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区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质量监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 2 3 4 5 6 7 8
C D B D B C A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9 10 11
AC BCD BD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12.(1)2.80(2.78-2.82皆可) (2)A ; 25(或 25.0) ;B
13.(1)A (2)0.38 (3)0.1; 0.20
四.计算题(共 34 分)
14.(8分)(1)80m;(2)20m/s
解:(1)设楼顶的高度为 h,由 v 2gh……………2分
解得楼顶的高度 h 80m……………2分
(2)物体落地时间为 t,由 v gt……………2分
解得 t=4s
h
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 =20m/s……………2分
t
v
(或 v 20m / s……………4分)
2
15.(12分)(1)0.5m/s2;(2)44N;(3)0.6s
解:(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 v0 at …………2分
解得轮胎的加速度大小为 a 0.5m/s2 …………2分
(2)对轮胎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 FN mg F sin 37 …………1分
水平方向有 F cos37 f ma…………1分
f FN…………1分
联立可得,小朋友对轮胎的推力为 F 44N…………1分
1
{#{QQABbQ4UggCAABIAAAgCAwG4CEMQkBGACAoOAFAMoAAACQFABAA=}#}
(3)撤去推力时,轮胎的速度为 v1 at1 3m/s…………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ma1…………1分
由 v1 a1t2…………1分
轮胎继续向前运动的时间 t2 0.6s…………1分
16.(14分)(1)0.25;(2)24N;(3)1m,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1)由图象知 0.6~0.8s内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图象斜率可求该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8m/s
2…………………………1分
t=0.6s时撤去外力 a2 gsin37 =6m/s
2
可知物块在斜面上受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0.6~0.8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7 + mgcos37 =ma2…………………………2分
解得木块与斜面间得动摩擦因素 =0.25…………………………1分
(2)0~0.6s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图象斜率可求该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1=4m/s
2…………………………1分
0~0.6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cos37 mgsin37 ma1…………………………2分
解得 F=24N…………………………1分
(3)由图象可知 t=0.9s时物块速度为 0,在斜面上运动到最高点,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由图
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位移
x = 2.4 0.91 m=1.08m…………………………1分2
0.9~1.1s内,因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37 =6N mg cos 3N
故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 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7 mg cos37 ma3…………………………2分
解得 a3=4m/s
2
0.9~1.1s内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位移
x 1 22 a3 t3 t2 ………………………1分2
2
{#{QQABbQ4UggCAABIAAAgCAwG4CEMQkBGACAoOAFAMoAAACQFABAA=}#}
解得
x2= 0.08m
从 0~1.1s内物块运动的位移
x=x1+x2=1m…………………………1分
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
3
{#{QQABbQ4UggCAABIAAAgCAwG4CEMQkBGACAoOAFAMoAAACQFABAA=}#}澄海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级物理科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汽车导航越来越成为我们出行旅游必不可少的设备,某次从澄海奥飞市民广场出发前往汕头小公园,导航时显示:全程23km,历时38分钟,途径沈海高速公路限速10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程23km”是指位移大小
B.“38分钟”是指时刻
C.“限速100km/h”是指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
2.有关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方法的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理学中的质点为理想化模型
B.研究物体微小形变的时候,用到了放大法
C.研究“力的合成”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D.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
题3图
)3.2023年10月3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王宗源以542.30分的高分强势拿下跳水男子3米板项目冠军,如图所示,当王宗源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王宗源对跳板的压力就是他的重力
B.王宗源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题4图
)C.王宗源对跳板施加压力之后,跳板才对王宗源施加支持力
D.王宗源对跳板的压力方向沿板面斜向下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先后用手指捏住饮料瓶的①和②位置,瓶子均处于静止状态,假定捏饮料瓶过程中,瓶子保持肉眼外形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饮料瓶包括饮料在内)( )
A.手指在①位置捏住瓶子时,手对瓶子的弹力越大,则手和饮料瓶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B.手指在②位置捏住瓶子时,饮料瓶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所受重力
C.在上述两个不同位置捏住瓶子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均等于饮料瓶受到的重力
D.在上述两个不同位置捏住瓶子时,手对饮料瓶的作用力均等于饮料瓶受到的重力
