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23一2024学年高一(上)期未测试
6,甲、乙两辆汽车(均视为质点)在相邻长直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以大小为12m/s的速度
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两车相距为32m时,乙车开始以
物
理
大小为1m/。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两车相遇的次数为
A.0
B.I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C.2
D.3
注意事项:
7,如图所示,一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上,在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小孔,一根轻绳的
1,容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拉住,开始时小球在侧环最低点的右侧。现缓慢拉动轻绳
2,国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船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
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对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客案标号。问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A小球对轻绳的拉力增大
答题卡上,写在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小球对轻绳的拉力减小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五赛
C,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增大
D.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减小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项中,有多项符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小明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
A.加速度变化
且速度的水平分量变化
法正确的是
C速度的竖直分量变化
D处于平衡状态
A.小明处于超重状态
2,关于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小明处于失重状态
A速度和加速度为矢量,速度的变化量为标量
C小明对骑板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的变化量一定越大
D,小明对骷板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C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加速度一定越小
9.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水速恒定,甲,乙两船以大小相同的速度(相对静水)同时开始渡河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一定变化得越快
出发时两船相距2d,甲,乙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均为45,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点。下
3.一个质点受到三个水平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4N和5N。这三个力合力的
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甲船正好也在A点靠岸
A0.12N
B0,10N
及甲船在A点的左侧靠岸
4
C.2N,10N
D.2N,12N
C,甲、乙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4.某遥控汽车根据指令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口:图像为半圆,如图所示。该遥控汽车在0一0:
D.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等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
10.如图所示,一木板(厚度不计)静置于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一滑块
A.2n m/s
B2.5πm/s
(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的一端开始沿木板运动。已知木板的
C.An m/s
D.5x m/s
质量大于滑块的质量,则从滑块滑上木板开始计时,滑块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可
5某同学正在练习罚球,两次投篮时球被抛出的位置相同,第一次蓝球水平击中竖直篮板上的
能为
某点,第二次篮球水平击中篮板上该点正上方的另一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篮球两次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B篮球两次被抛出时速度的懒角相同
C篮球两次被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篮球两次被抛出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不可能相等
【高一物理第1黄(共4货)】
·24-2234·
【高一物理第2页(共4页】
·24-223A·邢台市2023一2024学年高-(上)期末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1.A2.D3.B4.A5.C6.C7.A8.D9.D10.C11.C12.B13.B14.D
15.A16.B
17.(1)绿洲四周流沙区面积广,气候干旱,降水少,民勤绿洲周边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季大
风天气多,风力强劲,易产生风沙灾害。(6分)
(2)盛行风向:西北风。(2分)
理由:灌木区在西北方向面积较大:说明西北方风力强劲,流沙严重,需高强度防沙。(4分)
(3)灌木植株矮小,枝叶稠密,灌木位于绿洲最外围,较易成活,起到固沙和滞留底层流沙的
作用:乔木需水量大,位于灌木区内侧,水源条件优于灌木区,利于降低风速,滞留较高处流
沙对绿洲的影响。(6分)
18.(1)②过程不准确。(2分)原理:②过程是指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近地面大气
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4分)
(2)减弱减慢(4分)
(3)月球上大气十分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升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对地表保温作用弱,地表降温快。(6分)
19.(1)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带:连片分布,相对巢中;河流附近相对较多。(6分)
(2)落叶林广布,秋冬季节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带来养分;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对有机
质分解缓慢:地形平坦,受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小,利于养分的积累。(6分)
(3)增加地表粗糙度,减轻风蚀作用:固土拦泥,减少水蚀作用: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来
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