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
班别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45分)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 B.衣服晾干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
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石蜡受热能熔化
C.氯酸钾是白色固体 D.酒精容易挥发
3.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A. B.
C. D.
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的是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火力发电
C.严禁焚烧垃圾,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
D.用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
5.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硫、磷、铁是非金属固体
C.试管、烧杯、锥形瓶是反应容器
D.CO、NO2、SO2是有害气体
6.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
B.节约用水可以开发使用地下水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防腐
D.将硬水煮沸可变成软水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氧气验满 D.塞紧橡胶塞
8.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H2O) B.氢气(H2)
C.铁(Fe) D.氯化钠(NaCl)
9.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深浅衣服浸泡在一起,浅衣服会染上深颜色—分子在不断运动
D.加热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
10.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氯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属化合物
B.食物腐烂属剧烈氧化反应
C.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指O2
D.SO3读作三氧化硫
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制取氧气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前,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1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aCO3CaO+CO2↑
B.CuO+H2Cu+H2O
C.CaO+H2O﹦Ca(OH)2
D.2Mg+O22MgO
1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生成氧气的质量(g)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9分)
16.写出下列符号或化学式:
3个氢原子 ;2个铝离子 ;4个氮分子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 ;氯化锌 ;氧化钾 ;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为NaClO,试写出次氯酸钙的化学式 。
17.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与钙元素属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18.下列分子示意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
(1)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2)表示单质的是 (填序号)。
(3)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19.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
(1)实验①中燃烧时发出 色火焰,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2)若要检验实验②中碳燃烧后的产物,可用 检验。
(3)实验③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三、简答题(共17分)
20.如图电解水实验装置:
(1)通电前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电解后,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
(3)试管1与电源 (填“正”或“负”)极相连。
(4)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水通电发生的符号表达式为: 。
21.将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过程,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过程如下: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
(2)操作③选下图中 (填序号)装置。
(3)图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图F中利用活性炭 作用除去杂质。
(5)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2.下列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用化学式写出物质:D. 。
(2)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 。
(3)写出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 。
四、实验题(共19分)
23.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1)该实验将瓶内氧气完全消耗,则红磷的用量要 ;
(2)红磷燃烧的现象: ;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实验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C.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 D.氮气难溶于水
24.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 ,则气密性良好。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 ,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 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 。
25.氢气可作高能清洁燃料
(1)请把下图中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
(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试卷第6页,共6页
1.C
【详解】A、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2.A
【分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详解】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那么不能燃烧也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B、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能熔化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物质的颜色状态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A。
3.D
【详解】A、该图表示腐蚀品图标,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剧毒品图标,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易爆物图标,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B、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火力发电,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出,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C、严禁焚烧垃圾,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D、用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会腐蚀污染农作物,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故选D。
5.B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归纳正确;
B、硫、磷是非金属固体,铁是金属固体,归纳错误;
C、试管、烧杯、锥形瓶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归纳正确;
D、CO是有毒气体、SO2、NO2能造成酸雨,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归纳正确。
故选B。
6.B
【详解】A、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做法正确;
B、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不属于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可以使用节水龙头或减少水污染,做法错误;
C、氮气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可以使食物防腐,做法正确;
D、硬水经过煮沸以后,水中所含的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就会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沉淀,这些沉淀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将硬水变为软水,做法正确。
故选B。
7.C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倾斜约45不朝着自己或别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 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大小)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故选项解释正确;
C、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深浅衣服浸泡在一起,浅衣服会染上深颜色是分子在不断运动造成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0.D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元素。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11.B
【详解】A、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B、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由于反应进行的较慢,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
C、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指氧气,化学式O2,选项正确;
D、SO3读作三氧化硫,选项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操作正确;
B、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为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选项操作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选项操作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前,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应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详解】A、碳酸钙高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氢气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A、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故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符合题意;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两者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详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氧气,氧气的质量从0开始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变化。
故选:D。
16. 3H 2Al3+ 4N2 ZnCl2 K2O Ca(ClO)2
【详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个原子时,在对应原子前加相应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离子表示为:2Al3+;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氮分子表示为:4N2;
在化合物中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该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表示为:;
氯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氯元素化合价为-1,故氯化锌化学式为:ZnCl2;
氧化钾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钾元素化合价为+1,故氧化钾化学式为:K2O;
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为NaClO,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2。
17.(1)②
(2)Al(OH)3
(3)D
【详解】(1)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②中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2+8+8=18,属于阴离子;
(2)1、8、13的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氧元素和铝元素,氢氧结合成氢氧根,氢氧根化合价为-1价,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OH)3;
(3)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钙原子的质子数为20,D的质子数为20,所以与钙元素属同种元素,
故选D。
18.(1)A
(2)B
(3)CD##DC
【详解】(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A中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三种物质,故属于混合物,故选A;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中只有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B;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D中只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故属于纯净物,且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
C中只有一氧化碳一种物质,故属于纯净物,且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CD。
19.(1) 蓝紫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2)澄清石灰水
(3)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Fe+O2Fe3O4
【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所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实验③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
20.(1)增强水的导电性
(2)O2
(3)负
(4) 氢元素和氧元素 H2OH2+O2
【详解】(1)通电前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较多为氢气,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化学式为O2。
(3)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较多为氢气,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
(4)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通电分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
21.(1) 明矾 过滤
(2)G
(3)引流
(4)吸附
(5)+6
【详解】(1)加物质A静置,A物质应为能加速沉降的物质,A为明矾;
操作①将固液分离,应为过滤;
(2)操作③得到蒸馏水,应为蒸馏,应选图中G;
(3)图E中操作为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到过滤器内;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图F中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除去杂质;
(5)在Na2FeO4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设该化合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 2)×4=0,解得x=+6。
22.(1)CO2
(2)H2O2H2O+O2
(3)C+O2CO2
【分析】由图可知,无色液体A和固体甲混合生成水和B,水通电生成B、C,所以B是氧气,C是氢气,故A是过氧化氢,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固体甲是二氧化锰,因为氧气B和乙固体反应生成的物质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是二氧化碳,固体乙是碳单质,代入框图,符合推断。
【详解】(1)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3)反应④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O2CO2。
23.(1)足量
(2)产生大量白烟
(3)P+O2P2O5
(4)ABD
【详解】(1)该实验将瓶内氧气完全消耗,则红磷的用量要足量;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
(4)A、红磷熄灭后,集气瓶中水的液面上升约占原瓶内气体体积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所以红磷燃烧消耗完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影响装置中的压强变化,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红磷在剩余气体中熄灭,集气瓶中水的液面上升一定值后就不再上升,说明氮气难溶于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D。
24.(1)长颈漏斗
(2)往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末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若在长颈漏斗管内形成稳定水柱
(3) B D KMnO4K2MnO4+MnO2+O2
(4) 量筒 c
(5) B 难溶于水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夹紧止水夹,往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末长颈漏斗下端管口,由于装置中的气体压缩,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若在长颈漏斗管内形成稳定水柱,则说明装置性良好。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发生装置选B;
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选D;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若想测量收集的氧气体积时,可选F装置和量筒,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即可判断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又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c端通入。
(5)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发生装置选B;
装置E为排水法收集装置,甲烷可用该方法收集,说明甲烷难溶于水;
装置C为向下排空气法,甲烷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说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25.(1)
(2)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会后有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则反应前还缺少2个氢原子,即缺少一个氢分子,则图示为: ;
(2)由图可知,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