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了解物理学史,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也是我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下科学家与其研究贡献不相符的是( )
A.法拉第——电流的磁效应
B.焦耳——最早精确测量计算电热大小
C.钱学森——火箭、导弹技术
D.沈括——磁偏角
2.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B.在磁体和通电导线周围都存在磁场
C.磁体间的作用是通过磁感线发生的
D.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学过磁场的知识后,我们学会了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下列四个图中,磁感线方向标注错误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电源的右端为正极,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小磁针上涂黑的一端为N极)( )
A.a、c、d B.a、b、c C.a、b、d D.b、c、d
5.螺旋管中通有电流时,螺旋管周围将产生磁场,图中所示小磁针的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两个通电螺线管的相互作用情况以及A、B端的极性分别是( )
A.相斥,A端为N极,B端为S极 B.相斥,A端为S极,B端为N极
C.相吸,A端为S极,B端为N极 D.相吸,A端为N极,B端为S极
二、填空题
7.第一个发现电与磁有联系的科学家是丹麦的 ,他通过实验证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可知电源的左端是电源的 (选填“正”或“负”)极。
8.如图甲所示,将一根直导线大致沿 方向水平放置。在静止的小磁针正上方,当接通电源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 。若将导线绕成螺线管并通电,如图乙表示,则该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 极。
9.如图-1所示,铁棒靠近时,小磁针发生偏转,铁棒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磁性;如图-2所示,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如图-3所示,条形磁体静止时B端总是指向地理北方,说明B端是条形磁体的 极。
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的实验。图中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则电源的左端为 极。(选填“正”或“负”)
11.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 ,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 方向有关。
12.如图所示的实验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完成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该 (选填“东西”“南北”或“任意方向”)放置;若要改变小磁针偏转的方向,可以采用办法是 。
13.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螺线管周围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深色是小磁针的N极,根据此时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指向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选填“N”或“S”);电源的A端为 极(选填:“正”或“负”)。
14.根据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 (选填“A”或“B”)端是N极。
15.如图所示,当导线通电时,位于导线正下方的小磁针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切断电流时,小磁针又回到原位。这一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 。
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则电源右端为 极;将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三、实验题
17.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
(1)开关闭合前,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均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有鉴于此,为确保实验成功,螺线管应沿 (东西/南北)方向放置;
(2)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3)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小磁针的指向也改变了,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 方向有关。
18.图是某实验小组在研究“通电导线的磁场”时的三个情境。他们在静止的磁针上方拉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断开电路时,小磁针始终静止,如图甲所示;当接通电路时,发现小磁针顺时针转动,如图乙所示;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接通电路,发现小磁针逆时针转动,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实验情境甲和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对比实验情境乙和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6.2《奥斯特的发现》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D
6.C
7. 奥斯特 磁场 负
8. 南北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S
9. 不一定 磁场 北/N
10.正
11. 奥斯特 磁场 电流
12. 奥斯特 南北 对调电源正负极,改变导线中电流的方向
13. N 正
14.A
15. 会 磁场
16. 正 减弱
17. 地磁场 东西 条形 电流
18.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