6.C 7.C 8.D
9. 响度 音调
10. 变低 变低 变高
11. 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 减少甲杯中的水
12. 音调 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向暖水瓶中倒水时,瓶中空气柱变短,音调变高,所以我们就是根据音调越来越高判断水是否灌满的.
13. 14.
15. 3、5 二 40 0.6 控制变量法
16.较安静 响度 二 棉花、泡沫、毛线、报纸 小 B
17.5200m/s;铁
18.(1)42km/h;(2)超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