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有答案)

2022-2023学年北京八十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物 理
班级_____姓名______考号_____总成绩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牛顿(N) B.千克(Kg) C.牛/千克(N/Kg) D.帕斯卡(Pa)
2.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轴承中装有滚珠 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 B 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C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
图1
3.如图2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图丁帽的面积做较大 C 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 D
图2
4.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发射的火箭升向空中 B.护士用注射器把药液推入病人的肌肉中
C.用吸管将饮料吸到嘴里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5.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活塞式抽水机 A 水箱水位计 B 茶壶 C 船闸 D
图3
6.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加速升空的火箭 B.被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 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
7.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8.图4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9.如图5所示各情景中,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沉在水底的铁球 A 水面上戏水的天鹅 B 立在河水中的桥墩 C 浮在空中的热气球 D
图5
10.小阳用水平推力F将一个木块按在墙上,木块静止,如图6所示,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墙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墙面的压力与墙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墙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11.如图7甲所示弹簧测力计挂着圆柱体,从圆柱体底部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的过程中,图7乙中各图像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力关系的是
12.小阳在实验室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中记录的一部分信息如下:使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尸。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频闪相机会自动拍摄记录物体的位置(用虚线框表示)。关于物体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O段做加速直线运动 B.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MO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5N D.OQ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5N
13. 沙滩上留有大人和小孩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两对脚印,如图9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压强大
B.小孩对沙滩的压力小,压强小
C.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力相同
D.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强相同
14.如图10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玻璃杯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甲杯中盛有水,水对甲杯底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1、p1;现将甲杯中的水全部倒入乙杯中,水对乙杯底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2、p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如图11所示是两只相同的圆柱形玻璃杯A、B,A中为煤油,B中为水,两杯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相同,若在距离管底高度相等处取a、b两点,则a、b两点压强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3N,F2=4N,若用一个力等效代替这两个力,则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A.1N B.5N C.7N D.9N
17.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2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均为零
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C.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D.甲物体受到的重力可能小于乙物体受到的重力
18.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13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形框架的下方时,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关于小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能落入P孔是因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大于惯性
B.小球能落回Q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
C.若在小球弹出的同时,小火车突然加速运动,小球将落到Q孔后方的车厢顶上
D.若在小球弹出的同时,小火车突然减速运动,小球仍能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
19.图14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不变
B.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的
C.运动员越滑越快,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D.若在运动员下滑做曲线运动时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如图15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1.如图16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物块M静止在水中某一深度处(M未与容器底接触),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受到重力、水对它的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浮力大小
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22.如图17所示,用大小为5N的力F拉动木板B,使B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物体A通过水平轻绳经定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
C.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木板B的运动状态改变
D.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3N
三、实验解答题(共43分。23至27题每空2分,29至34题每空1分,28题3分,35题8分)
23.在图18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24.如图19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25.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20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空气流速为v1,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20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20丙所示。由图20可知:p1_____p2,v1__v2。(选填“>”、“=”或“<”)
26.如图21所示是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实验中两个力F1和F2同时拉弹簧与一个力F单独拉该弹簧,都将弹簧右端点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个力与两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27.图22是小阳携带自制气压计登泰山时的两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
28.如图23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23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____侧凸起;分析并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9.如图24所示,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由静止下滑;
(2)小车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受到____的作用(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通过实验观察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_____;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将做__________运动。
30.图25所示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来确定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程度;
(2)由图甲、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和______有关;
(3)由图甲可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华釆用图26甲所示的方案: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小明采用图26乙所示的方案: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系着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你认为小华和小明的实验方案,____的实验方案更好(选填“小华,或小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华设计了如图27所示的实验。将同一木块的同一接触面分别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两种水平长木板上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水平匀速运动,根据_______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是否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
(3)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华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
33.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微小压强计、一个玻璃杯。小阳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玻璃杯中,并将其固定,如图28甲所示。
②向玻璃杯中缓慢倒入一定量水,如图28乙所示,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1。
③再向玻璃杯中缓慢倒入一定量水,如图28丙所示,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方h2。
④向图28丙所示的水中洒入适量食盐,待食盐充分溶解后,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3。
请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②和③,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是否有关;
(2)由h234.图29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由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量表示)
(2)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________,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水中,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此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5.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装有适量水的量筒。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要得到因变量的数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再用公式__________算出因变量;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改变自变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该实验的控制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4)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科普阅读题(共5分)
阅读《RO反渗透膜原理》回答36题。
RO反渗透膜原理
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Osmosis,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嗉囊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是利用了这层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被从口中吐出。这就是以后逆渗透法(ReverseOsmosis简称R.O)的基本理论架构。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一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反渗透膜的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比反渗透膜孔径大的溶解盐类、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提纯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反渗透膜能截留直径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36.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要将自来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阻隔,并使之无法通过反渗透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反渗透膜的孔径要达到______以下。
(2)图30甲中容器两侧液面在自然状态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是_____(选填“从纯水到盐水”或“从盐水到纯水”)。
(3)图30乙中两侧液体静止达到液透平衡。如果左右两容器横截面积均为100cm2,要实现反渗透,需要在图30甲中_______液面(选填“纯水”或“盐水T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至少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g=10N/kg,)
五、计算题(共8分,36题4分,37题4分)
37.如图31所示,平底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桶的底面积为0.06m2,空桶重20N,向桶内倒入52N的水,桶内水深为l0cm。g取10N/kg, ,水桶厚度忽略不计。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
(3)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38.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6N,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8N,如图32所示,已知水的密度,g取10N/kg。求:
(1)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2)物块受到的浮力;
(3)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1.A 2.B3. A 4.C5.A 6.D7.B 8.B9.C10.C11.D12.D13.D14.C15.C
二16.AC 17.AD 18.BC 19.AD 20.ACD 21.ABD 22.BCD
三2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图略);
24. 2.4;
25.;
26.合力;
27.山顶上气压比山脚下气压小吗
28.左,同一液体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29.相同高度位置,非平衡力,长(远),匀速直线运动
30.(1)凹陷深度(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3)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31.(1)小华,排除重力摩擦力对实验的干扰
32(1)二力平衡(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错误,丁的正压力减小了
33.液体深度;液体密度
34. F1-F2; F1-F2=F4-F3 ;
35. (1)浸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物重G,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T,G-T,
(2)排开水的体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大小
(3)液体相同,地点相同
(4)
物重 测力计拉力示数 排开水的体积 浮力 结论
1
2
3
四36.(1)0.0001微米(2)从纯水到盐水(3)盐水
(4) 得F==1090N
五37.解:(1)
(2)F=ps=1000Pa0.06
(3)p==
答: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1000Pa,对桶底的压力为60N,水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Pa
38. 解:(1)竖直向下的G,弹簧测力计的拉力T,浮力F(图略)
(2)F=G-T=2.6N-1.8N=0.8N
(3)==
答: 所受浮力为0.8N,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80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安庆二中南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广西玉州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