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B 卷)
八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本卷 g 均取 10N / kg)
友情提示: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 请不要错位、 越界答题!
一、 选择题 (共 1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 28 分)
1. 以下物体的重力接近 1 N 的是
A. 一 张 课 桌 B . 两 个 鸡 蛋 C. 八 年 级 物 理 书 D. 一 位 中 学 生
2. 用厚木制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如图 1 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图 1
3. 图 2 的光现象中,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日食 B. 海市蜃楼 C. 水中倒影 D. 手的影子
图 2
4. 关于自行车, 下列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A. 车把手做的较粗糙 B. 轮胎上刻有花纹
C. 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 车轴承加润滑油
5. 以下事例中, 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 用 “B 超” 给病人检查身体 B. 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C. 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6. 如图 3 所示, 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可以通过 “飘” 来
移动, 而在地面却无法做到。 从地面到空间站, 他们的
质量
A. 不变 B. 变小了
C. 变大了 D. 变为零
图 3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s , 则物体
t
A. 通过的路程 s 越大, 运动的速度 v 越大
B. 通过的时间 t 越小, 运动的速度 v 越大
C. 运动的速度 v 和路程 s 成正比, 与时间 t 成反比
D. s运动的速度可以利用 v= 计算, 但与 s、 t 的大小无关
t
8. 下列描述中, “高” 表示音调的是
A. “引吭高歌” B.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C. 合唱中 “高音声部” D. 请勿在公共场合 “高声喧哗”
9. 现代生活中, 人们不科学用眼导致视力下降。 图 4 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
的是
图 4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10. 如图 5 中, 一个力与其它三个力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 手捏橡皮泥 B. 球拍击球 C. 人压撑杆 D. 斧头劈木桩
图 5
11. 如图 6 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 这种图像如果在纵、 横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
不可以用来描述
A. 匀速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 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C. 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D.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图 6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12. 如图 7 甲、 乙、 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
上, 甲弹簧无悬挂物品, 乙弹簧悬挂重量为 x1千克的砝码,
丙弹簧悬挂重量为 x1 千克及 x2 千克的砝码, 静止平衡时,
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 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
计, 且乙、 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 均可恢复原长, 则 x1
∶ x2为
A. 1 ∶ 3 B. 3 ∶ 1
C. 3 ∶ 4 D. 4 ∶ 3 图 7
13. 如图 8 所示, 晚上小明在客厅, 通过玻璃窗看到吊灯的像。 当小明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
璃窗, 他通过移动的玻璃窗观察吊灯的像, 这时
像的
A. 位置不变, 大小变大
B. 位置不变, 大小不变
C. 位置向左移动, 大小变小
D. 位置向左移动, 大小不变 图 8
14. 将 5 个相同的甲球和 4 个相同的乙球, 按图 9 摆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上, 天平依旧平衡。
已知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同, 则
A. 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 1 ∶ 2
B. 2 个甲球与 1 个甲球的密度之比为 2 ∶ 1
C. 1 个甲球与 1 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 1 ∶ 2
D. 3 个甲球与 4 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 3 ∶ 2 图 9
二、 填空题 (共 6 小题, 每空 1 分, 共 12 分)
15. 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的。 为了减小室外的嘈杂声干扰录
课, 录播室的墙壁用了新型的隔音材料, 这是在 减弱噪声。
16. 中国古诗词 “涧落飞虹影” 中的 “虹” 是光的 现象; 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的
各种颜色是由红、 、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7. 北京时间 2023 年 12 月 6 日, 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
运载火箭, 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 如图 10 所示。 若以地面为参照
物, 卫星是 的; 若以火箭为参照物, 卫星是 的。
图 10 图 11 图 12
18. 图 11 是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女子 200 米蝶泳决赛的照片。 运动员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对运
动员的力大小 , 使运动员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19. 如图 12, 小玲步行前进时,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 鞋底制成凹凸不平
的花纹, 这是采用 来增大摩擦。
20. 一包 A4 纸的外包装上标着 70g / m2, 意思是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 70 g, 若已知
每张纸的厚度为 10-2cm, 打印纸的密度 g / cm3。 这包纸静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 作图题 (共 2 小题, 每题 2 分, 共 4 分)
21. 往空易拉罐里放一些水, 调整后可保持静止如图 13 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易拉罐所受重
力的示意图。
图 13 图 14
22. 如图 14 是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请在图中补充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
线。
四、 简答题 (共 1 小题, 共 4 分)
23. 图 15 是学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发令员鸣枪, 两计时员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计时, 方式
一: 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方式二: 看到发令枪发冒白烟开始计时。
