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很多水花,该实验说明( )
A.液体可以传声 B.液体也可以作声源
C.装水的固体容器也能够传声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在一根饮料吸管上钻五个孔,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嘴对着吸管吹气,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3.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天宫-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号”里面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深海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5.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6.关于声的利用和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获取信息的原理与声呐系统的工作原理不同,蝙蝠是利用次声波对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进行探测的
B.工人师傅利用探伤仪对金属器件进行探伤,是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
C.晚上9点小区广场上播放的震耳欲聋的广场舞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学校附近街道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后,我们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B.图乙中,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判断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C.图丙中,波形图显示的是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波形
D.图丁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响度
C.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噪声污染
D.知图用嘴吹装入水的试管,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二、填空题
9.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学校的考务安排非常细致。用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指令声是由发声装置
产生的,以 的形式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10.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尽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这也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11.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原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12.坐在安静的物理考场内,能够清晰的听到考生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如图所示,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 减弱噪声的。
13.有一种家用香薰加湿器,通电后雾化片以24000Hz的频率振动,将植物精油和水珠打散,使加湿器周围的空气湿润且芳香。这种加湿器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液态水被雾化,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4.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古筝演奏时分别拨动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 (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的声音,“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根据 来判断说话者(填“音调”“响度”“音色”)。
15.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 s后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
三、实验探究题
16.探究声音的特性:
(1)如图所示,用手掌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则钢尺前、后两次振动的图像大致与 两图相符;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
(2)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控制 不变选填“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板尺的力度”。
(3)如果拨钢尺的力不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钢尺右端开两个小孔,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改变。
17.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所示,将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中,拨打瓶内手机,倾听铃声大小,用抽气机慢慢抽出瓶中的空气,倾听铃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在用抽气机把瓶中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 ,抽气到一定程度,铃声小到 。
(2)实验中很难将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根据瓶中空气逐渐减少,铃声逐渐减小的现象推理:当瓶内空气完全被抽出时,铃声将完全消失,即 不能传声。实验过程中,手机不要接触广口瓶,尽量减少铃声依靠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播的机会。
(3)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传声。
(4)拓展:物体在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可能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A
6.D
7.A
8.D
9.振动;波;空气
10.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快;介质
11.传递信息;响度
12.振动;声源处
13.超声波;能量
14.能量;音调;音色
15.272;声波
16.(1)乙、丙;频率;控制变量法
(2)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3)音色
17.(1)减小;几乎听不到
(2)真空;固体
(3)介质
(4)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或离声源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