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g=10N/kg所有答案都填写到答题卡上,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关于教室内物品的尺度最接近0.75m的是( )
A.物理书的长度 B.课桌的高度
C.教室门的高度 D.圆珠笔的长度
2.“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如图所示,夏天公园里荷花在水中倒影格外美丽,这种现象的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如图所示 ,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4.豫剧,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小锣、梆子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
5.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滚木巧妙移动巨石的情景。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用力捏车闸可以使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
B.鞋底设计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
C.雪天给大货车轮胎上加装防滑链
D.许多机器的转动部分都安装了滚动轴承
6.下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弓被拉开
B.跳板被压弯
C.足球被踢开
D.竹子被压弯
7.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冰块全部熔化成水 B.铝块拉成铝线
C.将月壤带到地球 D.将菜刀刃磨薄
8.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
A.图a和图c B.图b 和图d C.图a和图b D.图 a和图d
9.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 B.9m/s C.11m/s D.10m/s
10.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倒入相同容器甲、乙、丙中,ρ盐水>ρ水>ρ酒精,则对三个容器中所装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酒精、乙是盐水、丙是水 B.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盐水
C.甲是盐水、乙是酒精、丙是水 D.甲是水、乙是盐水、丙是酒精
1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用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
A.8N 4N B.4N 4N C.4N 8N D.8N 8N
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内,甲、乙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D.3s时,甲在乙前方2m处
14.如图所示的一张摄影照片中,几个老师像小小人一样站在王老师手中的汤匙中。实际拍照时,王老师到照相机镜头距离为,其他几个老师到照相机镜头为,照相机的焦距为f,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且 D.且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画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该导盲杖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6.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
17.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有的乘客乘坐飞机时会戴上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飞机起飞后,座位上的乘客相对飞机是 的。
18.“小眼镜”应成为社会的“大关切”,老年人视力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图中表示远视眼光路示意图的是图 ,则应配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片进行矫正。
1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反射角的度数是 度,界面的 方(选填“上”“下”“左”“右”)是空气。
20.有一个铜球内部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内部被注满水银。现测得其质量是403g,体积是40cm3,则这个铜球是 (选填“空心”或“注满水银”)的,其内部空心(或注满水银)部分的体积是 cm3。(已知铜的密度是8.9g/cm3,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为踢向空中的足球在上升过程中,画出此时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本题4分)
2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图所示,为了方便老年人剪指甲,在指甲剪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小凸透镜,并在指甲剪的末端设计一个表面有粗糙条纹金属磨甲片。请用物理知识说明指甲剪增加的这两个设计所起的作用。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4.小良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下滑,图中框内数字是小车在A处、到达B处、到达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时造成的误差;
(2)根据图19中所给信息回答: cm,B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3)若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
(4)从斜面顶部滑下的小车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5.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目的是 ;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 (选填“点燃”或者“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 相同,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
(4)若另一组同学放置玻璃板时如图丙所示,则像成在水平桌面的 (选填“上方”或者“下方”)。
26.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4)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的大小与之前相比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乙所示,此时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调换位置,仍然可以看见倒立、 的实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7.小伟在爬山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特殊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如图甲所示为小伟正在对托盘天平进行调平,请指出他操作错误的是 ;
(2)纠正错误后测得小矿石质量如图乙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小矿石的密度是 ;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小伟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杯、记号笔等工具同样测出了小矿石的密度。
①用电子秤测出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总质量,示数如图丁所示;
②将小矿石缓慢浸没在杯中,测得杯、水、小矿石的总质量,示数如图戊所示,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小矿石(忽略石块表面带出的水);
③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 ,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示数如图己所示。根据以上测量,可得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
28.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块A、B材料相同,进行了甲、乙、丙、丁四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关系为。
(1)小组的同学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
(2)分析 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的关系,该小组进行了乙、丁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5)甲实验中,使物块A分别以0.1m/s和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前后两次操作中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F1 (选填“>”“=”或“<”)F2。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9.一座桥的桥头立有这样的交通标志牌(桥梁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现有一自重50000N的大卡车,装了的石子,石子的密度是。
(1)求大卡车质量;
(2)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通过?
