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 学 参 考 答 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4分)
1 5 ACDDD 6 10 ABCCB
11.(14分)
(1)CH3COOH CH3COO +H+(2分)
(2)Ⅰ(2分) (3)>(2分) (4)1.5(2分) (5)Q(2分)
(6)10(1 2b)或10 2b/(0.1-10 b) (2分) (7)AC(2分)
12.(16分)
(1)-747.0 kJ·mol-1(2分)
(2)①BC(2分)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φ(CO2)增大(2分)
③ 80%(2分) (2分)
(3)①正(2分) ②CO 2e +O2 =CO2(2分) ③11.2(2分)
13. (16分)
(1)Cu+H2O2+2HCl=CuCl2+2H2O(2分)
(2)①直形冷凝管(2分)
②作脱水剂,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可以抑制氯化铜的水解(2分)
③防止回收的SOCl2挥发(2分) ④A(2分)
(3)①淀粉溶液(2分)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蓝色退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2分) ②90%(2分)
14.(14分)
(1)将含钴催化剂废料粉碎(或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提高酸浸温度等合理答案)(2分)
(2) SiO2 (2分)
(3) 2Fe2++ClO +2H+=2Fe3++Cl +H2O(2分) 滴入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不变红,则不含Fe3+(2分)
(4) 6.3×10 3(2分)
(5) 4CoC2O4·2H2O+3O22Co2O3+8CO2+8H2O(2分)
(6) Co3O4(2分)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注意:
1. 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14题),全部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2.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S 32 Cl 35.5 Co 59 Cu 64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B.由秸秆制成的乙醇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古代鎏金工艺利用的是电镀原理
D.硫酸铝钾和二氧化氯均可作净水剂,且净水原理相同
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充入一定量N2,N2的转化率不变,H2的转化率变大
C.工业生产中未转化的合成气循环利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D.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增多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Ba2+、Cl-、I-
B.0.5mol·L-1 AlCl3溶液中:NH4+、K+、HCO3-、SO42-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K+、HS-、Cl-
D.pH=1的溶液:Na+、Cu2+、Cl-、NO3-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0.1NA
B.64g SO2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C.25℃时,1.0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D.电解精炼粗铜时,阴极质量增重32 g则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常温下,在pH=9的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 H2ONH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正向移动,NH3 H2O电离常数增大
B.向该溶液中加少量NH4Cl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 NaOH,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
D.通入少量HCl气体,平衡正向移动,c(OH-)减少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锅炉除垢中把CaSO4转化为CaCO3:CaSO4(s)+CO32-(aq) = CaCO3(s)+SO42-(aq)
B.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久置后变蓝:2I-+O2+4H+ = I2+2H2O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MgCl2溶液:2Cl-+2H2OCl2↑+H2↑+2OH-
D.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HCO3-+OH-=CO32-+H2O
7.反应 O3+O →2O2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反应的ΔH>0
B.ClO 是过程b反应的中间体
C.反应①速率大于反应②
D.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可以大大降低反应的ΔH
8.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
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ΔS>0
B.升高温度,该反应υ逆增大,υ正减小
C.p1
9.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蒸发结晶获得FeSO4·7H2O晶体 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11.80mL 测稀硫酸pH
装置或操作
10.海水中含有HCO3-等离子,呈弱碱性,过量二氧化碳排放使海洋表层水的pH由8.3变到约为8,严重威胁海洋生态。采用电解原理结合图示方法可以从酸化海水中提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左侧为阳离子交换膜,右侧为阴离子交换膜
B.a室发生的反应为2H2O-4e-=4H++O2↑
C.b室排出的海水可直接排回大海
D.Y接电源正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包括4大题,共60分
11.(14分)
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
(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中的______(填“Ⅰ”或“Ⅱ”)。
(3)当滴定达到pH=7时,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______V2(填“>”“=”或“<”)。
(4)M点的pH为______。(已知:lg2=0.3,lg3=0.5,lg5=0.7。混合时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N、P、Q三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
(6)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用含“a”或“b”的式子表示)。
(7)P点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c(CH3COO-)+c(OH-)=c(Na+)+c(H+)
B.c(CH3COO-)+c(CH3COOH)=2c(Na+)=0.2mol·L-1
C.c(CH3COO-)-c(CH3COOH)=2c(H+)-2c(OH-)
D.c(Na+)>c(CH3COOH)>c(CH3COO-)>c(H+)
12.(16分)
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反应Ⅰ 2CO(g)+O2(g)=2CO2(g) ΔH= -566.0 kJ·mol-1
反应Ⅱ N2(g)+O2(g)=2NO(g) ΔH= +181.0 kJ·mol-1
则反应Ⅲ 2NO(g)+2CO(g)2CO2(g)+N2(g) ΔH=______。
(2)利用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技术已投入实际使用。某一恒容容器中充入2mol NO和2mol CO发生反应Ⅲ,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φ(CO2)]与温度(T)、压强(p)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条件能够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υ(CO2) =υ(CO)
②图中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φ(CO2)]随压强(p)增大而增大的理由是____。
③若恒温(T1)恒容条件下,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 kPa,则T1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kPa-1。(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某燃料电池可实现NO和CO的无害转化,其示意图如右。
①石墨I的电极名称为_____极。
②石墨II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③当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_____L。
13.(16分)
氯化铜(CuCl2)通常用作催化剂、媒染剂、杀虫剂等。利用废铜屑、双氧水、盐酸可制得CuCl2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CuCl2 2H2O晶体。
(1)废铜屑、双氧水、盐酸制Cu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某兴趣小组将CuCl2 2H2O晶体通过以下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制得无水CuCl2。
已知:氯化亚砜(SOCl2)的熔点为-105℃,沸点为79℃,140℃以上受热易分解;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SOCl2所起的作用是_____。
③装置乙中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
④装置丙可以选择下图中的_____(填标号)。
(3)兴趣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Cl2晶体(不含能与I 发生反应的杂质)中CuCl2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取0.30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接着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已知:以上过程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 =2CuI↓+I2;2S2O32 +I2=2I +S4O62 。
①可选用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
②该试样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
14.(14分)
Co2O3主要用作颜料、釉料及磁性材料,利用一种含钴催化剂废料(主要含Co、Fe,还含有少量的CoO、FeO、Fe2O3、SiO2)制备氧化钴(Co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金属钴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ⅱ.氧化性Co3+>ClO 。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_____(任写一种)。
(2)酸浸后,“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填化学式)。
(3)“除铁”时先加入NaClO溶液,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为2.5~3.0,生成黄钠铁矾沉淀。检验滤液1中不存在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_____。
(4)“沉钴2”时为了使Co2+沉淀完全,滤液2必须控制c(C2O42 )≥_____mol L 1。(已知:常温下Ksp(CoC2O4)=6. 3×10 8;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离子浓度≤1.0×10 -5 mol L 1时,沉淀完全)
(5)CoC2O4·2H2O 在空气中煅烧得到 Co2O3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将CoC2O4·2H2O在空气中加热到300℃以上可以得到钴的不同氧化物。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B点固体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