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杰出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的吊灯来回摆动,进而反复进行实验,发现了摆的 原理,根据这一性质制成了测量时间的钟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计时工具是 。
2.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全国各地第一时间向灾区受困群众伸出救援之手。地震时会伴有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地面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快”或“慢”)。
3.刚满17岁的黄雨婷出战2023杭州亚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夺得冠军。在射击过程中,“枪”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运动员们通常会佩戴耳塞,目的是在 处减弱噪声。
4.水是生命之源,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北方冬季囤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放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在使用空调的房间里,人们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 提高房间的空气湿度。(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5.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折射光线为 ,玻璃在 (选填“CD面的左方”、“CD面的右方”、“AB面的上方”或“AB面的下方”)。
6.在社区公益活动中,小明用钢制小铲刀清除违规张贴的“小广告”,用久的铲刀被磨去了一些,铲刀的质量 ,铲刀的密度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 ,把200g煤油倒掉150g,剩下煤油的密度为 g/cm3。
8.“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院”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很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寒,由于雪 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9.夏日的午后,瑞瑞坐车去图书馆,转角处驶来一辆正在工作的除尘水雾车,水雾车后跟着一道美丽的“小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 现象。快到图书馆时,他看到图书馆大楼向阳的玻璃外墙上金光烁烁,这是光的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的。
10.甲、乙两铁制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4,则甲、乙两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若将甲切去一半,乙切去三分之一,则甲、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二、选择题(11~16为单选题,每题3分,17、18为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6分)
11.实践证明:“测体温”“戴口罩”“要消毒”及“勤洗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对这些措施相关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B.“戴口罩”:一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50g
C.“要消毒”:一张酒精消毒湿纸巾厚度约为50mm
D.“勤洗手”:要取得好的清洁效果,洗手时间不能超过3s
12.“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新材料的使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用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
B.“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都属于新材料
C.“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
13.我国古代诗人写了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诗句,下列对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水杯的大小和材质均不同,小凯用木筷敲击杯子,监测器在相同距离处测得,甲、乙两杯子所发声音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频率f/Hz 声音强弱等级/dB
甲 400 50
乙 600 30
A.乙杯发声时音调较低 B.甲杯发声时响度较小
C.甲杯发声时振幅较大 D.甲、乙两杯发声时的音色相同
15.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如图所示,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如图1示,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如图2示,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C.如图3示,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止近视眼
D.如图4示,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6.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不变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17.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D.b物质的密度是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 cm
B.当物距u=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向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
三、计算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7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共26分。)
19.天文单位是物理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已知:海王星距离太阳约30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问: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光从太阳传到海王星需要多长时间?
20.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21.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开展社会环境调查活动,看到排污沟渠的水呈青黑色伴有臭味,他们想这污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可能超标。找到塑料瓶装满污水,用天平测得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纯净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污水的密度。
22.杭州亚运会的竞赛项目中,自行车类的项目有场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小轮车四种。公路自行车比赛是在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上举行,杭州亚运会公路自行车赛道在今年九月也已迎来首批体验骑行者,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一般要求车身重量较轻而风阻较小。下表是制造自行车可选的材料。
材料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 7.9×103 3.0×102 4.5×103 1.6×103
(1)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下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______;
(2)某品牌公路自行车的质量为14.6kg,其中橡胶占总体积的,其余部分为铝合金。已知自行车所用铝合金的质量为12kg,则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多少?
