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故选:C
2.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符合条件的点应满足,逐个选项验证,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符合条件的点P应满足,且,
对于A中,由,则,所以A不符合题意;
对于B中,由,则,所以B符合题意;
对于C中,由,则,所以C不符合题意;
对于D中,由,则,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分析】求出首项,求出的表达式,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
故,
即当时,取得最大值,即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是4,
故选:C.
4.A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直接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出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意,设与点关于轴对称,则的坐标为,
则反射光线经过点,且与圆相交.
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
圆的标准方程为,
则圆心为,半径.
因为弦长,根据勾股定理得,圆心到反射光线的距离,
故,即,解得或.
故选A.
5.C
【分析】
本题考查四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
【详解】
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的法向量,则,
取,得,点到平面的距离, ,四棱锥的体积为:
故选:C.
6.A
【分析】根据的长度先确定出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由此可求出P到的距离.
【详解】由双曲线方程,得,.
因为,所以点P在靠近的一支上,
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故选:A.
7.C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公式求出,由数列的单调性可得,得,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设等比数列的的公比,显然,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
故选:C.
8. C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线对称的性质、圆的性质,结合两点间线段最短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曲线是半径为1的圆,设圆心,圆的圆心坐标为,
则有,显然是抛物线的焦点,
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过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
当在线段上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所以当在线段上时,如下图所示:有最小值, 最小值为,
故选:C
9. BD
【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基底表示向量,再结合空间向量线性运算,逐项计算判断作答.
【详解】空间四边形OABC中,,,点G是线段MN的中点,

,D正确;
对于A,,A错误;
对于B,,B正确;
对于C,,C错误.
故选:BD
10. BC
【分析】根据笛卡尔叶形线的方程,即可判断AB,联立直线与笛卡尔叶形线的方程,通过方程的根可判断CD.
【详解】当时, 笛卡尔叶形线为,
A:若,则,故不经过第三象限,故A错误,
B:若点在曲线上,则点也在曲线上.故笛卡尔叶形线关于直线对称,故B正确,
C,D:由方程组 得 ,此方程组无解,故笛卡尔叶形线与直线没有公共点,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 ABD
【分析】
【详解】对A,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即,满足“线性数列”的定义,A正确;
对B,数列为等比数列,则,即,满足“线性数列”的定义,B正确;
对C,是等差数列,设,则,若是“线性数列”,则,则应有,故不是“线性数列”,C错误;
对D,是等比数列,设首项为,公比为,若时,,则,满足“线性数列”的定义;若时,由,得,
,累加的,
则,经验证当时,满足,则,若是“线性数列”,则存在实数,使得成立,
则,,
,则,则,则是“线性数列”,D正确.故选:ABD
12.ABD
【分析】A选项,证明出,得到平行关系;B选项,作出辅助线,得到BM⊥AM,AM⊥BC,从而证明出线面垂直;C选项,将侧面展开,设中点为Q,连接AQ,则为点A到中点的最短距离,求出,假设,由余弦定理求出点A到中点的最短距离为3,故C错误;D选项,画出图形,找到内切球球心,求出半径,得到内切球表面积.
【详解】因为是底面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为底面圆的直径,
所以,,又,
所以,故,A正确;
因为为圆锥的顶点,为圆锥底面圆的圆心,为线段的中点,
所以MO⊥平面ABC,
因为平面ABC,所以MO⊥BC,
又AO⊥BC,,平面MOA,
所以BC⊥平面AMO,
因为平面AMO,
所以AM⊥BC,
因为,所以,
由勾股定理得:,则,
故,同理可得:,
因为,所以BM⊥AM,
因为平面MBC,且,
所以⊥平面,B正确;
将侧面展开,如下:
设中点为Q,连接AQ,则为点A到中点的最短距离,
其中,故底面周长为,
故,则,
若,由,
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在圆锥侧面上,点A到中点的最短距离不为3,C错误;
由对称性可知,圆锥内切球球心在OP上,作出图形,如下:
设内切球球心为T,设内切球半径为,
TU=R,,则,
其中,故,
在Rt△PUT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故圆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D正确.
故选:ABD.
13.1
【分析】由向量平行相关知识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得,则.
故答案为:1
14.1
【分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概念及标准方程,椭圆性质及几何意义,结合已知得,利用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题意即又,所以,
又,所以,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和高,结合线面角的知识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正四棱锥,,则平面.
设正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则R=2,
设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高为,则①,
由整理得②,
由①②解得,
由于平面,所以正四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故答案为:
16.200
【分析】此类问题为数列的增减项问题,把握好两点,先枚举找规律,再做好满足题意的估计,最后利用相关数列的求和公式分组求和即可.
【详解】由已知原计划第一批派遣18名学生,以后每批增加6人.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公差,所以,数列为数列的任意相邻两项与之间插入个2所得,所以数列满足条件,,当时,,
,当时,,,当时,,,当时,,所以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17.(1)
(2)或
【分析】(1)设出圆心,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圆的方程.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满足的方程联立即可求得的坐标.
【详解】
(1)∵圆心在直线上,
设圆心,
已知圆经过点,,则由,

