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练习三 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答案) --2023-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练习三 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
考点1  光现象辨识
1. 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察到“日环食”。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3.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考点2  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4.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5. 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
考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6.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越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7.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 m处,他后退0.5 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A. 不变,2 m B. 不变,1 m C. 变小,1 m D. 变小,2 m
考点4  光现象综合题
8.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
A. 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9.如图所示,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第9题图
10. 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的昆虫像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考点5  光现象作图
Ⅰ.光的反射作图
11.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原理如图所示.请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13. 如图所示,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Ⅱ.光的折射作图
14.如图为一束光AO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甲所示.现在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III. 平面镜成像作图
16.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图甲).请通过作图在图乙的示意图中确定“大镜”的位置.
考点6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8.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小明 小华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利用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
(2)将折叠纸板沿绕ON向后折,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射到O点,光沿甲图中的______ 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再测量反射角大小,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___。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小华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与光的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9.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
甲 乙 丙
(1)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 。
(2)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实验应在亮度较 (选填“亮”或 “暗”)的环境中进行。
(3)小明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4)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5)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6)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 .
(7)点燃蜡烛A后,小明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
(8)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 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填“虚”或“实”)像。
(9)实验中,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会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会观察到蜡烛A的像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11)若将玻璃板向蜡烛A一侧倾斜,如图丁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
的 (填“①"或“②”)处。
(12)细心的小军还发现家里汽车(如图丙)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夜间开车时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前窗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或“正前方”) ,不会影响司机观察路面。
考点8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20.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______.
第23题图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___________.如图丙,他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______度
综合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 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
C. 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
D. 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
3.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将在东湖绿道上进行.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 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 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 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5.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 水平向左移动 B. 水平向右移动 C. 竖直向上移动 D. 竖直向下移动
6.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像,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都变 B. 都不变 C. 甲变,乙不变 D. 甲不变,乙变
第6题图 第8题图
二、填空题
7.下列是与光学知识有关的诗句或成语:①立竿见影 ②潭清疑水浅 ③一叶障目.其中________(填序号)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同,它可以用光的________解释.
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9.小明身高1.8 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 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__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__m;当他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时,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
10.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三、作图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入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由水射入空气中行进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1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
1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第17题图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
A. 仍在纸板上呈现   B. 被纸板挡住   C. 在纸板前方
参考答案
练习三 光现象
1. B 2. D 3. B 4. B 
5. 折射 反射 地面   
6. C 7. A 8. A 9. D 10. D
11. 如答图所示       
第11题答图 第12题答图 第13题答图
12. 如答图所示
13. 如答图所示
14. 如答图所示
第14题答图 第15题答图
15. 如答图所示
 
第16题答图 第17题答图
16. 如答图所示
17. 如答图所示
18.(1)漫反射 (2)不能;同一平面内 (3)OE;可逆
(4)520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错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19. (1)刻度尺  (2)暗 (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5)A ;完全重合 ;等效替代法 (6)使成像更清晰
(7)A (8) 无 ;虚 (9)远离 ;不变 (10)不动
(11)② (12)上方
20. (1)向左移动 会 烟雾 (2)在同一平面内 减小 0 
综合提升训练
1. D 2. C 3. B 4. C 5. C 6. C
7. ② 折射 8. 折射 乙 9. 2 1.8 直线传播 
10. (1)光沿直线传播 (2)浅 (3)反射 
11. 如答图所示
第11题答图 第12题答图
12. 如答图所示
13. (1)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蜡烛A的像 反射 (3)不能 (4)A1
14. (1)竖直(垂直) 顺 (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1声音是什么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3-202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6.练习六 力与运动和力 考点练习题(答案)2023-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