四、实验题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分别为23题、24题、25题和26题,每题7分,共28分)
23.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中甲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2)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球的直径是 ;
(3)图丙中,秒表的示数是 ;
(4)图丁中,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 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读数是 ,测量完成后从患者腋下取出体温计示数 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24.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乐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此规律可运用于 (选填“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中;
(3)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 cm刻度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
(4)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44cm刻度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选“①”“②”“③”),此时的像应是如图丙所示的 (选填字母“A”“B”“C”“D”);
①适当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②取下光屏,眼睛从透镜左侧直接透过透镜观察成像情况
③取下光屏,眼睛从透镜右侧直接透过透镜观察成像情况
(5)如图丁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拿走近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是 。
A、将光屏或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25.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在实验中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图乙是水 (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杯口附近 (填““C”或“D”)处的“白气”更浓;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此时的气压 (选填“低于”或“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请根据图丁进行分析,同组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26.如图所示,小明和同学练习测量物体的密度。
一、测固体密度
(1)小明和同学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 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将小石块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重新平衡后,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若在天平调平衡前,左盘下沾有一小块橡皮泥,整个实验过程均未掉落,上述方法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比真实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二、测液体密度
(1)在天平调节好之后,小明和同学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酱油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③然后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酱油的体积V;
(2)酱油的密度为ρ= (用已测物理量表示);
(3)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小明认为该实验过程只需要调整先后顺序,就可以减小上述误差,调整后的实验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试卷第8页,共8页
1. 等时性 秒表
【详解】[1]吊钟的每次摆动,所需时间都是相等的,和摆动幅度、摆动方向无关,由于吊钟每次摆动时间相同,即等时性。
[2]现在人们有许多测量时间的根据,例如钟表、电子表、秒表等。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计时工具是秒表。
2. 次声波 快
【详解】[1]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在岩石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空气 人耳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枪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2]减弱噪声传播的途径有: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从人耳处减弱,射击过程中,运动员佩戴耳塞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4. 凝固 汽化
【详解】[1]北方冬季囤菜,因地窖里的温度比较低,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水就会从液态凝固成固态并放出大量的热。
[2]在使用空调的房间里,空气比较干燥,放盆水,水会由液态汽化变成气态蒸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
5. OG CD面的左方
【详解】[1][2]由图可知,∠FOC=60°,则
∠FOA=90°-60°=30°
∠EOD=60°,则
∠EOA=90°-60°=30°
所以
∠FOA=∠EOA
故CD为分界面,AB为法线,则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折射光线为OG,入射角∠EOA=30°;折射角为
∠GOB=90°-45°=45°
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则玻璃在CD面的左方。
6. 减小 不变
【详解】[1][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久的铲刀被磨去了一部分,与使用前相比,它的质量减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7. 1 m3的煤油的质量是800 kg 0.8
【详解】[1]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1 m3的煤油的质量是800 kg。
[2]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会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如果把煤油倒掉一部分,体积和质量均发生变化,剩下的煤油的密度不变,还是
0.8×103kg/m3=0.8 g/cm3
8. 凝华 熔化(升华)
【详解】[1]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2]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或升华时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9. 色散 镜面
【详解】[1]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小水滴时,在折射和反射共同作用下,会被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色散。
[2]图书馆大楼向阳的玻璃外墙较为光滑,太阳光会发生镜面反射。
10. 3∶4 1∶1
【详解】[1]甲、乙两铁制实心圆柱体,密度相同,由可知,,体积和质量成正比,所以体积之比也为3∶4。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将甲切去一半,乙切去三分之一,甲乙的密度均不变,为1∶1。
11.A
【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题意;
B.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较小,约为3g,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0.4mm,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保证洗手效果,除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外,每次洗手的时间不少于20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详解】A. “超导材料”不可以应用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目要求;B.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都属于新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C. “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一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 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都应用了“半导体材料”,这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提到了“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在掌握这几种材料特点的基础上对四个选项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13.B
【详解】A.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过程会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过程会放热,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过程会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会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单位用Hz表示,由表格数据可知,乙的频率值600Hz高于甲的频率400Hz,故甲与乙相比,乙的音调高,故A错误;
B.响度是声音的大小,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分贝值50dB高于乙的30dB,则甲和乙相比,甲的响度更大,故B错误;
C.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监测器在相同距离处测得,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和乙相比,甲的响度更大,则甲的振幅大,故C正确;
D.甲、乙两个水杯材质不同,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A.图1中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看远处的景物,光线通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需要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即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止近视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图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光屏最上面应是红光,最下面应是紫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详解】A.水的密度是1g/cm3,冰的密度是0.9g/cm3,两者密度不同,故A错误;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密度相同的物质,比如煤油和酒精,故B错误;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则密度变大,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D正确。
故选D。
17.ABC
【详解】A.由图像可知体积相同时,a的质量最小,c的质量最大,根据可知,c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有图可知,当a的质量为1kg时,体积为2×10-3m3,则a的密度为
当c的质量为2kg时,体积为1×10-3m3,则c的密度为
所以a物质的密度是c的四分之一,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有图可知,当b的质量为2kg时,体积为2×10-3m3,则b的密度为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8.BD
【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物距u=20 cm时,像距v=20 cm,则u=v,由凸透镜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点处,即
u=v=2f=20 cm
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f=10 cm,故A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u=30 cm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故B符合题意;
C.当物距u=8 cm时,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凸透镜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向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过程中,物体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19.(1);(2)
【详解】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2)太阳到海王星的距离为
由得,光从太阳传到海王星需要的时间为
答:(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从太阳传到海王星需要。
20.(1)30000Hz(2)人耳不能听到(3)3000m
【详解】(1)解:发声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该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所以其频率为=30000Hz;
(2)解:该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耳不能听到;
(3)解: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00m/s,来回的时间是4s,由v=得,此时声音传播的总路程:s=vt=1500m/s×4s=6000m;故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h=s=×6000m=3000m.
