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属的冶炼 B.钢铁的锈蚀 C.食物的腐败 D.钟乳石的形成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为阳离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2
C.核外电子数为8 D.核外有3个电子层
3.磷酸奥司他韦常用于甲型或乙型流感的治疗。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1mol磷酸()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
A. B. C. D.
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高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储氢合金是利用物理作用吸引氢气的材料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钛等金属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备抗酸药物
C.见光易分解,可用于杀菌消毒 D.在加压下易液化,可用于制造盐酸
6.下列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7.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产物为 B.铁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
C.还原性: D.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B. C. D.
9.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过量的,再通入过量的有晶体析出,该晶体是( )
A. B. C. D.
10.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液,经测定和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则与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4:1 C.3:1 D.11:3
11.配制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1前,称取的质量为3.2g
B.操作2前,溶液需恢复至室温
C.操作4过程中,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操作4后,若不小心导致液面超过刻度线需重新配制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溶液中:、、、
B.酸性溶液中:、、、
C.溶液中:、、、
D.碱性溶液中:、、、
13.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的简单氢化物在常温下为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非金属性: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14.某小组拟用手持技术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检测,下列图像变化最有可能是其检测结果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氯水pH随时间的变化
B.图2表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图3表示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D.图4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15.用过量的溶液腐蚀铜制线路板,取少量腐蚀反应完毕后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发现仍有固体存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B.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C.有固体存在的溶液中一定无 D.有固体存在的溶液中一定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物质的分类、转化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铜;②干冰;③盐酸;④液态硫酸;⑤蔗糖;⑥固体;⑦氢氧化铁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分散系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写出属于酸式盐的物质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⑦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可区分胶体和溶液。
(4)⑦可用于净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3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食物摄入铁元素,例如黑木耳中就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元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地黑木耳中铁的含量,开展了如下研究与实践活动。
【研究与实践活动一】
研究黑木耳中含铁物质的水溶性:称取黑木耳,洗净切碎,用蒸馏水浸泡后取浸泡液进行铁元素检测,结果未能检测到铁元素。
【研究与实践活动二】
研究黑木耳中铁的含量:称取黑木耳,高温灼烧使之完全灰化,按如下流程对得到的黑木耳灰进行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泡液中未能检测到铁元素,说明黑木耳中的含铁物质__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溶液,溶液变红。则滤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滤液与Fe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转化为B可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5)由C转化成D的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_____。C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黑木耳中的铁元素经流程A→C→D进行完全转化,将D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红棕色固体。若流程中加入的铁反应掉,则该黑木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18.(14分)如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制备和化学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铝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不考虑的升华。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①和④两处都需要加热,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先点燃________(填序号)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6)⑦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下表为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部分性质(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
元素代号 X Y Z M R J Q T
原子半径 0.74 0.75 r 0.99 1.86 1.43 1.10
主要化合价 、 、 、 、
其他 原子核内无中子 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有两种氧化物
(1)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元素Y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Q与J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与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常温下T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4)J与Q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表中数据推测,M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_。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一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C A C B A A D A A B C C
1.D 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相互转化的过程,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D 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为,A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8,B错误;核外电子数为18,C错误;核外有3个电子层,D正确。
3.C 1mol磷酸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4.C 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A错误;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B错误;铝、氧化铝和酸碱都能反应,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C正确;储氢合金与氢气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D错误。
5.A 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钛等金属,A正确;碳酸氢钠水溶液呈现弱碱性,可用于制备抗酸药物,B错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错误;可在氢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可用于制造盐酸,D错误。
6.C A中;B中;C中;D中电离出和钠离子,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
7.B 8.A
9.A 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
10.D 11.A 12.A 13.B 14.C
15.C 混合溶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铁,加入铁先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然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实验后发现有固体存在,可能是铁和铜或铜。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A正确;固体可能是铁和铜或铜,B正确;固体可能是铁和铜或铜,若固体只有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铜离子,C错误;反应一定产生亚铁离子,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③⑦ ①③⑦ ④⑥ ③⑦
(2)(1分)
(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丁达尔效应(1分)
(4)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并沉降(除标注外,每空2分)
17.(1)难(1分)
(2)
(3)
(4)bc
(5)红褐色
(6)(除标注外,每空2分)
18.(1)分液漏斗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各1分)
(2)饱和食盐水(1分)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3)
(4)①(1分) 使制取的排尽装置内的氧气(或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5)先变红后褪色
(6)吸收剩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除标注外,每空2分)
19.(1)第二周期第ⅤA族 O(各1分)
(2)
(3)Cl bc
(4)Na Na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置换氢气,而Al单质不能与水反应置换氢气,只能与酸反应[或者为强碱,而显两性]
(5)(除标注外,每空2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广西三新学术联盟 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