(
题5图
)5.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10m跳台的跳水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全红婵完美一跳裁判全给10分并获得冠军。如图1所示是她站在跳台踏板起跳的精彩瞬间,从她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全红婵重心的v-t图像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员在0~t2内一直下降
B.运动员0~t1内处于失重状态
C.运动员在t3时已浮出水面
D.运动员在水中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题6图
)6.如图是必修第一册封面上的沙漏照片,小理同学发现照片中的砂粒在空中时都看不出砂粒本身的形状,而是成了条状痕迹,砂粒的疏密分布也不均匀,若近似认为砂粒下落的初速度为0,出砂口到落点的距离为20cm,忽略阻力,不计砂粒间的相互影响,设砂粒随时间均匀漏下,g=10m/s2,小理同学有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落点处砂粒的速度为0.2m/s
B.砂粒从出口到落点的时间为0.1s
C.砂粒最后0.1秒时间内的位移为15cm
(
题7图
)D.出口下方10cm处砂粒的速度是5cm处砂粒速度的2倍
7.如图,一昆虫悬挂在水平树枝下,其足的股节与基节间的夹角为θ,且六条足都处于相同的拉力下。若昆虫稍微伸直足,则足的股节部分受到的拉力(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设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和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μ≠0,则k= B.若μ≠0,则k =
(
题8图
)C.若μ=0,则k= D.若μ=0,则k=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选全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因前方发生紧急事件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刹车后运动的时间为2s B.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6m/s
C.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12m D.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9m
(
题10图
)10. 2023年9月30日杭州亚运会上,9秒97!谢震业百米夺冠。用轨道摄像机拍摄运动员的比赛过程,摄像机和运动员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两者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摄像机做直线运动,运动员做曲线运动
B.t2时刻,摄像机与运动员并排
C.全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先小于摄像机的速度后大于摄像机的速度
D.0~t2时间摄像机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同
(
题11图
)11. 如图所示,一块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体的上表面abcd为正方形。现要使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出发,沿对角线a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需对小滑块施加一个平行于表面abcd的恒力F有可能是( )
A. B.
C. D.
第II卷
三、实验题 (每空2分,共16分)
12. 某同学采用铁架台、下端带挂钩的不同弹簧、相同质量的钩码若干、刻度尺等,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
(
题12图
)
(1)未挂钩码时,弹簧原长放大如图甲所示,可读得原长L0= cm。
(2)由图乙可知劲度系数较大的是 弹簧(选填“A”或“B”);还可算出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若把两个弹簧分别制作成弹簧秤, (选填“A”或“B”)的灵敏度更高。
13. 图(a)为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利用了力传感器来测量细线的拉力大小F,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题13图
)
(1)根据本实验的测量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当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滑块
B.需要平衡摩擦力
C.滑块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沙桶的重力大小
D.一定要保证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2)图(b)的纸带中相邻两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滑块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保持滑块质量不变,根据多组数据,绘制出加速度a与拉力F的图像,如图(c)所示。由图像可得滑块的质量M= 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计算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某消防员为了测试高空抛物的危害,将一个物体从某高楼的楼顶自由释放,物体(可视为质点)落地速度的大小为40m/s,落地后不反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楼顶的高度;
(2)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
题15图
)15.(12分)如图甲所示,幼儿园组织推轮胎加速跑比赛,孩子们既玩的开心又锻炼了身体。比赛中小朋友保持两只手臂相互平行推动轮胎,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小朋友对轮胎的总推力为F,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在推力F作用下,轮胎沿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速度变为1.5m/s。已知轮胎的质量m=4kg,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37°= 0.6,cos37°= 0.8,g取10m/s2。
(1)求在推力F作用下,轮胎的加速度大小;
(2)求小朋友对轮胎的推力F的大小;
(3)若6s末小朋友撤去推力,撤去推力后,求轮胎继续向前运动的时间。
16.(14分)如图甲所示,倾角θ为37°的粗糙斜面上一质量m=2.0kg的木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撤去F,乙图给出了木块在0~0.8s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假设斜面足够长,sin37°= 0.6,cos37°= 0.8,g=10m/s2,试求:
(
题16图
)(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拉力F的大小;
(3)0~1.1s内木块所发生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