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开课。下列授课内容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通过空间站的水循环系统得到饮用水
B.利用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等)制造蓝色气泡球
C.在水球中注入一个大气泡,得到一正一反的两个人
D.在显微镜下观察跳动的心肌细胞
2.现将10.6g某固体混合物样品与足量盐酸起反应,收集到4.4gCO2。若此混合物是由MgCO3、Na2CO3、CaCO3和K2CO3中的3种物质所组成,则该混合物组成不可能是
A.Na2CO3、CaCO3和K2CO3 B.Na2CO3、CaCO3和MgCO3
C.Na2CO3、MgCO3和K2CO3 D.CaCO3、K2CO3 和MgCO3
3.固体物质A跟盐酸反应生成溶液B,B与氢氧化钾反应得到沉淀C,C加热又转化为A,则A不可能是( )
A.氧化钠 B.氧化铜 C.氧化镁 D.氧化铁
4.为检验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以下做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取样,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后滴入酚酞溶液
C.取样,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滴入酚酞溶液
D.取样,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5.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 B.、、、
C.、、、 D.+、、、
6.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7.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和固体X混合加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Ca(OH)2 X CaCl2 H2O NH3
反应前质量/g 7.4 a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1.1 3.6 3.4
A.表中a的值为10.8
B.X是某种盐
C.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
8.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B.为增强肥效,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
9.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小苏打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B.用白醋长时间浸泡铝壶内的水垢
C.用食盐除去铁锅内的油污
D.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煤气罐是否漏气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溶液质量一定不变
C.碱溶液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减小
D.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只有铜片上有划痕
D.生石灰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二、填空与简答
1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品是 。
(2)灵宝寺河山苹果园里果树施肥,请帮农民选购常用的一种复合肥料 。
13.如图某校实验室里一瓶药品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1)该物质的俗称之一是 。
(2)该物质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盐”)。
(3)该物质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的符号是 。
(4)请写出该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14.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
①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木炭,应将它存放在 橱中(填“甲”、“乙”、“丙”或“丁”)。
②甲橱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
③乙橱中的固体物质可以作干燥剂的是 (写化学式)。
④丙橱中药品都属于 类别(填“酸”、“盐”或“单质”)。
⑤丁橱的物质露置于空气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挥发),说法正确的是 。
I. 溶质质量都减少 II. 溶剂质量都增大
Ⅲ. 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Ⅳ. 溶液质量都减少
15.宁夏“名牌”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宁夏枸杞是唯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科学种植是保持枸杞产量的有效手段,枸杞叶发黄且易倒伏,此时只施加一种肥料应选择的是 。(填CO(NH2)2、磷矿粉或KNO3)
(2)宁夏“夏进”高钙牛奶深受大家的喜欢,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3)宁夏六盘山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能预防雾霾,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2.5
(4)“老苗”月饼中放入的食品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其能够保鲜的原因是 。
(5)宁夏“口罩”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口罩贴合鼻梁部位的铝条很柔软,铝条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16.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3)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已知A为金属单质,其他均为化合物,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H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1)图一中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 ,其俗称有 。
A.火碱B.烧碱 C.纯碱D.苏打E.小苏打
(2)写出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
(3)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在农业上可作氮肥,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析其原因 。
(4)NH4Cl晶体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5)系列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的试剂宜用___________。
A.蒸馏水 B.稀NaHCO3溶液 C.稀NH4Cl溶液 D.饱和NH4Cl溶液
(6)写出题中工艺流程图中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写化学式,H2O除外)
(7)结合图二分析上述流程中NaHCO3固体先析出的原因 。
三、科学探究题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如图,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由此,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该结论,简单说出理由: 。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下图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变红的物质是 。
(2)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①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为了证明C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稀盐酸确保过量)
步骤Ⅱ中所加试剂及现象为 (酸碱指示剂、pH试纸除外)。
【探究三】氢氧化钠的应用
实验室中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氯化氢 d.氧气
四、计算题
20.Na2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aCl,现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的该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求
⑴恰好反应时,消耗盐酸中的溶质质量。
⑵此时,所得溶液(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通过空间站的水循环系统得到饮用水,只是水的状态的相互转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等)制造蓝色气泡球,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了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在水球中注入一个大气泡,得到一正一反的两个人,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在显微镜下观察跳动的心肌细胞,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B