30.如图所示为一辆无人驾驶清扫车,空车质量为400kg,它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于一体,可自主作业,空车时速度为1.2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清扫车空车时行驶120m的时间;
(2)清扫车空车时所受的重力;
(3)清扫车静止时发射超声波,经0.2s收到回波信号,前方障碍物和清扫车的距离。
31.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m筒;
(2)液体的密度ρ液;
(3)量筒装入100cm3时,该液体的质量。
试卷第10页,共10页
1.B
【详解】A.物理书的长度大约是25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大约1.50c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为75cm,故B符合题意;
C.教室门的比成年人的身高要高,大于为2m,故C不符合题意;
D.圆珠笔的长度与略小于一只手的长度,约为15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夏天公园里荷花在水中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图中,物体的一端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故B正确;
C.图中,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图中,刻度尺没有与被测长度平行,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人们能分辨出小锣、梆子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利用滚木移动巨石,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用力捏车闸可以使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鞋底设计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雪天给大货车轮胎上加装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许多机器的转动部分都安装了滚动轴承,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A.弓被拉开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足球被踢开由静止变为运动,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
D.竹子被压弯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铝块拉成铝线,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与形状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月壤带到地球,位置改变,但质量与位置无关,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菜刀刃磨薄,所含的铁减少了,所以质量减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应该控制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改变力的方向进行探究。利用a、c两图可以进行探究。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由题意可知,运动员全程通过的距离为s=100m,所用时间为t=10s,故由可得,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故A错误;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B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故C正确;
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则会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盐水、水、酒精的质量相同,由于ρ盐水>ρ水>ρ酒精,根据公式可知,V盐水
12.B
【详解】依题意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处的拉力,即F2为4N;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F1为4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详解】A.由图可知,甲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2~4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4s内,甲和乙通过的路程相等,都为8m,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3s时,乙在8m处,甲通过的路程为
因此乙在甲前方2m处,故D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实像满足物远,像近,像变小,由图得,王老师成的像比其他老师大,说明王老师的物距小于其他老师的物距,则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振动 信息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能传递信息与能量,该导盲杖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说明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16. 相互的 喷出的气体
【详解】[1][2]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气体,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17. 接收处(人耳处) 静止
【详解】[1]戴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座位上的乘客相对的位置没有随时间发生改变,故座位上的乘客相对飞机是静止的。
18. 乙 凸
【详解】[1]远视眼是长期看远处的物体,睫状肌长期处于舒张状态,使得晶状体变薄,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失去了调节作用,不能使晶状体变厚,所以像会落在视网膜后方,故乙表示远视眼光路示意图。
[2]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使视网膜后面的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故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片进行矫正远视眼。
19. 30 右
【详解】[1][2]由图可知,∠BOE=60°,则∠EOC=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CD为法线,AB为分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EO为入射光线,OG为折射光线,∠EOC为入射角,则入射角∠EOC=30°,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右侧是空气。
20. 注满水银 10
【详解】[1]体积是40cm3的铜球如果是实心的,其质量为
m=ρ铜V=8.9g/cm3×40cm3=356g
由于356g<403g,所以这个铜球是注满水银的。
[2]设空心体积为V空,则有
V空+V铜=V
ρ水银V空+ρ铜V铜=m总
代入数据,得
V空+V铜=40cm3
13.6g/cm3 V空+8.9g/cm3V铜=403g
联立二式,解得V空=10cm3。
21.
【详解】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由此可以得到两条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2.
【详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于足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力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故画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3.见解析
【详解】小凸透镜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相当于放大镜;表面有粗糙条纹金属磨甲片,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4. 时间 5.00 0.05 大 不是
【详解】(1)[1]斜面的倾角不能太大,否则小车运动的速度过大,不方便测量时间。
(2)[2]根据题图可知,小车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的距离是
[3] 根据题图可知,小车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所用的时间为t2=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
(3)[4]当斜面的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当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的路程时,斜面倾角越大,小车通过每段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4)[5]根据题图可知,小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距离是
所用的时间为t1=2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所以从斜面顶部滑下的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5.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不点燃 大小 相等 不变 上方
【详解】(1)[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3]为使成像清晰,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4][5]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6]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所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玻璃板向左侧倾斜时蜡烛所成的像在桌面的上方。
26. 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或摄像机) 左 变小 放大 可逆
【详解】(1)[1]由题图可知,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10cm。
(2)[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时,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3)[3]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说明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利用凸透镜物距满足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是照相机。
(4)[5][6]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大,像会变小,应使光屏靠近凸透镜,故应向左移动凸透镜。
(5)[7]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物距小于像距,说明此时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8]凸透镜成像实际上是光的折射现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7. 水平 游码没有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52 20 2.6 偏大 标记处
【详解】(1)[1][2]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由图甲可知,小伟在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3]由图乙可知,砝码质量为5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g,则小矿石的质量
m=50g+2g=52g
(3)[4][5]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小矿石的总体积为40cm3,小矿石的体积
则小矿石的密度
(4)[6]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的体积会偏小,由可知,矿石的测量密度会偏大。
(5)③[7][8]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处,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由题意可知,小矿石的质量为m2-m1,加的水的质量为m3-m1,小矿石的体积等于加入的水的体积,即
则小矿石的密度
28. 匀速直线 甲、乙 大 无关 =
【详解】(1)[1]小组的同学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挂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
(2)[2]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分析甲、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且已知F甲
(5)[5]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甲实验中物块A分别以0.1m/s和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摩擦力大小F1=F2。
29.(1);(2)可以通过。
【详解】解:(1)由得,大卡车质量
(2)由得,石子的质量为
这辆卡车的总质量为
因为
所以能通过
答:(1)大卡车质量;
(2)这辆卡车能从该桥通过。
30.(1);(2);(3)
【详解】解:(1)空车时速度为v=1.2m/s,行驶距离为s=120m,则行驶时间为
(2)空车质量为m=400kg ,则空车的质量为
(3)超声波经0.2s通过的路程为
则前方障碍物到清扫车的距离为
答:(1)清扫车空车时行驶120m的时间为100s;
(2)清扫车空车时所受的重力为4000N;
(3)清扫车静止时发射超声波,经0.2s收到回波信号,前方障碍物和清扫车的距离为34m。
31.(1)20g;(2);(3)100g
【详解】(1)根据图象可知,V液=0cm3时,m筒=20g
(2)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
(3)液体的质量
答:(1)量筒的质量是20g;
(2)液体的密度为;
(3)量筒装入100cm3时,该液体的质量是100g。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