21.(1)500cm3;(2)1.2g/cm3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则水的质量为
此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2)根据题意可知,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则污水的质量为
污水的密度为
答:(1)瓶子的容积为500cm3;
(2)污水的密度为1.2g/cm3。
22.(1)碳纤维;(2)1.3×103kg/m3;(3)9kg
【详解】解:(1)依据自行车架应强度大,重量小即质量小,密度小,应选碳纤维。
(2)自行车所用铝合金的体积
橡胶的体积
橡胶的质量
橡胶的密度
(3)碳纤维材料的质量
自行车的质量为
答:(1)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下表中最理想的材料碳纤维;
(2)橡胶的密度1.3×103kg/m3;
(3)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自行车的质量为9kg。
23. C 0.1cm 1.50cm 32s 热胀冷缩 39.0℃ 不会
【详解】(1)[1]刻度尺的使用要求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水平放置,注意从零刻度线开始,故正确的是C。
(2)[2][3]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圆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
d=2.50cm-1.00cm=1.50cm
(3)[4]由图丙所示秒表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 0.5min,指针在 0min 和 1min 之间,偏向 1min;大盘的分度值是 0.1s,而大盘指针在 32s,因此秒表读数 32s。
(4)[5][6][7]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如图丁,该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读数是39.0℃;因体温计的独特的缩口设计,可离开人体读数,故测量完成后从患者腋下取出体温计示数不会变化。
24. 10.0 缩小 望远镜 35 ③ D A
【详解】(1)[1]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光斑时,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为10.0cm,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60.0cm-50.0cm=10.0cm
(2)[2][3]图乙中,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此规律可运用于望远镜的物镜中。
(3)[4]凸透镜成像的光路是可逆的,由图乙可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将凸透镜向左移,使物距等于15cm,此时像距等于30cm,即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线处。
(4)[5] [6]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移到44cm刻度线处,物距为6cm,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图丙中的D,像与物在同一侧,在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应从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成像情况,所以接下来的操作是③。
(5)[7]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近视眼镜拿走,若蜡烛的位置不变,烛焰发出的光线直接经凸透镜,会聚点会变近,即像距变小,所以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若光屏的位置不变,即像距不变,可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减小物距,像距随之增大,光屏上仍可承接到清晰的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 温度计 沸腾后 液化 D 99℃ 低于 水的初温低
【详解】(1)[1]为避免反复调试高度,安装应自下而上,故最后安装温度计。
(2)[2]水沸腾前气泡上升由大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由小变大,由图乙可知是沸腾后的情形。
[3]“白气”是小水珠,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杯口处的C点温度较高,水蒸气难以液化,而D点处温度低,水蒸气容易液化,此处“白气”更浓。
(3)[5][6]由图丙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9℃;此时沸点低于100℃,所以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4)[7]由丁图可知:水的沸点相同,小红加热的水初温较低。
26. 游码 右 2.6×103 不受影响 偏大 ②③①
【详解】一、(1)[1][2]图甲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归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天平指针向左偏,故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3]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
m=20g+20g+10g+2g=52g
图丙中水的体积为
20mL=20cm3
小石块和水的体积为
40mL=40cm3
小石块的体积为
V=40cm3-20cm3=20cm3
小石块的密度
(3)[4]天平的右盘下粘了一小块橡皮泥,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即所测的密度值不受影响。
二、(2)[5]酱油的质量为
m酱=m2-m1
酱油的密度
(3)[6][7]烧杯中的酱油倒入量筒中时,由于烧杯内壁粘有少量酱油,测量出的酱油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大;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该先测量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再测倒出酱油的体积,最后测烧杯的质量,即②③①。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