(1) 哪种计时方式更准确, 并说明理由;
(2) 另一种计时方式会导致计算速度偏大或偏小, 并说明
理由。
图 15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五、 实验题 (共 6 小题, 每空 1 分, 共 30 分)
24. 在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中, 让小球从斜面 A 点由静止开始滚下, 频闪照相机
记录了小球在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 如图 16 所示。
A
C B
D
图 16
(1) 实验中, 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
(2) 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 0 2 s 拍摄一次, 并测得 sAB = 3 cm, sBC = 9 cm, sCD = 15 cm,
则小球在 BD 段的平均速度是 m / s;
(3) 图 17 中能表示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图 17
25. 图 18 是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1) 实验中选用的白色硬纸板表面应
较为 , 使白纸板上能显
, 图 18现出光路路径 纸板要垂直平面
镜放置;
(2) 如图甲所示,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 A 沿 EO 方向射向平面镜, 观察反射光线在纸板 B
上的位置, 描绘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径迹, 并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记录于上
表中。
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目的是 ;
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可得结论: ;
(3) 图甲中, 让一束光沿着 FO 方向射向平面镜, 会看到反射光沿着 OE 方向射出。 这
表明: 光反射时, 光路是 ;
(4) 图乙中, 将纸板 B 沿 PQ 剪开, 把纸板 B 上半部分向后折转, 发现纸板 B 上半部分
不能看见反射光。 小明质疑: 上半部分原来位置的反射光不存在, 请你设计验证加
以验证 。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26. 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 《化书》 中, 记载了照镜子时 “影与形无异” 的现象。 关于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 小明用图 19 中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 19
(1)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面, 再拿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
板后面移动, 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 , 证实了 “影与形无异”;
(2) 改变蜡烛 A 的位置, 进行多次实验, 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 如图乙所
示, 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3) 蜡烛 A 的像是 像 (填 “虚” “实” ), 若紧贴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木板, 人
眼在玻璃板前 看见蜡烛 A 的像;
(4) 在水平桌面上移动蜡烛 B, 若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都无法完全重合, 你认为原因可
能是 。
27.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中:
图 2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物距 u / cm 5 10 15 20 30
像距 v / cm 7 10 20 15
(1) 如图 20 甲所示, 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
凸透镜的焦距为 ;
(2) 实验过程中,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乙图所示时, 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 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
(3) 在做此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上表, 你认为他的第 组数据不科学, 请你运用
所学的物理知识将第③组数据补充完整 。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28. 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图 21
(1) 小州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如图甲所示:
小山认为此操作有错误是 ;
(2) 纠正错误, 调好天平, 他们开始测量, 步骤如下: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 19 g;
B. 将油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g;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 测出油的体积如图乙。
该油的密度是 kg / m3, 该测量方案会导致测出油的密度偏 ,
理由是: 。
(3) 另一组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量筒有裂纹不能使用。 小海认为只利用天平、 两个完
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出油的密度, 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 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 m0:
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 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
③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油, 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m2;
则油的密度 ρ= (用 ρ水 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9. 为了探究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森同学设计了如图 22 所示的实验。
图 22
(1) 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2) 甲、 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 图丙中, 若仅将拉力增大到 4 N,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此
时木块将做 运动;
(4) 比较乙、 丙两次实验, 发现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 可得结论: 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你认为该结论是 的, 理由是 。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六、 计算题 (30 题 6 分, 31 题 6 分, 32 题 10 分, 共 22 分)
30. 图 23 是国产大飞机 C919, 2023 年 5 月 28 日 10 时 32 分, 搭载旅客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起飞, 当日 12 时 31 分平安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航程约 1350 千米, 圆满完成首
个商业航班飞行。 按飞行 2 小时计算, 问:
(1) C919 由上海到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 / h? 合计多少 m / s?
(2) 若飞机起飞的同时, 一列平均速度为 300km / h
的高铁通过相同的路程从上海发往北京, 高
铁要比 C919 晚多长时间到达?