【详解】假设该混合物样品全是Na2CO3;设它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10.6g x
x=4.4g
同理可得,同样质量(即10.6g)的MgCO3、CaCO3和K2CO3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5.6g、4.7g和3.4g;
A、由于Na2CO3、CaCO3和K2CO3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4.4g、4.7g和3.4g,是有可能平均到4.4g的;所以,该混合物组成是有可能的,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B、由于Na2CO3、CaCO3和MgCO3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4.4g、4.7g和5.6g,是不可能平均到4.4g的,并且肯定要大于4.4g,但小于5.6g;所以,该混合物组成是不可能的;正好符合题意,正确;
C、由于Na2CO3、K2CO3和MgCO3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4.4g、3.4g和5.6g,是有可能平均到4.4g的;所以,该混合物组成是有可能的;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D、由于CaCO3、K2CO3和MgCO3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4.7g、3.4g和5.6g,是有可能平均到4.4g的;所以,该混合物组成是有可能的;但不符合题意,错误。故选B。
3.A
【详解】A、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氢氧化钾既不会生成沉淀也不会生成气体和水,故不反应,故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钠。
B、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故固体可以是氧化铜。
C、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氢氧化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故固体可以是氧化镁。
D、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钾,氢氧化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故固体可以是氧化铁。
故选A。
【点睛】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满足条件的反应.本题开放度较大,只要熟练掌握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盐和碱的反应、不溶性的碱加热都会分解解答。
4.B
【分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
【详解】A、取样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与变质产生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产生气泡,可以鉴别出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无法检验变质的程度,故错误;
B、取样,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氯化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溶液呈中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样品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样品全部变质,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故正确;
C、取样,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质中含有氢氧化钠与过量的氢氧化钙,两者都呈碱性,加入酚酞试剂后溶液肯定变红色,则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错误;
D、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pH值都大于7,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及碳酸根离子的验证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pH=11的无色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详解】A、含有三价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锌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本身含有氢氧根离子,各离子之间不会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所有粒子均能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符合题意;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镁离子与氢氧根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由图中可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开始不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含有盐酸;溶液中含有盐酸时,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当盐酸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由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镁,不含有硫酸和氢氧化钠;故选C。
点睛: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碱和盐;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
7.B
【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表中a=11.1+3.6+3.4-7.4=10.7,错误;
B. 由表可知,氢氧化钙和X生成氨气和水、氯化钙,则X是氯化铵,属于铵盐,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正确;
C. X在反应后质量变为0,参与了反应,故X不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错误;
D. 由B分析可知,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5,错误;
故选B。
8.C
【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氮肥;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降低肥效;C选项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故答案选择C
考点:化学肥料和农药
9.A
【详解】A、碳酸氢钠会与面团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符合题意;
B、因为铝能与醋酸起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不能用白醋长时间浸泡铝壶内的水垢,否则会损坏铝锅,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不能除去油垢,不符合题意;
D、煤气遇火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煤气罐是否漏气,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B
【详解】A、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一定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溶液质量一定增加,不符合题意;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溶液质量不一定不变,如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溶液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C、碱溶液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故溶液质量一定减小,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可能增加,如锌与硫酸铜反应:,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溶液也可能减小,如铁与硫酸铜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试题分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故A错误;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错误;C、黄铜的硬度大,所以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只有铜片上有划痕,故C正确;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故D错误。故选C。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12. CH3COOH KNO3
【详解】(1)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品是食醋,主要成分使醋酸,表示为:CH3COOH;
(2)硝酸钾是常用的一种复合肥料,表示为:KNO3。
13.(1)纯碱/苏打
(2)盐
(3)Na+
(4)洗涤剂/蒸馒头
