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锦绣中学2023~2024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开学考模拟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模拟题 化学试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B.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D.合理使用脱硫煤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吃炭火锅时,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用燃烧法鉴别黄金和黄铜 D.发现厨房有天然气泄漏时,赶紧打开抽油烟机
3.钯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耐高温、强反光性等特点,常被用作汽车、医学等领域的催化剂、电镀材料等。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钯的元素符号为Pd B.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
C.钯原子的质子数是46 D.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 B.连接仪器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烧杯中水
A.A B.B C.C D.D
5.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下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B.氯化锆的化学式为ZrCl2
C.锆元素所在的周期为第二周期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8.小明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霓虹灯
C.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D.通常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填充防腐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镁、铝等金属单质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和稀盐酸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0.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 B.混合物:石灰水、石灰石
C.单质:水银、青铜 D.金属材料:铜、钛合金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探究燃烧的必要条件 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A.A B.B C.C D.D
12.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充分溶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和丙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可能是饱和溶液
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溶质质量不变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对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减少CO2的排放。首先,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同时研究出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将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海洋封存CO2时,会引起海水酸化的原因是。
(3)写出利用CO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4)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1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系列实验,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b。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用B和C两种发生装置,装置C相比装置B的优点的是;为什么不用C装置制取氧气。
(4)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15.金属材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金属的利用和回收至关重要。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磁铁的作用是。
(2)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步骤③的名称是。
(4)写出金属B的一种用途:。
16.为研究“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假设】
(1)Ⅰ、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Ⅱ、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Ⅲ、可能与有关。
【实验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2)实验一:为探究猜想Ⅰ,小红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锌和铁,然后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锌(填“大于”“小于”)铁。
(3)实验二:为探究猜想Ⅱ,小军同学利用下图1装置进行对照实验,使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片分别与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和15%的稀盐酸反应。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写出锌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4)实验三:小军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替换注射器进行数字化实验,测得两次实验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该图中信息得出一条合理结论。
【拓展延伸】
(5)已知一种金属加入比它活动性弱的两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液中,先置换出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小敏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请问在A点时,溶液里含的金属化合物有种;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利用铁的缓慢氧化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燃烧实验更加精确,小阳尝试利用铜粉代替铁粉完成该实验。查阅资料:2Cu+O2+H2O+CO2=Cu2(OH)2CO3。
(1)理论计算:若量筒内的16mg氧气完全反应,则会消耗多少铜?(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足量的铜粉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小阳发现量筒内液面几乎不上升,检查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试卷第6页,共6页
1.B
【详解】A、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应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符合题意;
C、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不充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吃炭火锅时,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做法正确;
B.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石墨质软,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故B做法正确;
C.黄金灼烧无明显变化,黄铜灼烧会变黑,所以可以用燃烧法鉴别黄金和黄铜,故C做法正确;
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抽油烟机,以免引起爆炸,故D做法错误;
故选D。
3.B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字母为元素符号,则钯的元素符号为Pd,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则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单位为“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则Pd的质子数=原子序数=46,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钯的偏旁为“钅”,则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固体药品的加热,铁夹加在试管大中上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A正确;
B.把橡胶塞塞进试管时,试管悬空,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把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故B错误;
C.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故C错误;
D.加热烧杯中水,应垫陶土网,故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锆元素的原子序数是40,即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A正确;
B、由锆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所以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化合物中锆的化合价为+2,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得氯化锆的化学式为ZrCl2。B正确;
C、由锆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锆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所以锆元素所在的周期为第五周期。C错误;
D、由锆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所以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6.C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共涉及“”、“” 、“”三种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共有“”、“”、“”、“ ”四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则共有三种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删去两边相同的分子,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该选项说法正确;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但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零,该反应中有单质,则肯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D
【详解】A、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使得水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完成水在自然界中的天然循环,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C、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D、氧气经压缩后分子的间隔变小,氧气的体积减小,所以大量的氧气经压缩后能够储存在钢瓶中,选项错误,故选D。
8.A
【详解】A、氧气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A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故B正确;
C、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防腐,故D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2O与Ne两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都为10,但是两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风能、太阳能均属于清洁能源,该选项分类正确;
B、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分类正确;
C、水银为汞单质,但青铜为铜合金,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D、铜为纯金属,铜和钛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能生锈,无法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B、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实验中除温度外溶剂种类也不相同,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C、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燃烧,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接触到了氧气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到氧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接触氧气,可以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D、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实验中溶剂种类和溶质种类均不相同,无法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C。
12.C
【详解】A、由图可知,乙和丙烧杯中,均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故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分析正确;
B、由图可知,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加入20g水,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得到丁溶液,丁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分析正确;
C、由图可知,乙和丙烧杯中,均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故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丙的过程中,由于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故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分析错误;
D、丁→戊的过程中,加入2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D分析正确;
故选:C。
13.(1)天然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3)CO2+3H2CH3OH+H2O
(4)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海洋封存CO2时,会引起海水酸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4)由图可知,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时,甲醇的产率最高,故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
14.(1)锥形瓶
(2)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氧化锰为粉末状,无法使固体与液体分离
(4)把燃着的木条放在②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
【详解】(1)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没有棉花,所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带有活塞开关和多孔隔板,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不用C装置制取氧气,因为二氧化锰为粉末状,无法使固体与液体分离;
(4)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从①进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②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
15.(1)分离金属铁
(2) Mg+CuSO4=MgSO4+Cu 置换反应
(3)蒸发结晶
(4)用作导线(合理即可)
【详解】(1)混合粉末中只有金属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通过步骤①可分离金属铁。
(2)两种金属中是镁和铜,步骤②中加入的硫酸铜会与金属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uSO4=MgSO4+Cu。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由流程图可知,操作a后得到的溶液为硫酸镁溶液,通过步骤③可得到硫酸镁固体,因此步骤③为蒸发结晶。
(4)由流程图可知,金属B为铜单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可用作导线。
【点睛】流程图题信息提取至关重要,本身难度不大,需要考生将知识点与图示信息结合起来,按题目要求进行推导,既能复习巩固知识点,也能训练推导能力。
16.(1)温度(答案合理即可)
(2)大于
(3) 收集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4)等量的锌片与酸反应,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等量且过量的锌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反应,浓度大的酸产生氢气更多)
(5) 3##三
【详解】(1)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金属本身的性质、盐酸的浓度、温度、金属和盐酸的接触面积等有关。故填:温度(答案合理即可)。
(2)金属种类不同,其他量相同,放锌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锌大于铁。故填:大于。
(3)注射器的作用是收集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收集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4)由图2可知,等量的锌片与酸反应,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量且过量的锌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反应,浓度大的酸产生氢气更多。故填:。
(5)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锌>铜>银,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锌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结合图像分析可知,AB段发生反应,BC段发生反应;A点是部分硝酸银反应,所以A点时溶液里含的金属化合物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三种。故填;3或三;。
17.(1)解:设理论上消耗铜的质量为x
x=64mg
答:理论上消耗铜的质量为64mg
(2)铜生锈需要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下反应才能发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只有0.03%,当二氧化碳被消耗完,反应无法继续进行,故量筒内液面几乎不上升
【详解】(1)见答案;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铜生锈需要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下反应才能发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只有0.03%,当二氧化碳被消耗完,反应无法继续进行,故量筒内液面几乎不上升。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8.2糖类油脂同步练习 (含解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