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下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寒假预习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2.下列叙述和相关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工业上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比较铁和银的活动性:
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出氢氧化钠溶液稀释、盐酸稀释以及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稀释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a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C.从温度变化分析可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D.a点之后溶液温度下降,可能是因为反应结束,体系散热
4.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证明稀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
D.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20℃时,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C.电解水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A.A B.B C.C D.D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洗涤剂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B.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D.蚊虫叮咬处涂植物油可以减轻痛痒
7.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验证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大小 D.比较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8.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测溶液pH
9.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C.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
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11.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用硼酸处理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2.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1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 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14.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如下:厕所清洁剂 pH=1、食盐水 pH=7、肥皂水 pH=10、炉具清洁剂 pH=12,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15.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二、填空与简答
1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甲烷的分子符号是 ;硫酸亚铁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已知氟的元素符号为F(氟单质是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从微观、宏观任选一个角度简述,该反应前后 未发生改变。
17.为研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小组查得资料: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钠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废水中的硫酸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为 。
(2)当温度高于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40℃时,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4)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 。
(5)结合溶解度曲线解释,“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的原因是 。
三、实验题
18.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和小英分别抽取了I、Ⅱ两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大理石、KC1O3、MnO2、稀盐酸、NaOH溶液、H2O2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等,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I组: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应选用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其中,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
(3)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小英要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 。测得pH=1的溶液为 。
(4)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使该反应“可视化”,小英向NaOH溶液中滴加 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四、科学探究题
19.九(三)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乙 U形玻璃管中 (填“左”或“右”)边的 红墨水液面下降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 了化学反应,放热。
丙 用pH试纸测定滴加稀盐酸 前后溶液的pH值的变化 最后溶液的pH (填“≥”、“≤”或“=”)7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
(2)小组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
(3)从微观的角度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 。
五、计算题
20.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40g稀盐酸。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从微粒角度分析,此反应的实质是 。
(3)求滴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总数减少,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参与反应,故反应前后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总数不变,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含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方程式是:,故选项正确。
B、工业上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以氧化铁为例,氧化铁和CO在高温下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D、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条件之一是盐要溶于水,氯化银是不溶于水,铁不会和氯化银反应,可以用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由图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温度都升高了,都放出热量,故A正确;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a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也可能含有过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故B错误;
C.从温度变化分析可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C正确;
D.a点的温度最高,说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a点之后溶液温度下降,可能是因为反应结束,体系散热,故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比较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溶剂的体积应相同,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实验由误差,应换成浓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证明稀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的碱性消失,氢氧化钠被消耗,可证明稀盐酸与NaOH发生了反应,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导致塑料瓶变瘪,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向某温度时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但不可能从0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至NaOH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图象的纵坐标是质量,质量比不等于体积比,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大,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故做法正确;
B、铁与氧气和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喷漆可以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因此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故说法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不可用水浇灭,可立即盖上锅盖,故说法错误;
D、蚊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肥皂水减轻痛痒正确,因为蚊虫分泌蚁酸,故说法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氯化钠在水中溶解的比汽油中的多,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不能确定氢氧化钠是与稀硫酸反应放热还是与水反应放热,应该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待到冷却之后,再加入稀硫酸反应,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用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痕迹更明显,说明纯铜片硬度比黄铜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Zn和Fe的质量相等,稀盐酸浓度和体积也相同,因此能比较铁和锌的活泼性,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8.D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故图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正确;
C、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可以溶解其他溶质,故说法错误;
D、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说法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熟石灰呈碱性,可和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除去异味,用做冰箱除味剂,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错误;
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氢氧化钠与硼酸反应,生成硼酸钠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生石灰做干燥剂,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C符合题意;
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A、据图可知,随着不断滴入溶液,溶液的pH逐渐变小,即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变强,故应该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符合题意;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烧杯内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说明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此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微粒有水分子、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4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成分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腐蚀性,蚊虫叮咬后不能涂抹NaOH溶液,应涂抹肥皂液、牙膏等弱碱性物质。B错。
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C正确。
D、碱性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碱溶液,所以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4.D
【详解】A、厕所清洁剂的pH为1,小于7,呈酸性;
B、食盐水的pH=7,呈中性;
C、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
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大于7,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大,炉具清洁剂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15.A
【详解】A、如图可知,盐酸中的微观粒子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和水分子,选项错误;
B、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而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C、如图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D、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而恰好完全反应时,只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故溶液显中性,选项正确;
答案为:A。
16.(1) Al CH4 Fe2+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或“H++OH-=H2O”)
(2) 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或“氢元素化合价”)
【详解】(1)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等,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分子符号是CH4;
硫酸亚铁由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构成,含有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离子符号为Fe2+;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或“”)。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氟气和水生成氟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均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均为+1价,故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或“氢元素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17.(1)
(2)40
(3)
(4)Na2SO4/硫酸钠
(5)0℃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
【详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由图知,当温度高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呈下降趋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40℃时,硫酸钠溶解度为48.4g,则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最多溶解48.4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由图知,低于40℃时,硫酸钠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很快,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明显,故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硫酸钠。
(5)0℃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故“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
18.(1)试管
(2) B C
(3)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稀盐酸
(4) 酚酞 红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若用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则该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应选择B;
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该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应选择C;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测得pH=1的溶液为稀盐酸;
(4)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显酸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则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9.(1)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HCl+NaOH=NaCl+H2O 左 ≤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详解】(1)①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使,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了,溶液就会变为无色;
②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③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会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所以U型玻璃管中液面左侧下降右侧上升;
④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最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小于7,也可能等于7;
(2)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到底热量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无法判断;
(3)微观的角度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0.(1)NaCl、NaOH/ NaOH、NaCl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水分子
(3)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2.92%。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92%。
【详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pH>7,说明碱过量, 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2)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水分子;
(3)详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