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大气压强课堂练习2023-2024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及物理下册(文字版含答案

7.4大气压强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嵩明当地的大气压只能够支撑1m高的水柱
B.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C.人体的密度约为0.5×103kg/m3
D.一头成年大象四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有时可以不同时存在
B.手指压黑板的压力也是属于弹力,它是由于黑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D.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是由于它们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产生的
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会流出,纸片也不会掉下(如图所示)。下列对这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探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吸盘吸在墙上 B.橡皮膜向左凸出
C.水越深喷越远 D.笔尖端更疼
5.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菜刀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C.高压锅利用了“气压大沸点低”的原理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
6.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大气压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
C.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增大 D.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里是利用大气压
7.如图所示是“吸”在黑板上的收纳盒,其靠近黑板一面有一块磁铁,收纳盒里面放了黑板擦和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纳盒“吸”在黑板上是因为大气压的存在
B.收纳盒受到黑板的吸引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只将磁铁换成质量相同、磁性更强的磁铁,收纳盒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
D.若在收纳盒中再放入一只笔后收纳盒依然保持静止,收纳盒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
8.下列物体的温度最接近37℃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
B.西安市冬季最低气温
C.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9.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描述,合理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760Pa
B.一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0N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g
D.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20Pa
10.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活塞与针筒摩擦过大,会导致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测量注射器最大刻度对应的长度,是为了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二、多选题
1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Pa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钢笔吸墨水是利用的大气压
12.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现将此装置从一楼拿到四楼(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
B.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增大,说明大气压升高了
C.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D.细玻璃管上画的压强刻度值从下至上逐渐变小
三、填空题
13.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期间,老师布置了家庭趣味小实验。小慧和小聪同学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小慧同学实验时杯口朝下而水并未流出,这是由于 的作用;小聪同学在敲击筷子的过程中土豆逐渐上升,主要是利用了土豆的 。

14.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小程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现在如果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100℃(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15.1654年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更 (选填“高”或“低”);把药液注射进肌肉 (选填“是”或“不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16.茶壶工作时主要是利用 原理。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若在同一地点用水代替水银做测量大气压大小的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7. 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标准大气压与米高的 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是因为液体具有 。
18.口罩是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防护用品已成为国际共识。在熔喷布的生产环节一一熔融挤压时,熔喷布受到的压强为5×105 Pa,约为 个标准大气压。
19.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当往瓶中吹气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况(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小明把它从山脚拿到山顶,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0.如图示为自制气压计,此时瓶内的气压 瓶外气压,如果带着自制的气压计爬一座高山,到达山顶时内水柱的高度会变 。

四、实验题
21.小颖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实验对于物理学习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还是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以下为本学期小颖进行的几个“矿泉水瓶系列”的家庭小实验:
(1)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力沿相同的方向轻推瓶盖处,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将瓶中的水喝完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这个现象证明 的存在;
(3)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瓶的一侧打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且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22.小明用2mL 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 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 。

