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开学检测模拟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12小题,12分)
1.2021年7月1日,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扬我国威,耀我中华。庆典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声音远扬 B.花团锦簇 C.红旗飘扬 D.礼炮轰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洋的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B.只要污染物排放到水中,一定会造成水体污染
C.海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80多种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大约是氧气占21%
3.如图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稀盐酸和镁条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4.下列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 B.化学与健康
①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②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①缺乏维生亲C会引起贫血病②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D.化学与安全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②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①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②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
A.A B.B C.C D.D
5.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化钼和金原子参加了反应,质量会减少
B.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C.参加反应的CO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过程中,原子、分子的数目都不变
6.硫化氢(H2S)是一种急性剧毒物质,下列有关“H2S”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化氢这种物质
B.表示硫化氢由氢、硫两种元素组成
C.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
D.表示硫化氢由2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7.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8.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A.表示电解水
B.表示相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表示用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9.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科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计液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能使酚酞变红——它们溶液中都含有OH-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早晨进校时防疫人员往学生手上喷洒酒精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甲的质量为16g,丙的质量为5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11g 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3
11.西川实验学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加入试管并置于60℃热水中,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t3时推注过氧化氢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B.t1时白磷开始燃烧
C.t4时温度大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D.t3~t4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二、综合题(5小题,28分)
13.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新方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传统方法:CaCO3在900℃以上完全分解生成CaO和 (填化学式)。
(2)新方法:
i.反应器1:一定的H2环境及较低温度下CaCO3可与H2反应生成CaO、CO和H2O。CO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
ii.反应器2:一定条件下,CO与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CH3OH),化学方程式为 。
(3)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有 (任写一条)。
1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酒精广泛用于日常的消毒。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是一种有机物,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酒精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酒精具有易燃的特性,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任写一条)。
(2)写出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5.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下同),发生装置应作的改进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F装置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分离得到CO2的操作是:关闭活塞A, 。
16.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化学实验加以验证,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三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如图A、图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盘上。
(1)二次称量后发现A装置的天平依然保持平衡,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二次称量后发现B装置的天平失去平衡,其原因是 。
(3)如图C所示,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一段时间后,玻璃棒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实验反思】(4)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利用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 容器中进行。
【实验拓展】(5)另一组同学研究了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W中所含有的元素是 。
(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填字母)。
A.打开盛装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会变小
B.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C.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湿衣服挂在阳台上很快就晒干了
17.现取8.0 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 g时,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42.3 g(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且不含钙元素)试计算 :
(1)m = 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当稀盐酸滴加至36.5 g时,烧杯内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_g。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声音远扬是声音传播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未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花团锦簇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红旗飘扬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礼炮轰鸣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选项A正确;
B、污染物排放到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危害(生产生活)和破坏(生态系统),才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B错误;
C、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不是80多种物质,选项C错误;
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占21%,选项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试管②中的气体逐渐增加,气体体积膨胀,观察到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选项正确;
B、稀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试管②中的气体逐渐增多,气体体积膨胀,观察到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时发出热量,试管②中气体受热体积膨胀,观察到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选项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周围的温度降低,试管②中的气体遇冷体积收缩,观察到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反而在导管中形成液柱,甚至是试管①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②中,选项错误,故选D。
4.B
【详解】A、①干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②用太阳能分解水,既能节约能源,还环保,正确,该选项完全正确。
B、①人体缺乏维生亲C易患坏血症,不正确;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C、①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则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②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正确,该选项完全正确。
D、甲烷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之前一定要验纯,正确;②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正确,该选项完全正确。
故选B。
5.A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在该反应中,碳化钼和金原子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分子的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H2S可以表示硫化氢这种物质,正确;
B、H2S可以表示硫化氢由氢、硫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C、H2S可以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正确;
D、H2S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不正确。
故选D。
【点睛】“硫化氢是由氢、硫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硫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注意这两句话的区别,很容易出错。
7.D
【详解】,CO2+Ca(OH)2=CaCO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白色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所以
,解得x=200g,故选D。
8.B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之比为2:1,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比锌生成的氢气多,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相等时间内,锌生成的氢气多,选项正确;
C、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即加或不加催化剂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选项错误;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需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生成氧气,且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错误,故选B。
9.A
【详解】A、水银温度计液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能使酚酞变红,因为它们溶液中都含有OH-,故选项解释正确;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早晨进校时防疫人员往学生手上喷洒酒精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酒精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C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每一格质量为1g:
反应前:甲的质量为16g,乙的质量为;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
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对应刻度0,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反应了16g;
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对应刻度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是,则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生成8g;
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对应刻度是,可知反应后丙的质量为, 反应后丙的质量没有改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反应后丁的质量是, 则该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生成了8g;
故反应可以表示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反应生成乙和丁,即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符合“1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丁的质量是11g,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压强过大,橡皮塞被冲出,另外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气球还可以收集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温度升高幅度较大,说明此时白磷开始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此时氧气浓度比t3前氧气浓度大,t4对应的温度高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白磷与O2接触,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热,故温度再次升高,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A、银和硫酸铜不反应,说明活动性:铜大于银;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活动性:铁大于铜,故能得出活动性:铁大于铜大于银,故A正确;
B、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吸热的是硝酸铵,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能鉴别,故C正确;
D、第1支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不生锈;第2支试管中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第3支试管中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对比可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共同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13.(1)
(2)
(3)能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助力碳中和/节约能源等(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在以上完全分解生成和,故填:;
(2)①根据可与反应生成、和,可以得出,则与的分子个数比为;故填:;
②根据题目信息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根据题目信息,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节约能源,该新方法的优点为能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助力碳中和;节约能源等(答案合理即可)。
14.(1)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2)
【详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酒精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5.(1)集气瓶
(2) BC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打开活塞B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C,故填:BC;
发生装置应作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F装置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通入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可得到氢气,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得到二氧化碳,故填:打开活塞B。
16. 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不能 密闭(合理即可) C、H、O AD/DA
【详解】(1)A装置中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B装置中是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失去平衡;
(3)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了,导致玻璃棒不能保持平衡,加热的一方下沉;
(4)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为了防止气体溢出,必须在密闭(密封)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5)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23g+(64g-16g)=71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32g-5g=27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00%=24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71g-27g=44g,氧元素质量为44g××100%=32g,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64g-16g=48g,24g+32g=56g>48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W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6)A.打开盛装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会变小,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发生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C.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发生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挂在阳台上很快就晒干了,是受热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的结果,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
故选AD。
17.2.2;62.5%;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36.5g-42.3g=2.2g,故m=2.2;
(2)设8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x=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当稀盐酸滴加至36.5 g时,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氯化钙烧杯内钙元素的质量是。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当稀盐酸滴加至36.5 g时,烧杯内钙元素的质量是2g。
【详解】见答案。
试卷第4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