图 23
31. 如图 24 的电动平衡车, 其相关数据如下表。 重力为 500 N 的小漳骑着这辆平衡车在水
平路面上行驶, 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 0 05 倍。 求:
(1) 该车空载时所受重力;
(2) 小漳的质量;
(3) 骑行该车时受到的阻力。
车架材料 镁合金高弹性车架
车架质量 / kg 0 576
整车质量 / kg 14
承重可达 / kg 85
舒适时速 km / h 18
图 24
32. 如图 25 所示, 有一只密度瓶质量是 23 9 g, 用空瓶装金属螺丝钉若干, 测得总质量为
40 1 g, 倒出螺丝钉, 往瓶中装满水时总质量是 77 9 g, 再往瓶中装入倒出的螺丝钉,
擦干外壁测得总质量为 92 0 g。 求:
图 25
(1) 金属螺丝钉的质量;
(2) 丁图瓶中水的体积;
(3) 金属螺丝钉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试卷 (B 卷)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B 卷)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
1 试题的参考答案是用来说明评分意见的。 考生如按其它方法或步骤解答, 正确的同
样给分; 有错误的, 根据错误的性质, 参照评分意见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 第六大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 解答中单纯因前面错误而引起后面
错误的不重复扣分。 评分意见中另有规定的按各题的评分意见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B D A A D C B B C B B D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12 分)
15. 振动 传播过程中 16. 色散 绿
17. 运动 静止 18. 相等 水
19. 前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0. 0 7 0
三、 作图题 (每题 2 分, 共 4 分)
21 题答图 22 题答图
四、 简答题 (共 4 分)
23 答: (1) 方式二计时更准确 (1 分), 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1 分), 光传播百米的时间
s
可忽略不计; (2) 偏大 (1 分), 因为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计时偏小, 根据 v = ,
t
路程不变时, 计时偏小, 速度偏大 (1 分)。
五、 实验题 (每空 1 分, 共 30 分)
24. (1) 测量时间 (2) 0 6 (3) B
25. (1) 粗糙 (2) 便于寻找普遍规律 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可逆的 (4) 在原来位置喷水雾, 看到光则存在, 反之不存在 (其它答案合理
即可)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B 卷)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
26. (1) 完全重合 (2) 垂直 相等 (3) 虚 能
(4) 玻璃板没有垂直桌面放置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7. (1) 10 0 (2) 缩小 照相机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3) ② 30
28. (1) 游码没有归零 (2) 37 4 0 92×103 大 杯中有油残留, 使测得油的
m m2-m0
体积偏小, 根据 ρ= , 质量准确, 体积偏小, 密度偏大。 (3) ρ
v m -m 水1 0
29. (2) 压力大小 (3) 3 2 变速
(4)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六、 计算题 (30 题 6 分, 31 题 6 分, 32 题 10 分, 共 22 分)
30. : (1)v = s = 1350 km解 = 675km / h = 187 5m / s ………………………………… (3 分)
t 2 h
(2) t′ = s = 1350 km = 4 5 h ………………………………………………… (2 分)
v′ 300 km / h
Δt = t′ - t = 4 5 h - 2 h = 2 5 h ………………………………………… (1 分)
31. 解: (1)G = mg = 14 kg × 10N / kg = 140 N ………………………………………… (2 分)
(2)m = G = 500 N = 50 kg …………………………………………………… (2 分)
g 10N / kg
(3) G总 = G + G人 = 140 N + 500 N = 640 N ………………………………… (1 分)
f = 0 05G总 = 0 05 × 640 N = 32 N ……………………………………… (1 分)
32. 解: (1)m钉 = m乙 - m甲 = 40 1 g - 23 9 g = 16 2 g ……………………………… (2 分)
(2) m水 = m丁 - m乙 = 92 0 g - 40 1 g = 51 9 g …………………………… (1 分)
m
V = 水 = 51 9 g水 =3 51 9 cm
3 …………………………………………… (2 分)
ρ水 1 g / cm
(3) m溢水 = m丙 - m甲 - m水 = 77 9 g - 23 9 g - 51 9 g = 2 1 g …………… (2 分)
V钉 = V溢水 …………………………………………………………………… (1 分)
m
V 溢水 2 1 g溢水 = = =3 2 1 cm
3 ………………………………………… (1 分)
ρ水 1 g / cm
m
ρ = 钉 = 16 2 g ≈ 7 7 g / cm3钉 3 ………………………………………… (1 分)V钉 2 1 cm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B 卷)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JQaAggCoAAAAAAhCUwVqCkIQkBEACAoGREAIMAAAS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