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分项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分项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空气成分中,所占比率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气体是(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
2.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造的卢塞尔体育场的主体钢结构材料属于合金
B.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可以使用塑料做电线
C.支持的比赛草坪灌溉及保养技术可充分利用淡水资源
D.提供的纯电动客车绿色环保
3.医院里通常会储备大量氧气罐以备急救使用。已知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氧气压入钢瓶时氧分子体积变小
B.氧分子在钢瓶内静止不动
C.打开钢瓶释放氧气时氧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D.氧气被吸入人体后,分子种类不会改变
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会升高
B.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C.用水能区分固体碘和高锰酸钾
D.配制200g49%的硫酸溶液,可选用试剂:100g水和100g98%的浓硫酸
5.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水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原子核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分子体积比原子体积大
C.原子核带负电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7.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得的pH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D.测量某铁块的质量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8.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观: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科学家能把水变成石油
B.微粒观:过氧化氢(H2O2)是由H2分子和O2分子构成的
C.守恒观:100mL的水和100n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为200mL
D.分类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是由于都含有OH﹣
9.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人类实现了由自然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Ca(NO3)2 C.CO(NH2) 2 D.KH2PO4
10.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 B.属于同种元素
C.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D.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11.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C.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D.化学方程式为:
12.4.6 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D.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13.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简写“”说明书的一部分。关于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是由个原子构成
B.维生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D.片这种维生素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其它成分不含氧元素
14.将 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 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则滤液可能是无色溶液
C.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
D.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二、非选择题
15.请从以下物质:H2、O2、CO2、H2O选取适当的化学式填空。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3)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
(4)最常见的溶剂   。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由产物可知,水是由   组成。
(2)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为测定某铁粉样品(含少量木炭粉)中铁的含量,往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铁粉样品,测得生成氢气质量与所加铁粉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求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
18.近日,浙江大学章宇、焦晶晶团队在PNA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发现经常吃油炸食品的人与不吃油炸食品的人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丙烯酰胺就是油炸食品中最常见的有害物质,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 的化学式计算:
(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写最小整数比);
(2)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   ;
(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此空2分)。
1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要求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连接好仪器之后,放入药品之前应先    。若用A装置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
②写出该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验证某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2)化学小组想探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废液中除含水以外,可能还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CaCl2和CaCO3
经分析,小组同学一致认为,不通过实验就能直接判断猜想三是错误的   。
【实验探究】
①小明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成立。
②小红同学通过实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则她选择的是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之一)。
A.无色酚酞试液
B.锌粉
C.氢氧化钠溶液
【总结反思】发生化学变化,若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无剩余,反应物会有剩余。可结合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继续通过实验进行判断。
【交流探讨】欲除去Ca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HCl,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烧碱
B.生石灰
C.石灰水
D.石灰石粉末
20.金属镍可用于制造货币、合金结构钢、氢化催化剂等。粗制氧化镍主要含氧化镍,以及少量氧化钴和氧化铁,以粗制氧化镍为原料制备纯镍的流程如下:
(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中,黑色单质的化学式是     。
(3)反应开始前用氮气充分吹扫设备内部,其目的是     ;该反应中氧化镍与氢气反应转化为金属镍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此反应中,主要利用氢气的     性填“还原”或者“氧化”。
(4)以上生产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5)若将制得的放入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证明的金属活动性比   选填“强”或“弱”。
21.《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回答下列问题:
(1)“井水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大量天然气泄漏   (填“会”或“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可燃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应用关键是要解决开采技术难题
B.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C.汽车加油站应严禁烟火
D.氢能的优点是清洁环保、热值高
E.为了减少碳排放,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3)“合缝漆布”的目的是   。
(4)我国科学家研制了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甲烷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稀有气体约占0.94%,氮气所占比率最大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选: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钢是铁的一种合金,所以A对;
B、塑料不是导体,所以不可以用作电线,故B错;
C、 支持的比赛草坪灌溉及保养技术可以减少淡水的使用量,故C对;
D、纯电动客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D对。
故答案为: B
【分析】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答】A. 将氧气压入钢瓶时氧分子体积不变,氧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小,故错误。
B. 氧分子在钢瓶内也在不断运动,不会静止不动,故错误。
C. 打开钢瓶释放氧气时氧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氧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正确。
D. 氧气被吸入人体后,会和体内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会改变,原子不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温度会升高,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蒸馏海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碘和高锰酸钾溶解于水显示不同的颜色,故不符合题意;
D、配制200g49%的硫酸溶液 ,可选用试剂:100g水和100g98%的浓硫酸原因是稀释前后溶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温度会升高来解答;
B、根据蒸馏海水的过程是液态变成气态,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过程中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来解答;
C、根据碘和高锰酸钾溶解于水显示不同的颜色来解答;
D、根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200g49%的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等于100g98%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来解答。
5.【答案】A
【解析】【解答】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不符合题意;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并不是任何原子核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分子体积不一定比原子体积大,如铁原子的体积大于氢分子的体积,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子核中的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差不多,它们的质量都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的原子不能直接比较大小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核带正电进行分析;
D、根据电子的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进行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大。A答案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得的pH不准确。B答案错误;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C答案错误;
D、测量某铁块的质量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知识分析;
B、根据测溶液pH的正确操作分析;
