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7.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点P(﹣2,3)所在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点P(x+3,x﹣4)在x轴上,则x的值为( )
A.3 B.4 C.﹣3 D.﹣4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四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3,则m的值为( )
A. B.1 C. D.或5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现把这两步操作规定为一种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三角形经过连续5次这种变换得到三角形△A5B5C5,则点A的对应点A5的坐标是( )
A.(5,﹣) B.(14,1+)
C.(17,﹣1﹣) D.(20,1+)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点P的横坐标是-3,且到x轴的距离为5,则P点的坐标是( )
A. 或 B. 或
C. D.
8.已知点P的坐标为,且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 )
A. B.
C. D.或
二、填空题
9.若点 在 轴上,则a的值为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到y轴的距离为 .
11.若点P位于y轴的右侧,距y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轴下方,距x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的坐标是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
13.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并写出点A的坐标.
14.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点A,B,C,D,O都在格点上.以点O为坐标原点,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B,C,D的坐标.
15.已知点A(2a+1,a+7)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的值.
四、综合题
16.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A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
(2)将△ABC向左平移7个单位,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若M为△ABC内的一点,其坐标为(a,b),则平移后点M的对应点M1的坐标为 .
(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使变换后得到的△A2B2C2与△ABC对应边的比为1:2.请在网格内画出△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 .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a﹣7,3﹣2a),将点P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Q.
(1)若点Q位于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为整数,求出P、Q两点坐标.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为(2a+6,a-3).
(1)当点P的坐标为(4,-4)时,求a的值;
(2)若点P在第四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19.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
(1)点C的坐标是 ;
(2)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点P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
∴点P(﹣2,3)所在象限为第二象限.
故选B.
【分析】应先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P所在的象限.
2.【答案】B
【解析】【解答】在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则x-4=0,解得:x=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坐标的特征:纵坐标为0得到x-4=0,即可求解。
3.【答案】A
【解析】【解答】∵点在第四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3,
∴ 2-m>0,2m-1<0
∴ m<
∵ 点到y轴的距离为3,
∴ 2-m=3
∴ m=-1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点和象限的关系。第一象限的点(+,+);第二象限的点(-,+);第三象限的点(-,-);第四象限的点(+,-)。点到y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这个点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点坐标与象限的关系求解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得到点A1的坐标为(2+3,﹣1﹣),
同样得出A2的坐标为(2+3+3,1+),
…
A5的坐标为(2+3×5,﹣1﹣),即(17,﹣1﹣).
故选:C.
【分析】首先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得到点A1的坐标为(2+3,﹣1﹣),同样得出A2的坐标为(2+3+3,1+ ),…由此得出A5的坐标为(2+3×5,﹣1﹣),进一步选择答案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答】 ,
点 位于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坐标符号规律即可得.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点P到x轴的距离为5,
∴点P的纵坐标为5或-5,
∴点P的坐标为 或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点P到x轴的距离为5得到点P的纵坐标为5或-5,由此得到答案.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 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
或,
当时,
解得:,
;
当时,
解得:,
;
综上分析可知,P的坐标为: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点坐标的定义可得,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9.【答案】2
【解析】【解答】解:∵点P(a+1,a-2)在x轴上,
∴a-2=0,
解得a=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10.【答案】2
【解析】【解答】点(﹣2,﹣3)到y轴的距离为|﹣2|=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
11.【答案】(3,-4)
【解析】【解答】∵点P位于y轴的右侧,距y轴3个单位长度
∴点P横坐标为: 3
∵点P位于x轴下方,距x轴4个单位长度
∴点P纵坐标为: -4
∴点P的坐标是:(3,-4)
故答案为:(3,-4).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点P横坐标为: ,再求出点P纵坐标为: -4,最后求点的坐标即可。
12.【答案】
【解析】【解答】∵点在第一象限,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点坐标与象限的关系可得不等式组,再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13.【答案】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
点A的坐标是.
【解析】【分析】根据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确定原点,并建立坐标系,根据点A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
14.【答案】解: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点.
【解析】【分析】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写出点A、B、C、D的坐标即可。
15.【答案】解:因为点A(2a+1,a+7)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
所以|2a+1|=|a+7|,所以2a+1=a+7或2a+1+a+7=0,解得a=6或 .
【解析】【解答】 解:因为点A(2a+1,a+7)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
所以|2a+1|=|a+7|,所以2a+1=a+7或2a+1+a+7=0,解得a=6或 .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2a+1|=|a+7|,去掉绝对值可得2a+1=a+7或2a+1+a+7=0,分别求解即可得到a的值.
16.【答案】(1)(2,8);(6,6)
(2)(a﹣7,b)
(3)(1,4)或(﹣1,﹣4)
【解析】【解答】解:(1)A点坐标为:(2,8),C点坐标为:(6,6);(2)所画图形如下所示,其中△A1B1C1即为所求,根据平移规律:左平移7个单位,可知M1的坐标(a﹣7,b);(3)所画图形如下所示,其中△A2B2C2即为所求,点A2的坐标为(1,4)或(﹣1,﹣4).
【分析】(1)直接根据图形即可写出点A和C的坐标;(2)找出三角形平移后各顶点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根据平移的规律即可写出点M平移后的坐标;(3)根据位似变换的要求,找出变换后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注意有两种情况.
17.【答案】(1)解:∵点P的坐标为(a-7,3-2a),
∴将点P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Q(a-2,7-2a),
∵点Q位于第一象限,
∴ ,
解得2<a<3.5;
(2)解:∵a为整数,2<a<3.5,
∴a=3,
∴P(-4,-3),Q(1,1).
【解析】【分析】(1) 依据点P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Q(a-2,7-2a),利用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为正正,建立不等式组,解出a的范围即可;
(2)利用(1)结论求出a的整数解,即可求出结论.
18.【答案】(1)解:∵点P的坐标为(4,-4),∴2a+6=4
解得a=-1
(2)解:∵点P(2a+6,a-3)在第四象限,
∴
解得-3<a<3
【解析】【分析】(1)由点P的坐标为(2a+6,a-3)是点P的坐标为(4,-4),就可得出2a+6=4,解方程可解答。
(2)由点P在第四象限,可得出2a+6>0,a-3<0,解不等式组,即可解答。
19.【答案】(1)(1,4)
(2)16
【解析】【解答】解:(1)∵∠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
∴AB=3,则AC= =4,
故C(1,4);
故答案为:(1,4);(2)∵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
∴4=2x﹣6,
解得:x=5,
则△ABC沿x轴向右平移了4个单位长度,
故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4×4=16.
故答案为:16.
【分析】(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得出△ABC沿x轴向右平移的距离进而得出线段AC扫过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