步骤一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3N。
步骤三:用则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邮刻度的长度为4.00cm,则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3。
少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充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燥作,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 由此可知,考虑此数据重新计算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嵩明当地的大气压约为一标准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托起的水柱高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F=G=mg=50kg×10N/kg=500N
故B符合题意;
C.水的密度是l.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象的质量达m=3000kg,受到的重力为
G=mg=3000kg×10N/kg=30000N
四脚与地面的总触面积在S=0.25m2左右,对地面的压强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总是同时产生、成对出现的,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手指压黑板的压力是手指发生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C错误;
D.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是由于它们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略
4.A
【详解】A.吸盘挂钩靠大气压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故A符合题意;
B.橡皮膜向左凸出,是两边液体压强不同造成的,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水越深喷越远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相同压力作用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把菜刀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没有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B错误;
C.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利用了“气压大沸点高”的原理,故C错误;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塑料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
B.托里拆利首次测量出了大气压值,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错误;
C.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利用了液体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收纳盒“吸”在黑板上是因为受到磁力、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四个力而平衡,故A错误;
B.收纳盒受到黑板的吸引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静止时收纳盒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磁力增大,收纳盒仍然静止,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若在收纳盒中再放入一只笔后收纳盒依然保持静止,此时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变大,收纳盒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符合题意;
B.西安市冬季最低温度约为﹣10℃,故B不符合题意;
C.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约为1×105 Pa,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所受重力约为500N,故B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g,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双脚面积S=0.04m2,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500N,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A.当针筒与活塞之间存在摩擦时,会造成拉力F偏大,在面积S不变时,由知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以针筒为研究对象,内部没有空气时,内部没有压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L,再读出容积V,通过公式得出活塞的面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大气压时,外部的大气压力等于拉力,则要求注射器内部没有大气压,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BD
【详解】A.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符合题意;
B.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的重量,它的值为1.013×105Pa,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大气压也越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钢笔能够吸墨水其原因在于钢笔皮囊挤出空气后压力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在墨水瓶中放开捏着皮囊的手,墨水就在外面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挤进皮囊中,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BD。
12.ACD
【详解】A.吹气后,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大于瓶外大气压,所以玻璃管中水面上升,故A正确;
BC.从一楼到四楼,海拔高度升高,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不变,瓶内外气压差变大,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增大,故B错误,C正确;
D.瓶内外压强差越大,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越大,而瓶内气压不变,水柱越高,则瓶外气压越低,所以细玻璃管上画的压强刻度值越往上越小,故D正确。
故选ACD。
13. 大气压 惯性
【详解】[1]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说明大气压存在。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小聪同学在敲击筷子的过程中土豆逐渐上升,主要是利用了土豆的惯性。
14. 马德堡半球实验 750 低于
【详解】[1]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的市长在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由图可知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为750mm,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
[3]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故此时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因此低于100℃。
15. 马德堡半球 低 不是
【详解】[1]有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因为将两个半球中的空气抽出时,在两侧各用八匹马也很难将半球拉开,这是半球外存在大气压强。
[2]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降低,而气压降低,沸点也降低。因此珠穆朗玛峰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更低。
[3]把药液注射进肌肉,是利用了推力的作用,而不是利用大气压。
16. 连通器 小 不变
【详解】[1]底部连通,上端开口,当液体静止时,液面高度相同,茶壶工作时主要是利用连通器原理。
[2]海拔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3]若在同一地点,大气压是不变的,不论是用水银还是水,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将不变。
17. 托里拆利 水银 流动性
【详解】[1][2][3]首先用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托里拆利实验时,将水银管倒插入水银槽中,由于大气压的存在,水银柱下降到一定程度不再下降,1标准大气压与高度为0.76米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是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18.5
【详解】1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5Pa,熔喷布受到的压强为5×105Pa,则可知该压强是标准大气压的5倍。
19. 大于 上升 减小
【详解】[1]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会使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2][3]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
p=p0+ρgh
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大气压p3变小,所以h应变大,说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0. 大于 大
【详解】[1][2]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如果此处的气压等于瓶外的大气压,管内和瓶内的水面应该相平,现在是管内的水面高,说明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瓶外的大气压减小,故管内水柱高度会增加。
21. 作用点 大气压 深度
【详解】(1)[1]用等大的力轻推瓶盖处,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2]空饮料瓶,吸气时瓶内的气体减少,空气压强减小,瓶外大气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把瓶压瘪,此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3]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
22. 二力平衡和
0.5 1.06×105 排尽筒内空气 9.8×104
【详解】[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测出大气压。
[2][3]由于注射器活塞颈部用绳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这样相当于水平向右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平衡,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5.3N;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4.00cm,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2mL,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4]①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使水充满在注射器小孔中,这样可排尽注射器小孔中残余气体,减小实验过程中的测量的误差。
[5]②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活塞左右都受到大气压力,相互抵消,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擦力为0.4N;大气压力为
F大气=F-F摩擦=5.3N-0.4N=4.9N
大气压强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课时培优训练 (无答案)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一篇:9.3化学能的利用同步练习(含解析)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