【详解】(1)由图可知,该物质是碳酸钠,其俗称是纯碱或苏打,故填纯碱或苏打。
(2)由化学式可知,碳酸钠是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特点,属于盐,故填盐。
(3)碳酸钠是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符号为Na+,故填Na+。
(4)在日常生活中,碳酸钠能够用来作洗涤剂和蒸馒头,故填洗涤剂或蒸馒头。
14. 甲 产生白烟、放热 NaOH 盐 Ⅲ
【详解】①木炭属于非金属单质,存放于甲厨。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③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④胆矾是硫酸铜晶体,石碱是10水合碳酸钠,都属于盐。⑤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一段时间后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溶液质量变大,故选Ⅲ。
15.(1)KNO3
(2)元素
(3)D
(4)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
(5) 过滤 纯金属
【详解】(1)根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枸杞叶发黄且易倒伏,原因是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故需要施加含有氮和钾元素的复合肥,故选KNO3;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牛奶中含有的钙是指钙元素;
(3)空气中的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选D;
(4)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水蒸气和氧气,防止食品变质,起到保鲜的作用;
(5)佩戴口罩能阻隔部分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和病毒进入口鼻,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口罩贴合鼻梁部位的铝条属于纯金属。
16.(1) 50 7:16
(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黄
(3) 分解反应 CaO+H2O=Ca(OH)2
【详解】(1)1个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分子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共含有16+28+2+4=50个原子; 奥司他韦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6×4) =7:16,故填:50;7:16;
(2)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可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黄;
(3)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②“灰”遇水成浆,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17. Cu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 Ca(OH)2+CuSO4═Cu(OH)2↓+CaSO4
【分析】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碳酸钙,F生成的G能与水反应生成H,H能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I,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则H是氢氧化钙,G是氧化钙,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则E是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D硫酸铜,故B中含有铜元素,A为金属单质,则A为铜,B为氧化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由分析可知(1)A是铜,化学式为:Cu;
(2)G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①是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②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③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属于分解反应,④是氧化钙与水的化合反应,⑤是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属于复分解反应,⑥是氢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
(4)⑤是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根据题中的条件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即可。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
18.(1) Na2CO3 CD
(2)分解反应
(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4)NH4ClNH3↑+HCl↑
(5)D
(6)CO2
(7)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
【详解】(1)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则X为Na2CO3,碳酸钠的俗称有纯碱、苏打,故填CD。
(2)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3)NH4Cl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4)NH4Cl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ClNH3↑+HCl↑。
(5)系列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的试剂宜用饱和NH4Cl溶液,因为饱和NH4Cl溶液氯化铵不溶解,其他物质可以溶解,所以可以除去杂质,且不影响氯化铵的量。
(6)在该工艺流程,CO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7)根据图二,可知同一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所以NaHCO3固体先析出。
19. 不同意,因为加入10mL水后内部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将内部空气排出,也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酚酞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 稀盐酸/稀硫酸 加入硫酸铜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变化 ac
【详解】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不能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论,是因为加入10mL水后内部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将内部空气排出,也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故填:不同意,因为加入10mL水后内部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将内部空气排出,也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因此A试管中变红的物质是酚酞溶液,故填:酚酞溶液;
(2)B试管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故填:CuSO4+2NaOH=Cu(OH)2↓+Na2SO4;
(3)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②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步骤Ⅰ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若没有蓝色沉淀(或红褐色沉淀)生成,则说明证明C已发生化学反应,故填:硫酸铜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氯化铁溶液,无明显变化);
探究三:氢氧化钠的应用
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吸收水蒸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氧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20.⑴7.3g ⑵ 24.2%
【详解】由图中信息知,⑴恰好反应时,消耗盐酸中的溶质质量∶73g×10%=7.3g。
⑵解∶反应后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z
2HCl+Na2CO3 =2NaCl+CO2↑+H2O
73 106 117 44
73g×10% z x y
= ,x=11.7g。
= ,y=4.4g。
= ,z=10.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质量为20.4g+73g-4.4g=89g;
由题中信息和计算所得有关数据,所得溶液溶质质量为20.4g-10.6g+11.7g=21.5g。
所得溶液(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4.2%。
答∶所得溶液(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2%。
点睛∶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