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青龙部分学校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题
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共 39 分)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家通过电化学与生物技术将 还原为乙酸 ,再转化成葡萄糖 等有机
物,实现了 的资源化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研究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 B.乙酸是强电解质
C.葡萄糖是分子晶体 D.该反应中涉及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
2.关于化合物 2 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溴水混合后的现象是分层,上层液体显橙色,下层液体无色 B.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3.下列古代发明与所给化学变化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古代发明 化学变化
A 生产陶瓷
B 黑火药爆炸
C 湿法炼铜 CuSO4+Fe=Cu+FeSO4
D 用谷物酿酒 (C6H10O5)n→C6H12O6→CH3CH2OH
A.A B.B C.C D.D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硝酸的标签上应标注
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HCl0的电子式:
D.239Pu比 235U原子核内多 4个中子
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无色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Cl-、SO B.Na+、HCO 、NO 、SO
C.K+、Na+、MnO 、Cl- D.Mg2+、K+、Cl-、NO
6. 的反应类型属于( )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7.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装置,制备试剂、除杂试剂及所选装置均正确的是
(干燥、收集装置略)
气体 制备试剂 除杂试剂 所选装置
A NH3 NH4Cl —— b、c
B Cl2 MnO2+浓 HCl 饱和 NaCl溶液 a、c
C C2H4 C2H5OH+浓 H2SO4 NaOH溶液 b、c
D C2H2 电石+饱和 NaCl溶液 CuSO4溶液 a、c
A.A B.B C.C D.D
8.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
B.N2H4中存在氮氮双键
C.反应②中 NH2OH被氧化
D.等量 NO 参加反应,反应④转移电子数目比反应⑤多
9.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 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对上述流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Ⅱ中用过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代替 效果更佳
B.试剂 X为氨水,目的是除去矿石中的氧化铁杂质
C.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D.Fe和 可以组成铝热剂,工业上通过铝热反应制备 Al,成本更低
10.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 1—丁醇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11.近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曹荣合成了单原子 Fe-N4催化剂(FeSAs/PTF),如图所示。已
知: 熔点为 283℃,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转化中, 作催化剂,它是分子晶体
B.Fe-TPPCN转化成 FeSAs/PTF中 Fe的配位数保持不变
C.上述物质中,C原子采用 杂化和 杂化
D.上述两种分子均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12.设 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Na在空气中反应后生成 Na2O、Na2O2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NA
B.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8NA
C.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原子数为 0.4NA
D.0.1mol·L-1的 FeCl3溶液中含有 Fe3+的数目为 0.1NA
13.短周期元素 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层
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通过电解 Z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 Z的单质
B.简单离子半径:Q>Z>X>Y
C.氢化物的沸点:Y>X>W
D.X与 Y可形成 5种以上的化合物
14.高铁酸盐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离子交换膜为阳膜, 由右至左移动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的 值不变
D.高铁酸盐还可用于水的消毒和净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8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58分)
15.(14分)PVB是一种常用的热塑性高分子,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和电绝缘性。现以 A为原料合成
PVB,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R CHO+R′CH2CHO +H2O
Ⅱ. + +H2O(R、R′可表示烃基或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质谱仪测定 A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图 1所示的质谱图,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核磁共振氢
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
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 ,有 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2所示,经测
定,有机物 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 3所示,则 A的结构简式为 。
(2)B→C的反应类型有 。PVAc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 B发生银镜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已知-OH直接连在不饱和碳原子上不稳定,会自动发生分子内重排形成-CHO。则 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
与金属 Na反应产生 H2的有 种。
(5)下列有关 PVA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PVA不溶于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 B.PVA要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要防火防潮
C.PVA加热到一定温度会脱水醚化 D.PV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对人体有毒
(6)写出 PVA与 D合成 PVB的化学方程式 。
16.(12分)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 Cl2,并进行检验 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 E瓶中放有干燥
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
试回答:
(1)写出①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C试剂是 ;
(3)E中干燥红色布条 (填“褪色”或“不褪色”);
(4)F管中现象为 ;
(5)A仪器的名称 ,H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 H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17.(16分)碳基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大气中 CO2的浓度持续不断地增大,造成的温室效应得到了世界各
国的广泛重视。CO2甲烷化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的途径之一,是减少 CO2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实际方
法,在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较大潜力。CO2甲烷化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
①CO2甲烷化反应:CO2(g) +4H2(g) CH4(g) +2H2O(g) H=-165 kJ·mol-1
②逆水煤气变换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 H=+41.1 kJ·mol-1
(1)写出 CO甲烷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图甲是温度和压强对 CO2平衡转化率影响的关系图。随温度的升高,CO2的转化率先减小后增大的原因
是 ,该实验条件下的压强有 0.1MPa、3.0MPa、10.0MPa,图中 a点压强为 MPa。
(3)图乙是反应条件对 CO2甲烷化反应中 CH4选择性影响的关系图。工业上一般选用的温度为 400℃,则压
强应选用 MPa,原因是 。
(4)450°C时,若在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CO2和 4 mol H2混合原料气只发生反应:
CO2(g)+4H2(g) CH4(g)+2H2O(g) ΔH=-165 kJ·mol-1。平衡时 CO2的转化率为 75%,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
平衡常数 K= 。
(5)废气中的 CO2可转化为甲醚(CH3OCH3),甲醚可用于制作甲醚燃料电池(如图丙),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
溶液均为 6 mol·L-1的 H2SO4溶液。则电极 d为 (填“正”或“负”)极,电极 c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18.(16分)一种利用含 AgCl的废渣制取 AgNO3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用氨水浸取时,温度不宜超过 35℃,其原因是 。在氨水浓度、固液质量比和温度均一定时,
为提高银的浸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步骤③中,银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NO和 NO2,当消耗了 10.8g Ag时,
有 molHNO3参与了反应。
(4)步骤④的操作为 ,100℃下烘干得产品 AgNO3。
(5)上述流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有 (用“①”“②”“③”“④”填空)。
参考答案:
1.B2.B3.A4.B5.A6.A7.D8.D9.C10.B11.C12.A13.D14.C
15.(1) 46 CH3CH2OH
(2)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
(4)4
(5)D
(6) + CH3CH2CH2CHO + H2O(或系数加倍)
16. MnO2+4H++2Cl- Mn2++Cl2↑+2H2O 饱和食盐水 不褪色 产生棕黄色的烟 分液
漏斗 吸收氯气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Cl2+2OH-=Cl-+ClO-+H2O
17.(1)
(2)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②平衡正向移
动,开始升温对反应①的影响程度大于反应②,CO2的转化率减小,后来升温对反应①的影响程度小于
反应②,CO2的转化率增大 a
(3) 0.1MPa 增大压强能稍微增大 CH4选择性,但能耗更大、成本更高,综合经济效益下降,反而降低
了生产效率
(4)6.75
(5) 正
18. 温度过高会加速氨的挥发 适当延长浸取时间或者将滤渣再次浸取
AgCl+2NH3·H2O=[Ag(NH3)2]++Cl-+2H2O 4[Ag(NH3)2]++ N2H4·H2O=4Ag↓+N2↑+4NH4++4NH3↑+H2O 0.15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