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误差分析;
D、测量多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答案】D
【解析】【解答】A、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石油中含有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无法变成石油,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分子之间有间隔,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属于碱,溶液都都含有OH-,都能使酚酞变红,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D、根据碱的溶液中都含氢氧根离子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 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钙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C.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D. 磷酸二氢钾中含有钾、磷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10.【答案】A
【解析】【解答】A. ③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是1,为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氢离子,符号为H+,故正确;
B. ①中质子数是1,②中质子数是2,①②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C. ①中质子数是1,核外有1个电子,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故错误;
D. ②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③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是1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C、根据①中质子数是1,核外有1个电子分析。
D、根据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A答案正确;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B答案错误;
C、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C答案正确;
D、 化学方程式为: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的原子,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原子要计算出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总和来与4.6g某物质的质量进行比较
故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即4.6g某物质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总质量为:2.4g+0.6g=3g,小于4.6g某物质质量,故4.6g某物质中就有氧元素,而元素的质量为:4.6g-3g=1.6g,那么物质中碳氢的质量比为
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则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H3O(甲醛)。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来分析解答。先求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就是某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就是某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已知4.6g某物质质量进行比较来判断某物质中是否有氧元素的质量,就可以解出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式,最后根据解出的化学式来进行解答。
13.【答案】D
14.【答案】B
【解析】【解答】A、 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镁>锌>铁>铜,将 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 和的混合溶液中, 镁能与硫酸锌和硫酸铜反应,铁只能与硫酸铜反应,且镁先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可置换出65份质量的锌或64份质量的铜,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g,不符合题意;
B、 若滤渣中含有单质,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若铁未发生反应,滤液呈无色,若铁发生反应,则溶液呈浅绿色,符合题意;
C、 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则可能只发生了镁与硫酸铜的反应,此时滤液中金属离子可能是锌离子、镁离子或锌离子、镁离子、铜离子 ,不符合题意;
D、 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Mg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强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且两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多越先反应,由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确定反应时滤渣的质量变化分析。
15.【答案】(1)CO2
(2)O2
(3)H2
(4)H2O
【解析】【解答】(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
故答案为:;
(2)氧气具有助燃性,故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故答案为:;
(3)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和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为:;
故答案为:;
(4)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故最常见的溶剂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水为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1)1:2;氢元素和氧元素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3)
【解析】【解答】(1)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17.【答案】(1)0.6
(2)84%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故答案为:0.6;
(2)设20g样品中铁质量为x,则有:
,解得x=16.8g,
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84%。
【分析】根据 Fe+2HCl=FeCl2+H2↑计算。
18.【答案】(1)9 :4
(2)71
(3)19.7%
【解析】【解答】 (1)、丙烯酰胺(C3H5ON) 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丙烯酰胺(C3H5ON)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2)根据化合物各原子的质量总和来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含量来解答。
19.【答案】(1)CDA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为二氧化碳
(2)碳酸钙不溶于水;二;B;D
【解析】【解答】(1)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液液常温型”,制取的气体中有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则可用浓硫酸来干燥二氧化碳,所仪器的连接顺序为CDAE,连接好仪器之后,为了防止装置漏气,放入药品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若用A装置干燥气体,气体应从a端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验证某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油,证明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DA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为二氧化碳;
(2)【提出猜想】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废液中除含水以外,不可能含有碳酸钙,故不通过实验就能直接判断猜想三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①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小明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废液中含有HCl,则说明猜想二成立; ②A、稀盐酸不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色,无法判断废液中含有HCl,A错误;B、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可以判断废液中含有HCl,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废液中含有HCl,C错误;
【交流探讨】A、烧碱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新的杂质,A错误;B、生石灰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生石灰过量时,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引入新的杂质,B错误;C、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若不用指示剂,无法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反应,C错误;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可除去难溶性的石灰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究质,D正确;
故答案为:碳酸钙不溶于水;二;B;D.
【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进行解答;
(2)【提出猜想】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进行解答;
【实验探究】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及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解答;
【交流探讨】根据除杂的原则及氯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20.【答案】(1)
(2)C
(3)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还原
(4)CO
(5)弱
【解析】【解答】(1) 反应为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2) 反应中为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黑色单质的化学式是C。
(3) 氢气与空气混合受热易发生爆炸,反应开始前用氮气充分吹扫设备内部,是为了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 氧化镍与氢气加热反应生成镍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在此反应中,主要利用氢气的 还原性。
(4) 生产流程中C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使用。
(5)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弱金属盐溶液反应,若将制得的放入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证明的金属活动性比 弱。
【分析】(1)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收入
(2)根据二氧化碳与能与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3)根据 氢气与空气混合受热易发生爆炸,利用氢气进行实验前要先排除装置内空气,氢气的还原性分析;
(4)根据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分析;
(5)根据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弱金属盐溶液反应分析。
21.【答案】(1)会
(2)A;B;E
(3)确保气密性良好
(4)
【解析】【解答】(1)大量天然气泄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A、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应用关键是要解决开采技术难题。A答案错误;
B、煤的综合利用是化学变化,石油的综合利用是物理变化。B答案错误;
C、加油站上空有可燃性气体,要严禁烟火。C答案正确;
D、氢能的优点是清洁环保、热值高。D答案正确;
E、为减少碳排放,应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E答案错误;
(3)合缝漆布能确保气密性良好;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温室效应的原因分析;
(2)根据燃料的利用与开发分析;
(3)合缝漆布能确保气密性良好;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中考化学分项复习——空气(答案)

下一篇:综合复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寒假巩固练习题 (2)(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