解得,所以圆心为,………………………………… 3分
半径,
所以圆的方程为;………………………………… 5分
(2)设,
∵在圆上,∴,
又,,
由可得:,
化简得,………………………………… 8分
联立
解得或. ………………………………… 10分
1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裂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因为,且
所以,解得,………………………………… 3分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 5分

所以,………………………………… 8分
所以
………………………………… 12分
19.(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证明;(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角的坐标运算求解方法进行求解.
【详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
∴.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且平面
∴平面.………………………………… 5分
(2)由,得,
∴.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令,则,
∴.………………………………… 8分
,令,则,
∴,………………………………… 10分
∴.
∴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12分
20.(1)
(2)33
【分析】(1)由化简出与间的关系,得到通项公式;
(2)利用第一问的结果对求和,令其小于101,解出n.
【详解】(1)由,得,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4分
所以………………………………… 5分
(2)由(1)可得:,,
………………………………… 7分
令,即,
设,当n时,,所以单调递增,
又,,所以满足不等式的最大整数. ………………………………… 12分
21.(1)证明见解析;
(2)存在,轨迹是半径为 的圆,理由见解析;
【分析】(1)过E作交于点G,连接,由线线平面证明面面平行,再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即可得出线面平行的证明;
(2)由 点在空间内轨迹为以中点为球心, 为半径的球,而 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即可求解.
【详解】(1)如图,

过E作交于点G,连接,
面,面,则,
又面,面,且不共线,故,
因为为的中点,所以也为中点,又为的中点,所以,
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平面,
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而平面,
所以平面;………………………………… 6分
(2)
如图, 以点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故,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有 ,取 ,
又中点,则,
则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即故在以中点为球心,半径为的球面上,
…………………………………9分
而,故在面上的轨迹是半径为的圆,
故存在符合题意的, 此时轨迹是半径为 的圆. ………………………………… 12分
22.(1)
(2),
【分析】(1)由点差法得出,进而由得出椭圆的方程;
(2)设,,,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求出,,再由面积公式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令,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出的最大值以及点的坐标.
【详解】
(1)
设,,则,
两式相减得,,………………………………… 2分
所以,即
即,∴
又,所以,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5分
(2)设,,
则:,:
联立,消去得
同理,联立,消去得……………………… 8分
所以
.
令,则
当且仅当,即,即时,取得最大值.
综上所述,当时,取得最大值. ………………………………… 12分
温馨提示: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解法,按照步骤酌情给分!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A. B. C. D.
2.平面内有一个点,的一个法向量为. 若点在平面内,则点可以是( )
A. B. C. D.
3.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其前n项和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 )
A.6 B.5 C.4 D.3
4. 战国时期成书经说记载:“景:日之光,反蚀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这是中国古代人民首次对平面镜反射的研究,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光线从点射出,经轴反射后与圆相交所得弦长为,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
A. 或 B. C. D. 或
5.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四棱锥的体积为( )
A. B. C. D.
6.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是,,双曲线上一点P到的距离是7,则P到的距离是( )
A.13 B.1 C.1或13 D.2或14
7.设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20 D.
8.是抛物线上一点,点,是圆关于直线的对称曲线上的一点,则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5 D. 6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中,M,N分别是边OA,CB上的点,且,,点G是线段MN的中点,则以下向量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开创了解析几何思想方法的先河.他研究了许多优美的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称为笛卡尔叶形线.当时,笛卡尔叶形线具有的性质是( )
A. 经过第三象限 B. 关于直线对称
C. 与直线没有公共点 D. 与直线有公共点
11.对于给定的数列,如果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成立,我们称数列是“线性数列”,数列满足,则( )
A.等差数列是“线性数列” B.等比数列是“线性数列”
C.若是等差数列,则是“线性数列” D.若是等比数列,则是“线性数列”
12. 已知为圆锥的顶点,为圆锥底面圆的圆心,为线段的中点,为底面圆的直径,是底面圆的内接正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平面
C. 在圆锥侧面上,点A到中点的最短距离为3
D. 圆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设则 .
14.点P是椭圆上一点,,分别是其左、右焦点,若,离心率为,则_________.
15. 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其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则该正四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______.
16.某中学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推动“公益一小时”,鼓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与社区沟通实行点对点服务.原计划第一批派遣18名学生,以后每批增加6人.由于志愿者人数暴涨,学校与社区临时决定改变派遣计划,具体规则为:把原计划拟派遣的各批人数依次构成的数列记为,在数列的任意相邻两项与之间插入个2,使它们和原数列的项构成一个新的数列.按新数列的各项依次派遣支教学生.记为派遣了50批学生后参加公益活动学生的总数,则的值为 .
四、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题10分,第18~22题每题12分.
17. 已知圆经过点,,且圆心在直线上.
(1)求圆的方程;
(2)若平面上有两个点,,点是圆上的点且满足,求点的坐标.
18.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如图,在三棱柱中,四边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平面.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0.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的值.
21. 如图,在四棱锥中,面,且,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满足,若不存在,请简单说明理由;若存在,请写出点的轨迹图形形状.
22.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且,椭圆的一条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点为直线上一点,且不在轴上,直线,与椭圆的另外一个交点分别为M,N,设,的面积分别为,,求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的坐标.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无答案)